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枚
讀者許秦聞來信說,盡管自己剛到甲子,但是一些不適癥狀都表現出來了。如胃口差,尤其到了夏天,飲食減少。還有睡眠時間少,每天最多睡5小時,質量差。總覺得心煩,小便發黃。這種情況自己如何調理?
養“心”關鍵戒躁制怒
我國中醫早就提出夏季養“心”,因為夏天易耗心陽傷陰液。夏天不僅“壯火食氣”,易消耗心臟陽氣,而且天熱人易出汗。把汗視為“心之液”的中醫認為,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而心臟陰陽損傷,增加了夏季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另外,心與小腸相表里,心火易移小腸,可引起尿黃、尿少、尿急、尿痛等。同時,心還是“精神之所舍”,主宰著人的情志和思維意識活動,心火旺自然易出現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會影響睡眠。
對策一:清火祛濕,戒躁制怒,夏天養“心”就是要根據天地陰陽相交、萬物生長茂盛、代謝健旺的特點,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情志。
飲食多樣清火祛濕
飲食清淡是夏季食養的基本原則,應適量吃些清火祛濕的食物,如小排骨冬瓜湯,茭白炒毛豆子等。還有苦味宜多食,因為苦味不僅能刺激人的味覺神經,增加食欲,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如蔬菜中的苦瓜,果品中的杏仁和柑橘,還有糧食中的蕎麥等。此外,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苦味食品也不宜過量吃。
另外,多吃瓜果,像西瓜、冬瓜和香瓜等夏天的當令瓜果多含豐富水分,且有較好的清火潤燥養陰功效,日常飲食中宜多選用。特別是西瓜,不僅能及時補水、解暑止渴,還有利尿解酒毒、降壓治腎浮腫等多重功效,能明顯地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對策二:夏天雨水相對多,濕氣也重些,因此還要及時清火祛濕,可適當喝些涼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帶走體內濕熱。
夜臥早起戶外活動
夏天氣溫高,人們應及時調整起居作息時間,宜比春日稍晚點睡、早點起。早餐與晚餐后,最好到戶外多多活動。早晚有風,空氣相對好些,氣溫稍稍低點,可適當延長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切忌早早關進空調房間里不出汗。總在空調房間里,久而寒氣太盛很傷身;但午間天氣炎熱,在烈日下暴曬容易中暑,盡量減少烈日下活動時間。
對策三:結合夏天白晝長的特點,適當夜臥早起,中午有條件的盡量小睡片刻,補充睡眠不足,有助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