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業政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經濟圈北端,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主要業務包括冶金、能源、機械、建材、化工、紡織等門類。全市面積2719km2,轄40個鄉鎮、1個省級工業園區、4個街道辦事處、477個行政村、62個社區,人口87萬;有各類工礦商貿企業6329家,其中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14家,經營單位106家,易制毒化學品生產企業6家、經營單位8家;煙花爆竹批發企業2家,零售點267家;煤礦1家,非煤礦山101家;鄉鎮、管委會、市級部門共建立安全生產監管機構86個,專兼職人員209人。2007年,江油市地區生產總值139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131億元,財政收入11億元。
近年來,江油市以基礎和基層工作為抓手,以專項整治和隱患整治為重點,以宣傳教育培訓為動力,以行政執法為契機,贏得了安全生產的穩定形勢,全市連續7年無重特大事故發生。
基石要牢。多年來,江油市將安全生產基礎和基層工作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5年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安全生產基礎年”活動。截至2008年,全市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健全,縣、鄉、村、組四級安全生產網絡基本形成,實現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在實踐中,江油市抓住了2項重要工作,一是機構、人員落實。2003年,全市所有鄉鎮成立了安委會及辦公室,配備了2名以上專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人員,全市鄉鎮有95名安全生產專職監管人員。公安、經濟商務、建設、國土資源、交通、教育等24個市級部門建立了安全生產辦公室,共配備了104名專職工作人員。二是制度健全。各鄉鎮、管委會和24個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檢查監察制度》《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制度》等14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逐步走向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同時在鄉鎮、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目前,有1個鄉鎮為“省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3個鄉鎮為“綿陽市安全生產示范鄉鎮”。
責任要實。隨著《安全生產法》《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規定》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實施,賦予了企業更高、更細、更具體的安全生產責任,使企業從法人到普通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得以明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現了由“要我抓”向“我要抓”,由“被動抓”向“主動抓”的轉變。全市落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以“一崗雙責”為核心,使政府每位領導肩上都承擔著相應的安全生產責任,全市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責任明確的安全生產工作良好格局。
監管要新。江油市在礦山、危化品、煙花爆竹等高危企業的監管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的安全生產監管道路。在非煤礦山企業中率先推行中深孔爆破技術和機械化開采,既提高了產量又降低了生產風險;在危化品生產企業安裝監控視頻和預警預報系統,使危化品生產企業每個生產環節和工藝流程都處于24h監控中,大大減少了生產事故的發生。在非煤礦山企業推行了“一墻一卡”制度,“一墻”即:在非煤礦山企業作業現場建立一面公示墻,上面標寫著“作業人員十不準”和安全生產“溫馨提示”;“一卡”即:非煤礦山企業每個職工手握一張“平安卡”,詳細記載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工作履職履責情況。在危化品生產企業、煙花爆竹批發零售企業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由安全檢查人員在對危化品生產企業、煙花爆竹批發零售企業檢查中使用,對違規違章違法行為實行扣分,每年年底由市安監局通報情況并實行獎懲。2004年以來,全市礦山、危化品企業實現了零死亡。

獎懲要明。江油市政府制定了《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獎懲實施辦法》,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了“一票否決”制,與干部升遷、評優、評先掛鉤。每年年底,市政府都要組織對鄉鎮、部門進行考核,并拿出一定資金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同時,嚴格執行告誡制和誡免談話制,對一個地方、一個地區一年內發生2次一般死亡事故的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告誡和誡免談話,增強了政府主要領導抓安全的主動性。
執法要嚴。江油市對95名鄉鎮安全監管人員進行了培訓,頒發了《委托執法證》,將對安全生產一般違法行為的簡易處罰程序執法權委托給了鄉鎮,改變了過去鄉鎮安全生產監管手段不強硬,無執法權的面貌。市安監局成立了安全生產監察大隊,配備了9名專職人員。對安全生產一般傷亡事故,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堅持用新法律、新標準嚴肅查處。依據《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一般傷亡事故的處罰從過去的4000~5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0多萬元。
要做好新時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政府主管部門首先要更新觀念、轉換角色,盡快擺脫計劃經濟體制下包攬式的管理,改變過去政企不分,政府部門越俎代庖,直接替代企業行使安全生產管理的弊端。政府部門通過制定政策法規,嚴格依法監督,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意識,充分發揮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國家經濟處于轉軌時期,非國有和以非國有控股為主的經濟已成為市場的主導成份,生產經營單位普遍存在重經營、輕安全的思想。政府主管部門要充分運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把企業的安全生產與市場評價、經濟效益及社會信譽結合起來,緊緊抓住生產經營單位法人代表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個關鍵,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由過去單純對企業要求,轉變為對企業和責任人的同時要求,推行人性化管理,從源頭上增強市場各方主體抓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編輯呂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