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明
盛暑當前,應該給寶寶什么樣的營養才是合理的呢?夏季飲食當然需要清熱、祛暑和利濕,這是必要的。但是,清火不宜過度,不能因為天氣熱就一味清淡下去。如果長期把飲食控制在清淡的范圍內,寶寶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祖國醫學是辨證的,我們在清火的同時,也要善于保養寶寶的陽氣,正如古人云“春夏養陽”,就是說,要在春夏保養寶寶的陽氣,以備秋冬之用呢!
盛夏滋補,首先,要注意保護小兒的食欲和消化九切不可過食生、冷食物,也不可暴飲暴食,這樣才能避免傷害寶寶的脾胃。其次,對于食欲差的寶寶,也可以學習南方的做法,煲一些高湯,餐前飲用一盅,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古人講“飲食”具有兩重意義,一為飲,二為食,食以飲為先。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飲水不僅是解渴,還可以補充體液和細胞內液,增進消化,調節體溫。所以古人還說:“食補不如水補。”年輕父母不妨給寶寶多試一試。第三,如果寶寶食而不動,勢必會造成寶寶消化力減弱,因積食而引發內熱,所以要不斷調整寶寶的一日生活。
其實,合理的一日三餐即為食補,這也是兒童生長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所以,夏季給寶寶的食物安排要多樣化,營養要科學合理,烹調要精工細作,切記不要大魚大肉、油煎烹炸、燒烤紅燉,既要保證優質蛋白及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又要適量選用一些肉類,可以增加寶寶的食欲。食補還要注意不過度,最好是每日給寶寶少食多餐,其中的加餐也要能夠適量增加熱能才好。
此膳食中可謂食品種類繁多,營養價值極高,粗細糧均有,肉、奶、蛋及豆類齊全,果蔬同樣是紅、綠、白、黃、紫、黑六色俱在。在烹調方法上也有講究,力求多變,蒸、煮、拌、炒、鹵均有,色彩豐富,色澤清淡,看而不厭,食而不膩。如鹵水牛肉清淡爽口;茄汁帶魚酸甜適度,有增進食欲之功效;銀耳被譽為“菌中之冠”,屬滋補佳品,具有扶正強壯的作用,還可以益氣清腸;蓮子有安眠健胃、益心補腎之說法。蓮子心本屬藥類,更能清熱安神,還可以預防口舌生瘡,同煮共飲,補而不熱,這也是中醫所謂的“藥食同源”,是傳統醫學一大特點。
總之,爸媽們要知道,盛夏季節,在給寶寶清火的同時,也要適當滋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