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雇傭軍、私營軍事公司與非洲

2009-09-15 09:08:16王秀梅
理論觀察 2009年4期

王秀梅

[摘要]非洲曾經是雇傭軍活動肆虐的地區,因此非洲國家通過了《非洲統一組織公約》、《羅安達公約草案》,規定了雇傭軍的概念和雇傭軍罪,并促使了1977年第一議定書的通過,為國際人道法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軍事外源化的發展導致了雇傭軍的轉型和私營軍事公司的興起,非洲國家又成為規制私營軍事會司發展的主要力量,并推動了《蒙特勒文件》的通過。但是,非洲仍然是私營軍事公司活動的重要地區,私營軍事公司及其活動依然是威脅非洲安全和秩序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鍵詞]雇傭軍;私營軍事公司《羅安這公約草案》;《非洲統一組織公約》;《蒙特勒文件》

[中圖分類號]D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4—0064—04

20世紀80年代,作為描寫雇傭兵的電影,《野鵝敢死隊》深深地烙在了一代人的記憶里。銀幕上,《野鵝敢死隊》中的雇傭兵受雇去改變一個非洲小國的政局;現實中,真人版的類似故事也在不斷上演。實際上,非洲一直是雇傭兵掘金的樂土。也正因為如此,非洲國家在推動國際社會通過關于規制雇傭軍活動的條約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全球的私營軍事公司發展很快,種族、部族沖突不斷的非洲成了私營軍事公司拓展業務的重要區域。

一、非洲:雇傭軍曾經的樂土

非洲是一片多災多難的大陸,殖民時期將非洲大陸肢解為列強的殖民地,從那時起,雇傭軍身影就經常出現在非洲的各個國家。二戰后民族獨立運動風起云涌,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紛紛成為民族獨立國家,但是,雇傭軍卻從未遠去,在此后非洲國家的政變以及部族沖突中,雇傭軍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電影《野鵝敢死隊》就是對雇傭軍在非洲國家活動的真實反映。當然,這背后總有一些大國的影子,雇傭軍成為大國干涉非洲國家內政的重要工具。

雇傭軍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非常久遠,但是,在國際人道法上,關于雇傭軍的相關規定的出現卻相對較晚。兩次海牙和平會議是戰爭法編纂史上重要的事件。然而,訂立于1907年海牙公約中的所有法律文件都沒有提到雇傭軍,僅在海牙第5公約中通過使用“中立”這樣的詞語,間接地規定了關于雇傭軍活動的權利和義務。1907年海牙第5公約第4條,首先規定“不得在中立國領土內組織戰斗部隊和開設征兵事務所,以援助交戰國”;第5條規定了中立國家“不得允許在他國領土上發生第四條所指行為”,否則將因此負有直接的責任。此外,根據該公約第17條規定,如果個人以雇傭軍或者私營軍事承包人身份拿起武器參加戰斗,采取有利于作戰一方的行為,該個人就“不得享有中立”。

盡管如此,雇傭軍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依然在世界盛行,可以說有戰火的地方就會有雇傭軍的影子,非洲也不例外,而且種種原因導致非洲成為了雇傭軍的樂土。非洲長期淪為殖民地,殖民國家為統治非洲,長期使用雇傭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興起的時候,雇傭軍又成為前殖民國家干涉非洲國家民族獨立的工具,如英國政府為鎮壓前羅得西亞(現津巴布韋)民族獨立運動,也曾使用過雇傭軍。而獨立后的非洲國家非常不穩定,極易發生政變,這些都為雇傭軍的活動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例如,鮑勃·德納爾在非洲搞了30年政變并贏得了“法國第一雇傭兵”的別名。而有一些國家的政府甚至需要使用雇傭軍維持統治,例如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曾于上世紀70年代末在非洲、甚至從美國招募了一批雇傭軍,組成伊斯蘭軍團,最多時達到1萬人。

二、從有關雇傭軍的公約看非洲對國際人道法的貢獻

正是由于深受雇傭軍的危害,非洲國家在推動禁止雇傭軍活動方面不遺余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國際文件中;

1.《羅安達公約草案》

1976年,深受雇傭軍危害的非洲國家為了規范有關雇傭軍問題專門成立了國際調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ssion 0f Inquiry 0n Mercenaries),并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Luanda)起草了關于預防和制止雇傭軍活動的公約草案,該草案在國際法上被稱為《羅安達公約草案》(DraftLuanda Convention)。《羅安達公約草案》是在國際法領域和在區域性層次方面討論處理關于雇傭軍問題所達成的第一個法律規定,并構成了1977年“關于重申和發展國際人道法外交會議”討論的基礎。

《羅安達公約草案》在序言中指出:各締約方嚴重關切“武裝沖突中雇傭軍的使用,這種使用的目的在于利用武力阻撓擺脫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統治的民族解放進程”。然后,該公約第一條將“雇傭軍犯罪”定義為由個人、團體或協會、國家代表和國家本身犯下的罪行。犯罪“構成要件”起草的比較籠統。根據規定,相關的法人即犯有雇傭軍罪,如果他或者她“懷著利用武裝暴力反對民族自決進程的目的”,實行了下列任一行為:(一)組織、資助、補給、裝備、訓練、鼓勵、支持或者以任何形式雇傭軍事力量,而這些是由為了私利,為了一份薪金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物質報償,并非一國國民而在其國內作戰的人員所組成的;(二)征募、參加或者試圖參加上述力量;(三)允許第(一)項中提到的活動在其管轄的任何領土或受其控制的任何地方進行,或者提供便利上述力量過境、運輸等的其他業務。本條款草案關于“雇傭軍罪”的定義很廣泛,因為“組織、資助、補給、裝備、訓練、鼓勵、支持或者以任何形式雇傭軍事力量”均可構成雇傭軍罪行,可見不僅是個人,就是國家也都有可能犯有“雇傭軍罪”。

2.《非洲統一組織公約》

1977年,非洲統一組織又在利博維爾通過了取締非洲境內雇傭軍活動的公約;《非洲統一組織公約》(The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Convention)。該公約在結構上比《羅安達公約草案》合理,它在第1條1款除了涉及動機的部分以外,在所有方面都反映了第一議定書的雇傭軍定義。與羅安達公約一樣,它將刑事責任擴大到“懷有利用武裝暴力反對民族自決進程、另一國家的穩定或領土完整目的個人、團體或協會、國家代表和國家本身,如果他們犯有下列任一行為(一)掩蔽、組織、資助、幫助、裝備、訓練、鼓勵、支持或者以任何形式雇傭軍力量;(二)征募、招收或試圖招收上述力量;(三)允許第(一)項中提到的活動在其管轄的任何領土或受其控制的任何地方進行,或者提供便利上述力量過境、運輸等的其他業務”。

3.《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

1977年第一附加議定書是一個適用于國際性武裝沖突的法律文件,第一次明確涉及雇傭軍的國際法律規定,在該議定書的第47條專門規定了雇傭軍的定義。對“雇傭軍”設立比較高的標準。該議定書第47條第2款規定:一個人只有在具備了以下這些條件后,才可以從法律上被認為是“雇傭軍”。這幾個條件是:(一)在當地或外國特別征募以便

在武裝沖突中作戰;(二)事實上直接參加敵對行動;(三)主要以獲得私利的愿望為參加敵對行動的動機,并在事實上沖突一方允諾給予遠超過對該方武裝部隊內具有類似等級和職責的戰斗員所允諾或付給的物質報償;(Igl)既不是沖突一方的國民,又不是沖突一方所控制的領土的居民;(五)不是沖突一方武裝部隊的人員;(六)不是非沖突一方的國家所派遣作為其武裝部隊人員執行官方職務的人。由于這些規定所列的條件之間是用“而且”(and)來進行聯接,所以,從對法律條文理解的一般意義上講,一個人只有在具備了該條款中所有上述六個條件才能被視為雇傭軍。

4.《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

1980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建立專門委員會去起草一項禁止征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兵的公約。決議指出,雇傭兵的活動嚴重違背了不干涉內政、領土完整和獨立等國際法基本原則,并且嚴重妨礙了正在為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以及各種形式的外國統治而斗爭的各國人民實現自決的進程。因此,征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兵都是違反國際法的,應予禁止。1989年12月4日又通過《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該公約關于雇傭軍定義的第一部分規定與1977年第一議定書類似,“為本公約的目的,1.雇傭軍是指屬于下列情況的任何人:(a)特別在當地或國外受招募以便在武裝沖突中作戰;(b)參與敵對行動的主要動機是獲取個人利益,而且事實上由沖突一方或其代表承允給予物質報酬,這項報酬遠超過該方對其武裝部隊中擔任相同職級和任務的戰斗人員所承允或給予的物質報酬;(c)既非沖突一方的國民,也非沖突一方控制領土的居民;(d)非沖突一方武裝部隊的成員;(e)非由不屬沖突一方的國家作為其武裝部隊的成員派遣擔任公務。”第二部分的規定則廣泛得多:“雇傭軍也指在其他任何情況下屬于下列情況的任何人:(a)特別在當地或國外受招募以參與共謀的暴力行為,其目的為:(一)推翻一國政府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一國憲政秩序,或(二)破壞一國領土完整;(b)參加此種行為的主要動機是獲取可觀的個人利益,并已承允給予或領取了物質報酬;(c)不是這種行為所針對的國家的國民或居民;(d)非由一國派遣擔任公務;(e)不是行為發生在其領土的國家的武裝部隊成員。”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國際條約關于雇傭軍的定義是不同的,而且這些條約的地位和適用范圍也有區別,第一議定書關于雇傭軍的范圍較窄,但是一般認為第一議定書已經取得國際習慣法的法律地位,其在適用上要較作為公約草案的《羅安達公約草案》和作為區域性公約的《非洲統一組織公約》以及僅有31個締約國的《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要廣泛得多。

從上述公約可以看出,作為深受雇傭軍活動影響的非洲在促進公約簽署和批準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從內容上看,《羅安達公約草案》和《非洲統一組織公約》關于雇傭軍的定義非常嚴厲,主要表現在對雇傭軍行為的犯罪化方面的規定,即:充當雇傭軍是犯罪行為,同時雇傭軍對其執行任務過程中的任何特定犯罪行為負有刑事責任。另外,《非洲統一組織公約》第3條規定雇傭軍不應享有戰斗員地位且不得享有戰俘地位;第7條要求每個締約國保證雇傭軍活動犯罪“根據其法律受到包括死刑在內的最嚴重的處罰”。

三、私營軍事公司與非洲:分析與預測

1.冷戰后雇傭軍轉型與私營軍事公司的建立

長期以來,雇傭軍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烏合之眾。的確,從古羅馬軍隊中的野蠻人到后殖民主義時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歐洲囚犯,乃至于被稱為“雇傭軍專業戶”的廓爾喀軍團,無不為雇傭軍打上了“為金錢賣命、為戰爭賣命”的烙印,被稱為“戰爭動物”。然而,冷戰結束后,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雇傭軍開始轉型,雇傭軍及其組織機制變得專業化了。現代雇傭軍不再像過去那樣以散兵游勇的方式活動,而是組成公司,按現代商業模式建立公司治理體制,承攬業務。對外,他們一般稱自己為私營武裝公司或保安公司雇員,從幕后開始走向臺前。現代的雇傭軍機構更愿意人們把他們稱為私營軍事公司(PMFs/PMCs,PrivateMilitary Firms/Companies的縮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軍事問題專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認為:“私營軍事安保公司是受利潤驅動的組織,它們出售的是與戰爭相關的專業服務。這些公司專門提供軍事技術,包括戰術軍事行動、戰略計劃、情報收集與分析、軍事行動支持、軍隊培訓以及軍事技術援助。”私營軍事公司通常都是經過正規注冊的商業公司,這些私營軍事安保公司業務范圍廣泛,包括軍事顧問、軍隊培訓、安全保衛到情報搜集、后勤保障、戰斗支援等,而且他們在世界各地爆發的局部戰爭與武裝沖突之中頻頻出現并擔任重要角色。在伊拉克戰爭中,私營軍事安保公司更是空前活躍,以致于有人將伊拉克戰爭稱為“第一次私有化戰爭”。

美國是私營軍事公司的大國,長期以來美國國內法缺少對私營軍事公司進行限制的規定,隨著美國公共部門私有化的加快,美國軍事外源化進一步發展。美國前副總統切尼被稱為“戰爭私有化之父”。1991年海灣戰爭后切尼擔任國防部長,他曾經聘請哈利伯頓公司研究如何利用私營軍事安保公司為戰爭中的軍隊提供幫助。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2001年就任時,就開始實施所謂的“變革路線圖”。他在這一過程中將“國防部總兵力”定義為“構成作戰能力的現役和后備役部隊、文職人員及承包商。部隊的全部成員駐扎在全球幾千個地點,并執行著完成關鍵使命所需的各種職責。”。承包商在這里被包括在美國的國防總兵力中,而這些所謂的承包商主要是私營軍事安保公司。

在主要發達國家軍事外源化的政策下,大量的私營軍事公司得以建立,對私營軍事公司而言,哪里有戰火哪里有沖突,它們就會奔向哪里,種族、民族沖突不斷的非洲自然就成為其活動的主要領域。

2.冷戰后雇傭軍和私營軍事公司在非洲的活動及其原因

冷戰結束后完成轉型的私營軍事公司依然把非洲作為開拓業務的重點,非洲依然是轉型后的私營軍事保安公司活躍的地區。一些私營軍事保安公司的名義,打著“維持和平”和“解決沖突”的旗號,并受到非洲國家政府或反政府派別的邀請,依然活躍在非洲。這些私營軍事公司一些是在非洲國家建立的,而多數來自西方發達國家,覓利的本性促使其紛紛走向沖突不斷的非洲。私營軍事公司在非洲的廣泛存在與冷戰結束后的國際背景和非洲國家的沖突密切相關,表現為:

(1)非洲連綿不斷的沖突產生了對私營軍事公司的旺盛需求

隨著冷戰結束后外部勢力的逐步撤出,非洲國家的沖突出現了“自主發展”的特點,各種勢力和派別為爭奪國家權力和經濟資源而混戰不休,西非和中部非洲的局勢尤其混亂。這些國家多是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即西方國家所謂的

“失敗國家”。這些國家一般只擁有非常脆弱且軍事素質及紀律性均很差的軍隊,所以在面對反政府武裝的進攻時,政府無法為其人民和基礎設施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因此戰亂時這些國家的政府就會轉向具有過硬軍事素質且按照商業模式運作的私營軍事公司。它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利用公共手段控制合法暴力的使用,導致了“戰爭的外源化”,造成了對私人軍事公司的旺盛需求。

另一方面,在民族矛盾突出的非洲地區,一些非洲國家的反對派為了推翻政府,也會尋求雇傭軍和私營軍事公司的幫助,而發達國家的商人為了商業利益積極參與和推動非洲國家的轉變,并在推動政變中使用雇傭軍。例如2004年一些英國商人為了獲得赤道幾內亞豐富的石油資源,策劃了推翻奧比昂總統的政變。2004年年3月前英國特種部隊成員、英國籍男子西蒙·曼為首的一伙雇傭兵準備前往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發動政變,但其在和北部灣哈拉雷機場補充燃料及軍火時被南非情報人員查獲。后來津巴布韋判處多名外國雇傭兵監禁。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之子馬克·撒切爾(Mark Thatcher)被認為參與煽動了政變,其于2005年1月,在南非承認自己“無意中”資助了這起未遂政變。他否認事先知曉政變陰謀,但表示認識一些被指策動政變的嫌疑人。在那次未遂政變發生一年后,馬克·撒切爾曾在南非受審。當時他和南非政府達成認罪協議,承認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參與政變的雇傭兵租用直升機。因違反南非的反雇傭兵法,他被判緩刑,并在交納了300萬蘭特后離開南非。

(2)冷戰結束后非洲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對非洲安全問題力不從心,給雇傭軍和私營軍事公司提供了用武之地。

冷戰結束后,非洲失去了在美蘇爭霸時代左右逢源的戰略優勢,國際地位和在西方國家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日漸下降。在非洲國家國內發生沖突時,西方國家基本上放棄了直接軍事干預的傳統做法。尤其是1993年美國在索馬里的“恢復希望”行動失敗后,西方國家更是患上了“索馬里綜合癥”,對在非洲采取軍事行動所帶來的人員傷亡越來越忌憚。聯合國和非統組織在面對非洲沖突時也顯得力不從心。由于有關各方的冷漠態度或有心無力,非洲的安全形勢趨于惡化。與政治、人道以及財政負擔沉重的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相比,某些時候私營雇傭軍在介入沖突時具有諸多優勢。它們一般經驗豐富、訓練有素,能做到部署快速、行動統一、指揮通暢,且基本上沒有任何政治負擔。此外,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相比,私營雇傭軍的行動看起來還相當廉價。如聯合國在塞拉利昂的維和行動每月需要花費約4700萬美元,而幫助塞拉利昂政府與反政府武裝作戰的私營雇傭軍萬能公司每月只需要120萬美元。

(3)在沖突和戰亂中,非洲國家的一些公司依靠私營軍事公司保衛公司的生產

在沖突頻發的非洲國家,一些經營鉆石開采等行業的公司也需要尋求私營軍事公司的安全保護服務。可以說是非洲的諸多沖突為私營軍事公司提供了贏利機遇。作為回報私營軍事公司除了可以從雇主那里得到現金支付外,還可以為與它們經濟利益關系密切的礦業和能源公司獲得廉價的合同。這進一步吸引了全球的私營軍事公司來非洲開拓生意,一些鉆石和石油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如塞拉利昂和安哥拉,成了私營軍事公司開拓生意的理想場所。私營軍事公司為從事重要行業(主要是石油和鉆石)的私營公司提供安全保護。例如,在安哥拉國內法要求上述公司自備保安部隊,這最終導致他們中的多數參與了與當地叛亂團體的戰斗。這進一步加劇了非洲國家的混亂局勢,加強了對私營軍事公司的需求。

(4)私營軍事公司成為發達國家干涉非洲國家內政的重要工具

利用雇傭軍作為替代手段而達到外交目的的做法在西方國家具有歷史傳統。冷戰結束后主要西方國家在面對此起彼伏的沖突而又不愿采取軍事行動時,利用雇傭軍作為外交工具成為一種優先選擇。因為雇傭軍的介入不僅避免了西方國家軍隊的調派所帶來的可能傷亡和財政負擔,而且可以掩蓋他們對海外事務的卷入,而這并不影響對地緣政治利益的爭奪。1995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曾迫使安哥拉政府結束與南非萬能公司的合同而代之以來自美國的軍事職業資源公司(MPRI)來對付反政府武裝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以保護美國公司在安哥拉的石油利益。

(5)目前國際法上缺少對私營軍事公司法律地位的規定

國際法上對私營軍事公司的法律地位缺少規定,私營軍事公司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興起就是一個例證,蓬勃發展的私營軍事公司缺少國際法的有效約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國際法部主任菲利普·施珀里曾經表示:“理想的來說,國家不應委托私營公司直接參與作戰行動。武裝沖突中的作戰職責應仍由國家政府來承擔,不應轉包給私營公司。”在軍事外源化的大背景下,這種想法是過于理想化了。

基于私營軍事公司大規模發展的事實,國際社會試圖對其進行規制。2008年9月17日17個國家在瑞士蒙特勒簽署了《蒙特勒文件》,文件全稱為《武裝沖突期間各國關于私營軍事和安保服務公司營業的相關國際法律義務和良好慣例》,這份文件是瑞士政府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合作開展的一項倡議的成果。在阿富汗、安哥拉、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伊拉克、波蘭、塞拉利昂、南非、瑞典、瑞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烏克蘭和美利堅合眾國的政府專家的參與下,分別于2006年1月和11月、2007年11月、2008年4月和9月先后舉行四次會議,擬定了該文件。文件的擬定還征求了民間社會代表和私營軍事和安保業代表的意見。參與制定該文件的國家中有三個是非洲國家,即:安哥拉、塞拉利昂、南非。

《蒙特勒文件》作為私營軍事公司問題領域的第一份國際性文件,其問世必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將促使國際社會進一步關注私營軍事和安保服務公司的問題,有助于厘清私營軍事公司及其雇員的法律地位,規制私營軍事公司的發展。《蒙特勒文件》指出,PMSC雇員不像其公司那樣處于國際法的盲點之中,他們的地位是“根據國際人道主義法以個案方式加以確定的,尤其是根據其所履行職能性質和特定情況。《蒙特勒文件》對私營軍事公司的母國、雇傭國和東道國提出了73條“良好規范”,以對私營軍事公司的雇傭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但這份文件畢竟沒有強制力,國際社會接下來應該對這些“良好規范”進行修訂和補充,將其變為對PMCS以及相關國家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規則,以改變私人軍事和安全行業目前所存在的亂象。

結語:

非洲國家在規制雇傭兵及其轉型后的私營軍事安保公司問題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非洲通過的《羅安達條款草案》、《非洲統一組織公約》規定了雇傭軍的定義和雇傭軍罪,對于遏止雇傭軍在非洲的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非洲國家還推動了1977年第一議定書的通過,非洲國家關于限制雇傭軍活動的國內立法和司法活動對于規制雇傭軍和私營軍事公司的活動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非洲國家內部民族、種族矛盾依然尖銳,非洲安全狀況不容樂觀,因此,非洲仍然是私營軍事公司活動的重要地區,私營軍事公司及其活動依然是威脅非洲安全和秩序的一個因素。

[參考文獻]

[1]Military Industry and Its Ramifications forInternational Security,InternationalSecurity,Vol.26,No.3(Winter 1001/2002),p.186

[2][美]杰里米·斯卡希爾,黑水內幕:私人保安公司如何崛起為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公司CM3,閆鮮寧,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朱文奇,雇傭軍對當代國際法的沖擊與影響[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8,(5)

[4]王宏偉,私人軍事公司的興起原因及其發展前景[J],國際論壇,2005,(7)

[5]詹世朋,塞拉利昂內戰中的外國雇傭軍[J],西亞非洲,2001,(4)

[6]賽·卡梅隆,荀詩敏,私人軍事公司:在國際人道法中的地位及其對私人軍事公司規范的影響[C]/國際人道法文選2006,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宋世峰,私人軍事和安全公司的國際法地位述評[J],探索與爭鳴,2009,(3)

(責任編輯:李允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福利拍拍拍| 欧美区国产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自在线拍|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欧美性久久久久| 日本午夜网站|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a网站在线观看| 1级黄色毛片| 国产特级毛片| 另类综合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区|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欧美无专区| 国内毛片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三级a|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色综合五月婷婷|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黄色一级片|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黄色在线不卡|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三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影院| 久久国产香蕉|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新|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久久婷婷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