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寶銣
除夕之夜,我和媽媽去逛花街,買了一盆美麗的水仙花。
我把它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那盆水仙花是那樣小巧秀麗,鮮綠的葉子伸得高高的,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真惹人喜愛。(對水仙花進行仔細觀察,描繪它們的神態)盛開的花好像在對我微笑,多么秀麗淡雅!它的花蕊是淡黃的,花瓣是雪白雪白的,仿佛涂上了一層銀粉,美麗極了。(重點寫盛開的花。先從葉寫起,再寫花骨朵,再寫盛開的花,從次要到主要,井然有序,思路明晰)
我忍不住問媽媽:“這么美的鮮花為什么不放在外面,讓別人也欣賞欣賞呢?”(在寫自然生物的作文中,人物的活動與感受是很重要的環節。小作者想到把美好的東西拿來與大家分享,這是一種境界)媽媽聽了很高興,連忙把它移到陽臺上。水仙花在陽光下顯得更加嫵媚動人了,過路的人看見了都嘖嘖稱贊(“嘖嘖稱贊”既呼應了“我”讓這鮮花與人共享的想法,又側面表現花朵之美,并為下文埋下伏筆)。
一天晚上,突然“嘩嘩”地下起雨來。(文章到此筆鋒一轉)我想:這盆水仙一定會多開幾朵花吧(寫心理活動,與下文形成對比)!第二天早上,我高興地去陽臺看看。啊!水仙花已經被刮得滿地都是。(筆鋒再次一轉,與前文寫花朵之美形成對比呼應)這么好的花竟然變成這個樣子,我怎能不傷心呢!我連忙跑去問媽媽:“種在陽臺上的其他花為什么沒有被風雨打掉呢?”(不解,也是一種思考)媽媽笑著說:“因為水仙花在溫室里生長慣了,所以經不住風雨的突然襲擊。” (媽媽的話是說明原因,也是點明本文的主旨)
聽媽媽這么一說,我豁然開朗了:是啊,做人不應像溫室的花朵,而要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好品質,到生活的大風大浪里去拼搏,去鍛煉,使自己成為一個能接受風雨洗禮的人!(順著媽媽的話作更深入的思考,使文意提升一個層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升華主題)
本文寫一盆水仙花的“遭遇”,從花開到花謝,揭示一個哲理,表達一種人生感悟,文理清晰。從對花的靜態描寫到人物的心理刻畫,從花事到人生,從小到大,步步推進,有轉折,有伏筆,有呼應,絲絲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