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平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精彩描述。
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相互依存,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如果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學生熟悉與感興趣的具體活動場景和數學問題背景,就能引導學生將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相類比,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實踐,又服務于實踐之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數學知識的鞏固。
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這一課時,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去參觀,并讓學生用自己的壓歲錢模擬儲蓄、取錢,觀察銀行周圍環境,記錄銀行利率,在活動中產生問題:“利率是什么?”“為什么銀行的利率會不同?”對學生這些問題,我常微笑不答,表揚他們觀察得很仔細,然后就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并自覺把所學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相聯系。
現實生活中到處隱藏著數學問題,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走出教室,把社會生活這個廣闊天地作為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使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進而喜歡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