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Lee
SVS AS-EQ1
SVS AS-EQ1低頻管理器能有效消除中低頻駐波,讓您聽到更完美的聲音回放......
惱人的駐波
玩影音的朋友都會遇到駐波問題,尤其在比較小的空間里面,中低頻駐波顯得格外明顯,經常出現討厭的隆隆聲或低頻沒有層次,讓人非常煩惱。

那駐波是怎樣形成的呢?振動頻率、振幅和傳播速度相同而傳播方向相反的兩列波疊加時,就產生駐波。比如水波碰到岸邊反射回來時,前進和反射波的疊合就產生駐波。技術上來說,駐波是由房間的模式即房間中空氣的震動模式所決定的,所以我們也稱之為房間模式。簡單地說,駐波就是房間共振。
事實上每一個房間都有駐波產生,只是頻率分布得不一樣而已,越大的空間產生駐波的頻率越低,影響也就越小。要怎么知道房間的駐波頻率呢?以房間的長度去除聲波每波秒鐘行進的速度345米再除以2就可以了。例如房間長有6米:345/6/2≈29,在29Hz處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突起。而且駐波不是只有單一頻率,29Hz的倍數像58Hz、116Hz……也都有較弱的駐波。還不僅如此,一個密閉空間有三組相對的墻面,所以會有三組不同的駐波產生。即使一對中頻頻率響應±0dB的超級喇叭,放到普通空間里面,頻譜分析儀看起來低頻段仍然是高高低低,主要原因也就在這里。

AUDYSSEY和SVS聯手
既然駐波無處不在,那有什么辦法呢?最佳的方法當然是通過聲學處理,但需要專業設計和大興土木,并且花費不低,對于客廳影院的朋友,這是難以實現的。而且并不是做了聲學處理就能達到完美,如前面所說,房間特性很重要,如果先天不足,即使做完聲學處理,也不能徹底根治。因此,使用聲學EQ處理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用得好,必定錦上添花。最近幾年來,AV功放都配備了聲學EQ處理功能,是務實的做法,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就是來自美國的AUDYSSEY,他們的AUDYSSEY MULTEQ XT技術被大量的應用在安橋和天龍等AV功放里面。
AUDYSSEY MULTEQ XT是一種房間均衡處理技術,允許通過附帶的麥克風接收測試音頻,能夠測量房間聲學的特性,依此對聲音進行相應的處理,減少聲音失真和駐波現象的發生。AUDYSSEY MULTEQ XT可在聽音室中提供更多的“皇帝位”,這樣就能讓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聆聽者都獲得基本相同的聲音體驗。
說到這里,AUDYSSEY怎么和生產低音炮、音箱的SVS扯上關系了?是的,正是由于SVS是一家生產音箱和低音炮的公司,才會收集到很多用戶的意見,讓他們知道很多用戶都飽受環境的影響。因此,SVS聯手AUDYSSEY打造出SVS AS-EQ1低頻管理器(以下簡稱EQ1),解決惱人的駐波問題。

我的煩惱
和絕大多數的朋友一樣,雖然我的視聽室進行過聲學處理,但由于空間有限,同樣會出現低頻駐波,為此,最近我通過兩顆低音炮,實現一前一后的擺位,抵消部分駐波,提升低頻表現。雙炮的用法雖然有效,但也帶來不少的煩惱,因為玩好一顆低音炮就不容易了,何況要把兩顆不同型號的低音炮“合二為一”,反復調整兩顆炮的擺位、相位、聲壓、分頻點讓他們融合,花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但效果依舊不理想。
當身處香港的好友Raymond(2007年10/11月《數碼家居》家訪主人)得知我的苦況之后,爽快熱情的答應借出剛剛從臺灣帶回的EQ1給我把玩。EQ1在4月份才正式全球供貨,第一批150臺已經預訂完畢,下一批貨要等到7月份才能出來,所以能用上一臺EQ1,你可是世界前150位,要知道,中國代理商目前手上都沒貨。
實戰EQ1
EQ1體積和一臺入門級DVD差不多,前面擋板用料十足,給人一種踏實感。在進行第一次操作前,務必閱讀自帶的電子說明書,這樣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不過說明書只有英文,希望未來國內代理能把服務做到位,提供中文翻譯版本,畢竟這是高端并有針對性的產品,沒有接觸過的朋友有一定的上手難度。
如果能看懂說明書,EQ1使用起來會很簡單,基本按著提示說明一步步走就是了,但必須通過一臺PC進行軟件操作。硬件的安裝也不繁瑣,無非是把AV功放的低頻輸出接入EQ1,然后再由EQ1鏈接低音炮。第一次運行EQ1和AV功放的自動EQ一樣,也是要接上自帶的麥克風,然后接上USB讓EQ1和PC進行聯機。
后記
EQ1確實很神奇,能帶來顯著的變化。有朋友會疑問和AV功放自帶的AUDYSSEY MULTEQ XT有什么區別呢?我認為最大的區別就是更詳細和精確。AV功放自帶的AUDYSSEY MULTEQ XT都有所保留,您根本看不到低頻的頻響曲線圖,即使聽起來有改善,心里也沒有底,不像EQ1一樣能提供一個前后對照圖。
不過也要提醒高級用戶,EQ1提供的頻譜曲線圖不是100%符合實際狀況,尤其右邊修正過的圖,如果您有高精度的聲壓計或測量工具,最好自己再掃頻一次,比較看看,也是很有意思的,讓您對您的視聽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能進一步玩好EQ1。
對我來說,EQ1少了手動分段調整功能,不能進一步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并且只有1組記憶功能,改變一個設定就要重新測量一遍,會給調試帶來非常不便。不過,看到EQ1是通過PC作為操作界面,目前是3.1.0.559版本,給他們一些建議,也許有改善?此外,EQ開關要通過PC界面,主機沒有按鍵,非常不便。一口氣說了這么多不是,主要還是對這款產品有非常高的期待,雖然大幅度改善了聽音質量,但還是希望盡善盡美。
如果您一直頭痛低頻駐波,而又無法解決,強烈推薦SVS AS-EQ1,只需要簡單的操作,您就可享受到顯著的改善。DHC
測試器材
音箱:M&K; S150
低音炮:M&K; VX-1250SFX
M&K; MX-350
SVS PC12-PLUS
信號源:馬蘭士DV9500 DVD
松下BD30藍光機
Magic TV MTV3000
高清機頂盒
前級:哈曼卡頓AVR-354
后級:ADA PTM-6150
難忘的聲音體驗
看到如此完美的頻響曲線,迫不及待的進行試聽。首先是立體聲,然后再到多聲道。
《2004香港高級視聽展》SACD “A Groovy Kind of Love”
EQ ON:歌曲開頭的低音鼓不會故意突出,鼓聲收緊了,變得更有彈性和層次,泛音也比原先清晰了。人聲和鼓的融合度很好,駐波少了,聚焦定位更好,自然耐聽。
EQ OFF:恢復到熟悉的風格,低音鼓突然跳出來了,力度和量感明顯增多,但層次和泛音反而少了很多,整體音量仿佛增加了3dB,駐波多了,聲場定位模糊了,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感,不耐聽。
《Super HiVi Cast》BD “What a Wonderful World” LPCM5.1
EQ ON:EQ1不但在立體聲表現上有顯著改善,在多聲道音樂也表現出色,《Super HiVi Cast》當中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讓我聽出耳油。其中的低音大提琴伴奏提升最為明顯,消除了之前低頻過肥,混亂不清的尷尬,變得層次分明。中頻的透明度也顯著改善,不再是高中音和低音各自為政,而是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聽起來就像音箱消失了。
EQ OFF:關掉后就麻煩了,不光是低頻模糊,中頻人聲也受到影響,整個頻段松散了,聚焦明顯下降,容易判斷出低音炮的位置。
小結:EQ1確實能有效的消除駐波,平坦的頻譜曲線帶給音樂軟件非常顯著的改善,基本聽不到低頻段的隆隆失真聲,低頻彈性和層次提升明顯。由于低頻段處理好了,消除了相位失真,中高頻同樣受惠,中高頻的細節也會提升,變得更透明。
《功夫熊貓》BD TRUEHD5.1
EQ ON:當然不能放過近來最熟悉的《功夫熊貓》,第5段武林大會,爆破的煙花突然變得清秀了,低頻的爆發速度明顯變快,層次也更分明,但量感和沖擊力有點下降。第10段太郎越獄,大矛射斷鐵鏈那一下“咚”變得層次分明,不過量感也相應變少。后面那幾下極低頻“心跳聲”來襲,層次也變得相當突出,就是量感減少后不夠過癮。
EQ OFF:煙花的爆發速度有所下降,層次也變差,但夸張的低頻量感讓人有一種按摩感。太郎越獄這段也是相似的變化,極低頻和低頻的層次變差,但夸張的低頻讓人腎上腺素飚升,常常被一股股的低頻壓的喘不過氣來。
《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BD TRUEHD5.1
EQ ON:我知道再用熟悉的片子比較下去,一定會有所不習慣,因為改變頻譜曲線就是改變以往的聽音習慣,要用不熟悉的新片才能有更新鮮的體會,排除先入為主。因此觀看了剛剛入手的《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片中幾處狼人變身后發出的極低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能充分的感受到低頻和極低頻的層次區分,極低頻是緊緊貼著地面來的,低頻的重心要高一些,兩者自然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就如優秀電影院里頭,量感恰到好處,來的快去的也快,這種極高質量的低頻和極低頻非常過癮,讓我有翻出《金剛》的沖動,很想聽聽金剛的呼吸聲會變成怎樣!
小結:對于電影,EQ1同樣能帶來層次分明的低頻,同時也對中頻和高頻有提升,平衡性提高了,仿佛一個拳手減磅成功,速度和靈活性提升,而力量卻有所下降。對于部分重口味的玩家,可能會不習慣這種過于平坦的頻譜曲線,在低頻和極低頻過于保守。但只要習慣以后,那種層次分明的低頻魅力,確認很讓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