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資產泡沫是經濟周期的晴雨表、財富分配的調節器、通貨膨脹的消化劑。
我說泡沫是財富,許多人將信將疑,若說股市樓市在多數時間內有泡沫,信者居多。因為現代社會的經濟財富大部分是泡沫化的資產,我們在多數時間內生活在資產泡沫中。
在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的推動下,構成為資產泡沫主體的交易價值不斷膨脹,又不斷“蒸發”,這是周期性經濟危機的自我調節機制之一。金融海嘯襲來,超級富豪的財富急劇縮水,這是低收入群體感受不到的危機。反之,經濟繁榮,資產泡沫膨脹,投資創業的傳奇不絕于耳,這也是低收入群體不會參與的游戲。
實際上,億萬豪宅與普通住房的使用價值功能相差不多,但兩個群體所承擔的生活成本卻大不相同。豪宅生活要支付較高的稅負和較高的利息,還有其他關聯成本,這就是資產泡沫的財富再分配機制。上海紫園三期的豪華別墅據說要開價8億元,當時我也嚇一跳,轉念一想也合理,不免稱贊紫園的經營模式。因為對于低收入群體而言,紫園開價2億與8億有差別嗎?
正如有人唱“天價”歌劇才有人等“地價”門票。浦東陸家嘴的湯臣一品就是這樣一出好戲,開盤時每平米11-14萬元的價格令人瞠目結舌,年初跳水價5-6萬元也乏人問津,房東轉營高價出租后很快就租掉三分之一。而當樓價迅速回升到每平米12萬元左右的高點,也讓那些在每平米9萬元以下買湯臣一品的人也享受了資產泡沫的快樂。如果沒有11-14萬元的高價挺幾年,也許至今也不會有9萬元的成交價。既然我們承認貧富差別又痛恨貧富懸殊,那是否就應該承認有富人專屬的市場游戲呢?換一個說法:富人睡一晚要花100多萬元,窮人睡一晚只花幾塊錢,貧富懸殊的殘酷現實不就在睡夢中扯平一些了嗎!可惜總有些“學者”良心不安,非要把豪宅價格唱到“地價”之下,這其實是幫著富人窮吆喝,與市場經濟論短長。
從通貨膨脹的角度看,價格泡沫是對超額貨幣的分流。在經濟學假設的市場空間內,MV=PY,即貨幣流通量乘以流通速度等于商品價格乘以實際產出。但在現實的市場經濟中,超額發行的貨幣如果只有實際產出一個流向,中國目前高于25%的貨幣增長速度必然導致惡性通脹。好比一個供水口——政府以25%以上的流速注入流動性,3個出水口——一般消費品、奢侈消費品和股市樓市等投資品。超額貨幣的三分之一流向一般消費品,三分之二流向奢侈品和股市樓市,再把8%的經濟增長代表實際產出增長,中國經濟還會有通貨膨脹嗎?
在C20會議上,20國首腦討論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他們罔顧學者專家的主流觀點,迅速達成了舉債刺激經濟的方案,并立刻獲得了金融市場的積極回應:吹泡泡!隨著各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啟動,經濟復蘇的“綠芽”在政府發票票“注水”的澆灌下破土而出,而全球經濟迅速企穩反彈,使金融危機呼嘯而去,傳說中的海嘯“第二波”也漸行漸遠。
把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視為兩大新興產業的理論還沒有被主流學術界所接受,但這可以解讀為資產泡沫的宏觀調節機制。金融海嘯的源頭就是經濟的“虛實失衡”,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是釀成危機的罪魁禍首,化解危機的解藥只能是政府“發票”,使居高不下的負債相對貶值,金融吹泡泡,使突然蒸發的財富相對升值。
感謝資產泡沫吧,它不僅是經濟周期的晴雨表和財富分配的調節器,還是通貨膨脹的消化劑。所以,政府的宏觀政策應以資產泡沫生成和破滅的內在機制為基礎,在適度通脹的目標下,適度調控資產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