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
摘要:“問題作業——新課——探究作業”。三步教學法就是學生在老師上新課前帶著問題作業預習新課內容。然后在上新課中解決重難點問題和解答問題作業,上完新課后再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探究作業作為作業,兩次作業加課堂學習能更深刻的理解問題、概念,掌握知識。讓學生樂于學習,養成好習慣。
關鍵詞:三步教學法;問題作業;課堂情境;探究作業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0-0206-02
培養具有主體性的人是現代教育的特征。因此,學校的教學活動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過程,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好奇心、創造精神和開發學生學習潛能的過程。《電工技術基礎》對職高學生來說是一門新課程,它的特點是系統性強、概念抽象,學生學習難度較大。職高生智力不差但很多學習習慣不好。我認為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好習慣。近幾年來,我在電工技術基礎課中試用“問題作業——新課——探究作業”三步教學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1教師要善于設計問題作業
首先問題作業不是我們常規的老師上完課后布置的練習,而是老師布置下一次新課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去預習新課內容,在預習自學過程中用書本語言初步解答問題。這樣,不但可以很好的督促學生預習新課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問題作業不能盲目布置,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1)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深入研究學科內容。(2)應有針對性。要緊扣教學大綱,聯系現實生活。(3)應是難度適中,從易到難、使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對問題作業產生興趣,進而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一旦形成,不但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教師適時地把學生的好奇心正確地引導到尋求獲取知識的途徑上來,從而使學生樂于學習。2創設好課堂情境,把握好45分鐘
首先老師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創設情境,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學習。老師根據學生問題作業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應做到:
2.1講清定律、講透公式
在《電工技術基礎》這門課中,概念是基礎,定律是中心,公式是武器。所以講清、講透概念、公式是上好這門課和學生學好這門課的關鍵!但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可以用下列方式解決:(1)淺顯的問題學生解答;(2)難點問題討論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點或難點或潛在的內容,啟發全體學生學生參與思考討論,通過互動學習掌握知識,自主學習I(3)爭議的問題辯論解決: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在爭辯過程中陳述矛盾,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例如;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指出;“任一閉合回路,沿回路繞行方向上各段電壓的代數和恒為零。”在這個定律中,學生預習時能初步有一個概念,但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實質。教師提醒要點:既然是“閉合回路”就必須從某一點出發繞過一圈后還回到這一點,不能半途停下。還有,既然是“電壓的代數和”,那么電壓就要考慮正、負。如何判斷某段電壓的正負是本知識點的重點,先由學生討論,然后教師著重分析總結。化難為易、化抽象為通俗。電壓的正負取法可用“走路法”去解決,如求AB兩點之間的電壓UAB,遇到電阻,看電流的方向,從A(第一腳標)到B(第二腳標)則取正,反之則負。這樣學生就會對分析此類題目覺得很簡單。
2.2進行歸納總結,突出知識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常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不但能使學生加強知識點和知識面間的縱橫聯系,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度,拓展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歸納總結教學中要側重于不同規律的異同點。適用范圍及對象等。例如在正弦交流電中串聯諧振電路和并聯諧振電路的教學中進行對比,列表如表1:

表格法是一種很好的歸納手段。
2.3注重實驗課、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課是理論和實踐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主要教學活動。實驗前必須詳細講解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
3教師要精心設計探究作業
內容講完了不練不行,但是練什么,很有學問。這一次作業既包括鞏固知識點的作業還要加上下次課的問題作業,從而跟第一次作業聯成一循環。這一次作業中,鞏固性的作業非常重要,題量不多,但要包含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及學生易錯的內容。通過課堂學習后輕松的就能完成了。這樣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基礎理論,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上課認真聽講的意義,促使學生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講。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運算能力。這樣就真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后面的作業又促使學生去做預習工作,也可以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步教學法可用如圖1簡單的表示:

三步教學法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攻”的指導思想,學生作為主體去主動獲取知識。在講授新課前給出預習作業,以基礎知識為主,并突出重點、難點;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釋疑,學生很快掌握了所學內容并通過課后的探究作業予以鞏固。在問題的設計中和課堂中可以配以適當的實驗或動手操作,如電子小制作、小發明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扎實掌握所學知識,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