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變為政治危機 多位“閣員”請辭下臺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春明
本報特約記者 林 海
盡管馬英九專門召開記者會含淚鞠躬道歉,“行政院長”劉兆玄也頻頻低調“認錯”,但輿論與民意似乎還不買賬。連日來,“倒閣”議題在島內持續發酵,不僅民進黨借機炒作要馬當局“道歉下臺”,島內民意對馬英九的支持度也急跌至歷史新低點,甚至國民黨內部也傳出“批馬打劉”的聲音,在壓力之下,馬英九決定延遲接任國民黨主席,與此同時還傳出已有多名“閣員”請辭下臺的消息。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稱,對于馬當局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馬英九團隊將面臨最殘酷的執政危機。國際輿論對此很關注,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德通社和日本《產經新聞》等紛紛刊出相關報道。
滿意度跌至歷史新低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臺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0日上午公布最新傷亡統計,不包含幾近滅村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與六龜鄉新開部落,全臺已有141人死亡、440人失蹤、45人受傷。臺灣“行政院”發言人蘇俊賓20日宣布從8月22日到24日全臺降半旗志哀。
隨著災害損失統計越來越大,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的支持度應聲而落。臺灣TVBS電視臺的最新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滿意度已經跌至16%,創下歷史新低;而不滿意度則較兩個月前升高28個百分點,高達65%。臺灣《遠見》雜志民意調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民調也顯示,馬英九的滿意度只剩22.9%,不滿意度高達64.8%,即使藍營民眾也有49.4%不滿意;民眾對馬英九的信任度則為36.9%表示信任、47.2%不信任,不僅是馬英九上臺以來,民眾信任比率最低、不信任比率最高的一次,更是他從政以來聲望新低、形象逆轉的第一次,如果換算成選票,馬英九已流失133萬支持者的信任。
“倒閣”呼聲逐漸增強
與民意支持度大跌形影相隨的是島內要求“倒閣”的聲音越來越大。臺灣《中國時報》2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75%的民眾希望嚴懲失職官員,47%的人期盼“內閣”大幅改組。劉兆玄1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9月之前會全盤改組檢討失職“閣員”,需要調整的地方就會調整,甚至劉兆玄自己也“包括在內”。事實上,在“外交部”政務次長夏立言主動請辭后,連日來已有多位“內閣”高層提出辭呈,其中包括“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國防部長”陳肇敏、“水利署長”陳伸賢等。
島內輿論對此顯然“不夠滿意”,不僅民進黨宣稱“除了內閣應全面改組,馬英九、劉兆玄都應下臺”,就連國民黨高層也放話“改組要更大更早”。據臺灣《聯合報》20日報道,國民黨“立委”羅淑蕾稱,“內閣”大幅改組勢在必行,否則無法挽回民心。國民黨內甚至有人直接炮轟劉兆玄,要求他“分擔馬英九的壓力”。對此,有國民黨高層憂慮,黨內人事斗爭將釀成政治危機。由于“倒劉”背后摻雜著“倒馬”危機,盡管“總統府”強勢釋出“馬劉體制不動”的訊息來“平亂”,但后續發展“只怕一時還難善了”。
輿論擔憂“倒閣”后果
眼看著“倒閣”風潮持續擴大,島內輿論擔心,這一波的“倒閣”可能引發島內政壇一系列的“想不到”。據《聯合報》20日報道,國民黨“立委”呂學樟稱,應該給劉兆玄“內閣”一個月“留校察看”的時間。國民黨“立委”徐中雄表示,“內閣”改組不是現在談的問題,因為新手上路很可怕。
臺灣《中國時報》的分析認為,未來無論馬英九端出的“內閣”改組幅度有多大、面孔有多新,他最大的難題將是如何整頓黨政平臺的運作。面對黨內不同的權力山頭,馬英九恐怕得正視分享執政資源的現實。
臺灣《聯合報》的分析稱,“八八水災”引發的馬當局執政危機,也牽動馬團隊后續的全盤政策走向。從“大陸組合屋的甲醛超過標準”到“大陸直升機來臺會造成國安顧慮”,綠營有意將這起“反馬浪潮”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聯系起來。馬當局能不能堅持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路線,是馬英九在水災復原之外的另一個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