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洋
摘要:金融危機后,阿根廷國有化AFJPS制度下的私有基金,14年的私有化改革回到了起點。對阿根廷政府的這項政策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金融危機導致的阿根廷國家收入減少,債務危機加重,并且AFJPS制度本身也由于資本市場的投資蒙受巨大的損失。雙重因素導致這項制度走向了終結。
關鍵詞:金融危機;阿根廷;AFJPS制度
中圖分類號:F84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0-0104-01
1阿根廷AFJPS制度簡介
AFJPS制度是一種積累性質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劃(DC型),資金來源于個人繳費,通過養老金管理公司的投資運營保值增值,所提供的養老待遇由個人賬戶積累的資金規模決定。
(1)保障機制與運營成本。為保證參加人的利益,設置了一個三重保險機制。按照《24241號法案》,養老基金的資產屬于個人帳戶計劃的參加人,即便私人養老基金公司因經營不善破產,其管理的養老基金資產也不會被清算。所有的AFJPS的都被要求達到一個最低收益率,最低收益率被定義為行業平均收益率的70%和行業平均收益率減去2個百分點中的較小者。
(2)投資規定。為了分散投資風險,養老基金監督委員會對的投資工具選擇和投資比例做出明確的規定。
(3)基金資產。截止到2007年7月,AFJPS制度下管理的基金總額為308億美元。占阿根廷國民生產總值的12,6%(見圖1)。此外,每年還約有50億元的新養老金注入。該基金擁有5%阿根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權,及27%流通股份。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使得阿根廷AFJPS制度中的私人養老基金損失慘重,目前資產還剩287億美元。
2金融危機對AFJPS制度的影響
根據阿根廷養老基金監督管理委員會2008年12月28日公布的數據,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AFJPS里養老基金的賬面損失已經超過56億比索(約合18億美元)。
于是,克里斯蒂娜總統簽署法案,并宣稱“為了保障全國勞動者的利益和維護本國國民的投資,避免私人養老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中蒙受損失,而八國集團的領導人正在采取措施保護銀行,而我們則是保護工人和退休人員”,將AFJPS制度給國有化了。同時,阿根廷國內其他的政治家也紛紛表示支持這項法案,ANSS局長阿馬多,布社表示,ANSS將接管私人養老基金的經營運作,并吸收基金公司雇員成為國家社會保險局的員工。阿根廷內閣首席部長塞爾吉奧·馬薩則稱,阿根廷央行、國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專家以及政府和工會代表將負責養老基金的管理運營。
3金融危機下,阿根廷政府國有化AFJPS制度的政策分析
(1)金融危機打擊下,初級產品價格下跌,阿政府收入大量減少。阿根廷是一個嚴重依靠初級產品出口的國家,自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擴散到世界實體經濟之后,以石油、鐵礦石為主的世界初級產品價格急劇下降,而阿根廷是一個嚴重依靠大豆以及礦產資源等農產品出口來獲得收入的國家,金融危機下政府收入大大減少。通過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的官方數據,2008年11月阿根廷初級產品、農業品和燃料品比2007年同比減少48%、36%和34%。

(2)阿根廷政府債務危機由于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近年來,阿根廷政府出現大規模的債務缺口,特別是為應付2001~2004阿政府為應對比索危機而向IMF所借的貸款,約100億至150億美元,阿政府需從現在起至2009年底對這些債務進行支付。而阿國內的總儲備占其外債的總比重最高年份也沒有超過30%。在現有的外匯儲備不足以歸還這些外債。
(3)政府資金急劇缺乏情況下,阿根廷有通過AFJPS制度下的養老基金融資的先例。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阿根廷先后爆發一系列經濟危機,而阿政府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有干涉私人資金的先例。特別是通過AFJPS制度下的養老基金融資的先例。
在當前金融危機下,阿政府又面臨著同樣的融資困難和債務危機,而且阿根廷政府很容易“照搬”01年的經驗,而且干脆對該資金實行徹底的國有化,以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資金。
(4)歷年阿根廷國內的通貨膨脹,AFJPS的真實收益率受到質疑。
從上表可以看出,自阿根廷對其社會保障制度私有化改革以來,新成立的基金積累的DC型的AFJPS制度下的養老基金,一直受到阿根廷國內通貨膨脹的威脅。特別是近年來國內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使其真實收益率大打折扣。據分析,拉美國家私人養老基金的收益率平均為8%~10%,阿根廷私人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則平均達到10.4%,但是,相對于阿根廷國內一度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該基金并不能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4結論
對于保障一個的長期的養老金制度,特別是私有化改革浪潮中產生的DC型的基金積累式的養老金制度。會面臨著各種風險,特別是結合阿根廷的案例,政治風險與經濟風險尤為值得注意。政治風險來源于政府在對養老金制度進行制度安排中,因為所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都是政府的制度安排,政府的責任和好的政策選擇才可以保障制度的持續性。經濟風險產生于DC下的基金保增值的需要,這必然要求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