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局長):每年5月18日的世界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我們總想起印度的博物館。
印度博物館布展規整、清潔、寧靜,人們沉靜在一種濃濃的學習文化氛圍之中……
凡是到過印度的人,會養成參觀博物館的習慣。只要有時間、有機會,就會徜徉在印度各地那各式各樣的博物館之中。深深體會到印度這個文明古國的厚重文化氣息!
對印度博物館的參觀、思考,其中最具啟發的是:印度將博物館作為重要的學校教育資源和陣地而加以運用的舉措。印度正是利用各類博物館展示的本國傳統文化,優秀文明積淀,凝聚民族精神,增強全民自豪感的。
多舉措縮小職工收入差距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馬蘭翠日前遞交提案,建議采取加強對壟斷行業企業分配的監管等手段,縮小我國職工收入差距。
馬蘭翠委員指出,目前,除城鄉收入差距外。企業職工收入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1,地區收入差距大2,行業收入差距大3,國有企業經營者與普通職工收入差距大。
馬蘭翠提出,應當強化法律、政策對職工收入的保障、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積極參與第三次分配,縮小收入差距。
設立“中國慈善日”
伊麗蘇婭、章子怡、楊瀾、王楠、陳魯豫、張朝陽:
為了把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慈善精神的培育融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31位全國政協委員倡議設立中國慈善日。
目前。全國農村有3000萬絕對貧困人口,城鎮失業下崗者中的貧困人口也有3000萬左右,加上受災人口、殘疾人、老年人和孤兒、流浪兒童等其他生活困難者,需要社會救助的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10%以上。全國政協眾位委員倡議設立中國慈善日,向民眾和世界表明中國政府關注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提升民族素質,讓真愛的力量促進人類文明、健康與進步。對內可以順應民意、凝聚人心,對外有利于在國際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中國慈善日設在哪一天?全國政協眾位委員聯名建議,選擇宋慶齡誕辰——1月27日作為中國慈善日。因為宋慶齡在國內國際都享有崇高威望,特別是她把許多精力都投入到了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是我國慈善事業的先驅。還因為,每年的1月27日,與元旦、春節臨近。正是政府和領導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最集中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