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雯
摘要:2008年9月3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與匯源有限集團公司聯合發布公告,正式宣布可口可樂旗下全資子公司將以每股12.20港元、總計179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全部股份的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事件迅速成為國人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到底是支持可口可樂的收購行為·還是反對此次收購行為堅決捍衛中國民族品牌?這兩個問題是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但并不是核。問題,關鍵是中國人從這一收購事件中引出一個重大問題:中國民族品牌如何發展?將從中國民族品牌的實際出發,分析中國民族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發展中國民族品牌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品牌意識;商標權;民族品牌
中圖分類號:F06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1-0096-02
1中國民族品牌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首先從我國民族品牌的內在因素剖析中國民族品牌存在的問題。
1、1民族品牌意識淡薄
當前中國許多產業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幾乎沒有自己的品牌,中國經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沒有品牌的打工經濟。我國的一些企業家缺乏長遠的品牌戰略意識。主要表現在:有的企業法人代表沒有樹立品牌意識,只是一味地追求生產經營的績效;有的企業雖然有品牌意識,但沒有把品牌放在重要位置,沒有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往往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付諸行動;有的企業缺乏創造品牌的動力,一遇到技術上或資金上的困難就產生為難情緒,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對品牌的追求;有的企業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在與外商的合資合作中輕易地出讓自己商標的使用權,以換取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喪失了長遠的根本利益。
1.2民族品牌缺乏創新力
民族品牌必須及時把握產業的變化,及時對產品技術和核心要素進行創新,才能贏得市場的持續性發展,如果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變化,不能根據新的消費需求進行品牌價值的創新,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我國很多民族品牌就是由于未能把握新的技術以及產業變動所帶來的機遇而滅亡的。比如潤迅尋呼沒能及時應對手機時代的來臨,小霸王學習機沒能抵擋住電腦。這些事例充分說明,如果民族品牌忽視產業升級,不去創新,而是因循守舊,那么很可能會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1.3民族品牌商標權流失現象嚴重
我國許多企業缺乏知識產權意識。因而對民族品牌的商標權保護不利。改革開放以來,外商不斷通過并購、控股等方式限制我國民族品牌的發展,導致大量民族品牌日漸萎縮甚至消亡。目前我國八大飲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樂或者百事可樂并吞,四大年產超過8萬噸的洗衣粉廠已被外企吃掉3個。中國的合資合作企業,90%使用的是外國投資方的商標。當年人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品牌如活力28、熊貓洗衣粉等都被外企打人了“冷宮”,民族品牌在外資并購中“蒸發”。
1.4民族品牌經濟價值較低
筆者認為,品牌的經濟價值就是品牌所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具體地說,就是人們對品牌的認知程度和信賴感所帶來的持續不斷的購買行為,從而使擁有該品牌的企業獲得比同行更多的市場份額、更高的經濟效益。
上述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國民族品牌起步比較晚、起點比較低,以及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存在一些混亂因素。對此,我們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和警醒。
2發展中國民族品牌的幾點建議
長期以來,民族品牌的發展問題一直都是我國政府、專家學者、企業界仁人志士不斷探索的重點問題。根據中國民族品牌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遵循民族品牌的發展規律,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發展民族品牌的成功經驗,筆者對如何加快發展中國民族品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盡快制定和完善中國民族品牌發展戰略
首先,中央政府要制定全國性的民族品牌發展戰略。這個戰略應當包括發展中國民族品牌的指導思想、發展方向、重點領域、主要途徑、推進舉措、配套政策、體制機制等諸多內容。考慮到品牌發展與經濟發展具高度關聯性,建議把民族品牌發展戰略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如十年發展規劃、二十年發展規劃。為形成激勵機制,建議中央政府出臺獎勵民族品牌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爭創民族品牌。
第二,地方政府也要制定本地民族品牌發展戰略。地方性的品牌發展戰略要在全國民族品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要符合中央政府確立的方針政策,同時,地方性的品牌發展戰略要從本地實際出發,符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地方性的民族品牌發展戰略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第三,企業要制定自身的品牌發展戰略。中國的民族企業應當注重自身品牌建設,用長遠的、全局的眼光制定有利于自身品牌發展的戰略。企業的品牌發展戰略要具體可行。把哪一個或者幾個產品作為品牌來發展,怎樣發展為國內知名品牌,怎樣發展為國際知名品牌,都要納入品牌發展戰略之中。一旦制定了發展戰略,就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切不可把品牌發展戰略變成一紙空文。
2、2大力推進民族品牌創新
創造中國民族品牌,必須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包括民族品牌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等。如果不走自主創新之路,中國就難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就難以有一席之地,就會永遠處于競爭的劣勢,甚至會被強大的競爭對手吞并,正如可口可樂收購中國的匯源果汁一樣。所以,企業要盡最大程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銳意進取、推陳出新,形成強大的民族品牌自主創新體系。要加大投入,大力開發和引進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新產品的研發和新市場的開拓。特別是集中力量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搶占國際競爭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永葆民族品牌的青春與活力。還要創新管理方法,創新組織結構,形成有利于品牌成長壯大的體制機制。
2、3不斷提高民族品牌質量
品牌的質量是企業立足之本,也是實現品牌戰略的基礎。只有創造質量過得硬的產品,才能提高產品知名度,才能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才能提高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忠誠度。企業應始終如一地狠抓產品質量,保證持續穩定的質量品質體系,從產品整體質量出發把握產品質量,以消費者滿意為最高標準,生產高質量的名牌產品,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滿意度。要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強化產品的質量監管,對于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能出廠,堅決不能上架。要深刻吸取“三鹿奶粉”的沉痛教訓,不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不能搞水貨產品,更不能搞毒害消費者的產品。
2、4為發展中國民族品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品牌的成長,需要良好的環境,正如果樹的生長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一樣。企業是創造品牌的主體,政府是為企業服務的主體,因而要為企業創造品牌提供有利的條件和良好的服務。面向世界,中國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國民族品牌發展的政策、法律和法規。面向國內,中國政府要打破長期存在的由于行政壟斷而導致的條塊分割、地方保護主義等,凈化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競爭,淘汰競爭力較差的商品和企業,使優秀品牌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年小山,品牌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王成榮,品牌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
[3]凱文·萊思·凱勒,戰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9)
[4]喬均,品牌價值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