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軍
一條亙古風化的枯河,自西而東,蜿蜒出荒山野嶺。公路沿河岸鋪就,像一條灰色的裙帶纏在枯河的一邊。水是河的生命,河一旦沒有了水,就成了死亡的河,沙礫就是河的尸骨。
這條河叫柳河,滿河灘是數不盡的沙礫和大大小小的石頭。我們沿著這條枯河溯源而上,踏著高低錯落的石頭各自尋覓和賞玩。落在隊伍后面的我,除了仰觀宇宙之大,還俯察著品類之盛。每一根枯枝敗葉,每一株綠色的植物都逃不出我好奇的眼睛。“三人行”文學社的成員來到這陌生的河灘中,追尋著自己曾有過的童年的天真記憶。
我在河灘的開闊地遇到了一老一少。老的看樣子已年過花甲,一臉的皺紋和花白的胡須,黃黃的門牙看出來是長期被鄉下的旱煙熏染而成。而小的卻是學齡兒童,在城里早就要接受學前教育了。他們是爺孫隔輩的親人。小的一直在叫老的爺爺,就是明證。
老人在河灘中不停地忙碌,他手拿鐵器不停地采挖著,佝僂的背在炎陽的照襯下顯得十分辛苦和疲憊。而小孫孫卻一身輕松,像一只小松鼠在河灘中跳躍著,尋覓一塊塊好奇的石頭。小孫孫把找回來的石頭都放進爺爺的塑料袋中,拿小孫孫的話說,這些石頭可是上等的寶貝,有飛鳥、石馬和天兵天將下凡……每一次回到爺爺身邊總是好奇而幸福地訴說著。而爺爺卻明顯地毫無興致地給他以最輕視的應付。爺爺不會停下手中的勞作,他把吸來的鐵粉,用手從磁鐵上一把把地抓下來,捧進塑料袋中。經過詢問,我才知道老人的行為叫吸鐵,據說一天能在這個河灘里吸百八十斤的粗鐵粉,賣大幾十元錢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小孫子撿來的石頭明顯地給爺爺的塑料袋增了重量,他把這些石頭都扔了出來,還罵出了口,老人令孫子一臉的怨氣,又無奈地哭了。
我看著這一對爺孫的爭吵,佇立良久。爺爺是為了生計在尋覓,而孫子卻也在尋覓天真和幸福。
然而老人和小孩的內心世界此刻竟有著天壤之別。
我信奉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人意識到一顆鉆石比一顆普通的玻璃球貴重的時候,這個人就已經可悲地長大了。大人與孩子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此。我們抬頭看見河灘的對岸,機器正隆隆著轟鳴而響,那是在開挖礦石,是在追逐經濟利益。那是大人的行為了。當一面面的碧綠的山坡都被開挖得滿目荒涼的時候,小孩的眼里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疑惑。
是啊,我們學會了用金錢去衡量事物重要與否的那一天,內心圣潔的純真就沒有了;學會了用經濟利益權衡人際關系的那一刻,無邪的童稚也不復存在。純真和童稚在沒了的時候,一個人就這樣可怕地長大了。
然而童年是一個人最最美妙的夢境,長大是對人生夢境最徹底、最冷酷的一次摧殘啊……
我深思著走過去,在小孩前面屈下身。我把他用右手輕輕地環住,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布書包,說,小朋友,我借給你一個書包,你把你找到的那些“寶貝”都放在書包里,拿回去珍藏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