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娜
雖然十一長假未至,8月13—19日,身在上海的愛書人卻提前享受了為期一周的心靈假日,在這一周里,每天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好書可以集中瀏覽、挑選、購買收藏;每天有各類與文化有關的名人名嘴可以近距離接觸、聆聽;每天還有數以萬計的愛書人和自己一起,在這個異國元素和時代痕跡濃重的展廳里,一起共享這場書香的盛宴。——2009上海書展,早已不單單作為一張都市的文化名片,而是切實做到了“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的主題,給了所有愛讀書的人一個休養心靈的“黃金周”。

上海書展作為上海市民一項重要的暑期文化活動,六年來,海量媒體宣傳造勢、出版集團大打擂臺、名家鼎力支持,已然在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過去五年,上海書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上海乃至全國各省市的出版發行單位,締造了一系列屬于自己的鮮亮數字——共接待100余萬人次參觀交流,實現零售總額近億元。而今年,在“世博”主題的關照下,這些數字有增無減,比較早期書展多見中小學生+老年人的組合,今年的書展以“文化”和“生活”為關照,吸引了大量年輕白領的到場,記者在現場看到年輕的情侶和三口之家的組合非常多見,孩子拿著礦泉水左盼右顧,年輕人拎著滿載戰果的環保袋,這是很讓人感動的場景——雖然偌大的展廳人來人往擁擠嘈雜,可是籠罩在人群之上的,是一派祥和的文明氣象。
書展現場,不少讀者手拎購物袋或身背背包,有的甚至拖來了行李箱。與“文學悅讀”展區只有一條走道之隔的人文·藝術館,也成了人頭攢動的展館。“精裝的、線裝的書即使在網上也很難找到那么全。”一位手里捧滿書的讀者表示,“看著身邊有那么多書、那么多和自己一起買書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想要一起買了。”每年的書展都會在價格上有所優惠,除了全場8折以外,很多出版社都針對不同版本的書籍給出了不同的折扣,一些舊版的書甚至在3折左右就可以買到,相當優惠的書價成了不少讀者大肆購買的原因所在。而明星同樣不可避免地成為上海書展的亮點:15日,劉嘉玲亮相上海書展為好友曹可凡的新書捧場,讓現場讀者為之瘋狂;而易中天的只對媒體開放的小型見面會,也吸引了眾多粉絲在會場外等待;此后的幾天,趙忠祥、白先勇、王安憶、程乃珊、王汝剛、周立波等人分別帶來了大量的粉絲和人氣,而英國前首相夫人切麗·布萊爾、日本名作家渡邊淳一等的到來,已經毋庸置疑地彰顯了上海書展的國際化和全球化。
除了年輕群體的關注增多外,外地讀者的增多是本屆書展的一大亮點,記者在文藝出版館的快遞服務點了解到,這里每天都有近百人到這個服務點快遞圖書,他們都是來自江蘇、山西、廣東、安徽等地的讀者。江蘇金壇的彭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搞特殊教育工作的,平時很難在一般的地方買到特殊教育類的書籍,這次在華東師大出版社的展區看到了這類書,他一下就買了300多元的書籍快遞回去。他表示,有這樣的機會以后肯定年年都會來。外地讀者增多的同時,上海書展也吸引了大量外地媒體的關注,記者在書展現場不時碰到香港等地的媒體同行。與此同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全國重大的媒體也紛紛派出記者全力報道上海書展;上海熱線、新浪網更是把網絡演播間搬到了書展的現場,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也對上海書展進行了多次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書展中民營書店顯得聲勢壯大,不只有“民營館”專區專展,更是推出暢銷書都打6折的活動,特別是99讀書人,6折之外還額外贈送禮品,暢銷書的種類又是由青春、玄幻為主,使得這一片展區熱鬧非凡,吸引了眾多在暑假中的中學生前來捧場。而關注教輔的上海鐘書書店在書展的前三天銷售額就達近10萬元,“主打品牌”中小學教輔讀物最受讀者青睞,《課堂新坐標》雄踞鐘書銷量排行榜第一。
除了用豐富的內容和優惠的價格吸引讀者,各展館版塊在空間布置和主題設置方面也很下功夫,中國出版集團的展區黃瓦紅柱古色古香,世紀出版集團和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的展館現代又大氣,而作為本屆書展的主賓省江蘇展廳更是別出心裁,以一曲悠揚的《茉莉花》為8月的上海書展帶來一股清新的吳韻漢風。
整整一周,這場由寫書人、出書人、買書人、賣書人共同參與的閱讀嘉年華終于落下帷幕,一周的時間其實很短,而“黃金周”的結束也并不是句號,我們希望看見的,是這一次的書展能夠作為一個契機,讓“愛讀書、愛生活”能從一句口號逐漸成為上海市民的生活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