醉東風
我不經常外出,但是每次外出回到威海,都有一種心靜的感覺,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氣質,她外表清麗、坦然,讓我感覺更適合休憩、寫作或者閱讀。
這僅僅是一種視覺。或者是視覺帶來的直覺。而事實是,在她寧靜坦然的背后,有著不停止的喧囂和浮躁;有著形形色色的冒險和沖動。這些被我們忽略了,像我們忽略了身體里最初小小的疾病……
一座城市有兩面性,看似靜若處子,實則洶潮暗涌。由于我們的關注和忽略不同,便讓心接受了另一種關。生活中,我們都在關注和忽略著什么。人們不停地“動”,奔波在紅塵之上,一方面,不停地追逐,為金錢、名利、地位和榮耀;另一方面,也渴望著“靜”,內心自由、松弛、愉悅、安寧等等。而大多數人,只關注了生命體內對于“動”的欲望,卻不經意忽略了“靜”的需求。
人的生命中,所有至善至美、超凡脫俗境界,總蘊藏著一種不可知的強大力量,把人世間最明凈、澄澈的一面推至你的靈魂深處。這,就是“靜”,心靈發出的深呼吸。而動,是人們摻雜著喧嘩與浮躁的追逐,它是人生命中發出的焦慮的目光。
從本質上說,人的“動”是欲望使然。但丁在《神曲·煉獄》中描述人的欲望時這樣寫道:“我們的靈魂一旦進入這條新的,從未走過的生活道路,總是把目光投向生活最大幸福的終點……于是我們看到,他們似乎充其量只是渴望得到一個蘋果;隨后逐漸變為渴望得到一頭小羊,再進一步是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馬匹,再后是女人;先是渴望得到不多的財富,然后是很多的財富,再后是更多的財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從這些東西中總是找不到他正在尋找的那個東西,并認為,那個東西在更遠的地方才能找到。”
正因為欲望的驅使,更多的人們才在生命旅途中過分地選擇了“動”,而漠視和疏遠了“靜”。但是,人這一生,僅僅求“動”不是完美的。“動”,就像不停飛馳的車輪,長久運轉之后必然會凝重、滯呆。一味地“動”,只能讓生命倦怠,過多地對生命資源掠奪,讓心靈負債累累,不得安寧。“正因為你把心田只放在世界的財物上面,你才從真理之光中收獲到黑暗。”對一味追求物欲者,他最終只是成為一個乞丐,也感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快樂。
為什么有些人物質高度富有,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再多的物質財富,也僅僅給他最淺薄的滿足,那最終的精神需求,物質永遠無法完成”。唯有“靜”,才會安撫_心靈,讓身心享受最大愉悅,讓人生呈現坦然之美,讓生命積淀更多資本。“靜”是心靈的呼喚,是人生的高境界。今天,在這個物欲橫流、充滿浮躁和喧囂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堅守心靈的靜,精神的靜,生命的靜。
人生的“動”與“靜”是兩種生命狀態及存在形式,互依互補,在動中尋求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在靜中得到生命的休息和補充。沒有“靜”,就不會有淡定沉著的l心態,就不會有從容睿智的目光。再美麗的風景,再悠揚的曲子,再精致的美食,再芳香的咖啡,如果沒有“靜”的心態去慢慢品味、欣賞,就無法體會到個中真味。“靜”,可以讓我們完全沉浸在一種氛圍中,更清楚地審視生活,關注生命,重視心靈內在表達的細微末節,給予人生細節更多的關懷。
一個忙于奔波的人需要“靜”下來。對自己的靜,對周圍的靜,以及對功利的靜。懂得“靜”,才會從容應對繁雜的生活,學會在生存狀態里輕松轉身,讓自己的腳步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