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加快推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日前,有經濟學專家撰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變化帶來了四個不利影響一是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緩慢:三是產業升級步伐受阻;四是加劇地區發展差距。
專家進而指出,我國應利用應對全球性經濟衰退的機會,充分借鑒國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經驗,加快推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盡快形成有利于收入分配秩序規范、收入差距趨于縮小的體制機制,使廣大公眾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來源:中國經濟網)
我國加大保證保障性安居工程監管力度
針對近期一些地方暴露出的經濟適用住房違規操作等問題,中紀委、全國人大和國務院辦公廳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檢查重點。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審計署等部門,將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監督檢查,保證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順利實施。
據相關人士介紹,各有關部門將健全供應對象的準入審核工作機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審核程序,嚴格建設標準和上市交易管理規定,強化違規處罰力度,嚴厲查處騙購經濟適用住房,以及管理人員內外勾結、牟取私利行為。(來源:中國網)
農民工工傷認定遭遇三大“攔路虎”
8月5日,長期為農民工工傷維權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交了一份《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研究報告》。報告共收集整理329件農民工工傷案件,涉及農民工344人。
《報告》顯示,工傷認定程序漫長、維權成本高、行政執法部門缺位等問題,成為當前農民工工傷維權的“攔路虎”。報告建議強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權,簡化工傷認定程序,為農民工工傷維權打開方便之村。為使農民工申請工傷認定程序簡化,《報告》建議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改為行政聽證程序,聽證后做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立即生效,農民工即可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要求工傷保險待遇。(來源:《中國青年旅》)
云南省失業保險政策解答
近日,昆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勞動就業服務局就居民關心的失業保險政策進行了解答。
《云南省失業保險條例》中明確了參保對象:省內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有雇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國家機關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工人,至于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城鎮未雇工個體工商戶及城鎮其他從業勞動者,可以自愿參加失業保險。此外,2009年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按參保職工工資總額的1.5%繳納,其中單位繳納1%,職工個人繳納0.5%。(來源:《昆明日報》)
廣州:外來工醫保下月起實施
據悉,從今年8月1日起,廣州將實施為50萬未參保外來務工人員量身定做的新醫保政策。
廣州市勞動保障局局長崔仁泉表示,經市政府同意,該局出臺了《關于非廣州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外來務工人員個人無須繳費,單位月繳55元,最快今年10月1日起就能享受最高29.5萬元的住院、“門特”及“門慢”報銷待遇,同時還能與職工醫保一樣享受每月300元封頂的普通門診報銷。(來源:《南方都市報》)
北京:千余企業獲近7億元穩定就業類政策補貼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宋豐景目前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在穩定就業擴大就業方面已有1811個企業享受政策補貼6.96億元,涉及職工10.04萬人,全市就業局勢基本保持穩定。
據介紹,對于企業自行組織職工開展待崗轉崗技能培訓的,北京市將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穩定就業培訓補貼。對于招用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企業,將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