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978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24日,遼寧省蓋縣東風街鞭炮廠,因工人往火爐里添煤迸出火星,落在半成品“二踢腳”上發生爆炸,造成107人死亡,65人受傷,周圍2000戶居民房屋遭破壞。這起特大爆炸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東風街鞭炮廠負責人初亞斌、滕鳳良,蓋城鎮黨委書記葛成金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主管工業和蓋城鎮的蓋縣縣委副書記宋某被撤消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其他有關的責任人也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1979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979年9月7日,浙江溫州電化廠液氯鋼瓶,因在充裝液氯時沒有洗罐,罐內因殘留雜質,引起化學反應造成鋼瓶爆炸,炸毀倒塌房屋417m2,10t液氯擴散,波及735km。2km以內花草樹木一片枯黃,死亡59人,中毒入院779人,門診治療400人,臨時疏散人口8萬多,造成直接損失60多萬元,影響100多個企業生產。化工部、國家勞動總局就這起液氯鋼瓶爆炸事故先后發出通知,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80年結案并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4月25日,國務院批轉吉林市煤氣公司液化石油氣廠惡性爆炸火災事故報告。這次事故發生在1979年12月18日,由于一個400m3的2號球罐發生脆性斷裂,噴出大量液化石油氣,蔓延到200m處的苗圃,遇明火發生燃燒,在約600m2范圍內形成一片火海,一號球罐被火烘烤也發生爆炸,使整個罐區遭到摧毀,大火持續23h,死亡32人,傷54人,使一個600多萬元、投產僅2年的企業毀于一旦。造成這起惡性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球罐安裝組焊接質量不好,發生脆性斷裂。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6月21日,遼寧省阜新礦務局清河門煤礦發生一起瓦斯爆炸重大責任事故,死亡34人,重傷1人。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8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處理“渤海二號”事故的決定》。1979年11月25日,石油工業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二號”鉆井船由于嚴重違章指揮,在渤海灣內翻沉,船上作業職工有72人犧牲,直接經濟損失3700萬元,經國家經委、勞動總局、全國總工會以及天津市委、勞動局、檢察院、工會、公安局組成檢查組查明原因,國務院在聽取石油部及其他有關方面報告以后決定:
一、接受宋振明同志的請求,解除他石油部部長的職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
二、國務院主管石油工業的副總理康世恩同志,對這一事故沒有認真對待和及時處理,在國務院領導工作中負有直接責任,決定給予記大過處分。
三、國務院對“渤海二號”死難的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對他們的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決定》還指出:“渤海二號”事故,不僅是對石油部門的一個嚴重警告,也是對全國其他各部門和各企業事業單位的一個嚴重警告。安全生產是全國一切經濟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頭等大事。一切重大的責任事故,必須嚴肅處理,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不得姑息縱容。
9月2日,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判“渤海二號”事故直接責任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87條規定,判處:
犯瀆職罪的馬驥祥(海洋石油局局長)判處有期徒刑4年;王兆諸(海洋石油局副局長)有期徒刑3年;張德經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藺永志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1981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7月9日,成昆線尼日至烏斯河間的利子依達鐵路大橋被泥石流沖塌,正在通過的442次列車2臺機車、1輛行李車和1輛客車墜入大渡河內,造成130人失蹤和死亡,146人受傷,線路中斷15天。
1982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6月15日,國務院批示鐵道部《關于193次快車顛覆事故報告》。5月28日由濟南開往佳木斯的193次旅客快車,在沈山線錦州鐵路局興隆店車站,由于養路工違章作業,將起道機放在鋼軌內側后,擅離崗位,列車通過時,撞上起道機,使列車脫軌顛覆,造成3名旅客死亡和143名旅客、4名列車乘務人員受傷的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70余萬元。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受到了依法嚴懲,有關領導、責任者受到了嚴肅處理。
7月8日,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領導,防止企業繼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有些地方和部門安全生產情況不好,重大事故頻頻發生,266客機撞山,193次客車顛覆,038客輪撞沉等惡性事故,要求各級政府和經濟部門領導引起高度重視,采取5條緊急措施,迅速改變事故嚴重狀況。
7月17日,國家經委、公安部、勞動人事部、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關于福建省福鼎縣制藥廠發生惡性火災事故的通報》指出:藥廠于3月9日上午,在冰片車間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抽結晶槽內的汽油時產生靜電,引起火災,職工撲救約10min時,可燃氣體爆燃,車間到處一片火海,燒死65人,燒傷35人,燒毀廠房659m2以及原材料及全套生產設備,直接經濟損失為35萬元。《通報》中指出,工廠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工廠缺乏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廠房根本不符合甲級火險要求;企業管理薄弱,安全制度不嚴,工人不經專業安全培訓,不懂起碼的安全知識;不吸取歷史教訓,重蹈覆轍。該車間在1977年曾發生火災全部燒毀,新建擴建時仍未從根本上解決不安全隱患,以致造成嚴重后果。
1983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25日, 位于四川省會東縣大橋區境內的會東鉛鋅礦因3號洞18號藥室內照明電燈烤燃炸藥,發生一起炸藥爆炸事故。這起事故造成49人死亡,經過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分析和爆破專家模擬試驗,認為這次爆炸事故是一起重大的責任事故,組織管理工作混亂是引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施爆安全技術上的失誤所造成的。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9月3日向國務院上報了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國務院辦公廳于1984年12月31日批復:對這一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的人員的處理,請四川、云南兩省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依照有關規定,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后執行。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9月14日, 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的一架三叉戟飛機在桂林奇峰嶺軍民兩用機場滑行過程中,與一架空軍轟六飛機相撞, 旅客11人遇難。事故原因為:民航調度未按規定事先向軍方申請滑行,同時軍方轟六飛機違反滑行規定,處置不當,在已發現前方民航飛機的狀況下,以60km的時速高速滑行。對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提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84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5月14日,由山東濟寧開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三棵樹方向的117次旅客列車在深山線房家和大紅旗間,因為旅客吸煙引起列車火災,造成旅客死亡6人,傷22人,報廢客車2輛,中斷行車1h14min。對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提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85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處分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4月20日,山西太原市北郊小井峪花炮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84人死亡,60多人受傷,40間工房被毀。有關責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月21日,山東省菏澤市馬嶺崗棉廠發生特大火災,直接經濟損失2300多萬元。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處分,菏澤市主管安全的副市長受到撤職處分。
8月18日,哈爾濱松花江發生沉船事故,171人罹難,事故主要責任者被依法判處死刑。
1986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15日,武昌開往廣州247次旅客列車,運行在京廣線白石渡至坪石間,由于犯罪旅客在7號車廂實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傷11人,輕傷27人。
5月15日,陜西省銅川礦務局金華山礦發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2名礦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59萬元。這起重大責任事故的有關責任人礦長毛銀湖、瓦斯檢查員李長生等7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2月21日,鄭州市新密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重大責任事故罪,判處被告于水勤有期徒刑7年。于水勤于1986年2月未經主管部門審批,違法私自辦煤礦,違法開采,導致10月27日發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名礦工死亡。
1987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3月15日,哈爾濱亞麻廠發生麻塵爆炸火災事故。爆炸波及梳麻、前紡、細紗、準備4個車間,損壞廠房1.3萬多m2,機器設備遭到嚴重破壞。當班生產的477名職工中,傷亡235人,其中死亡58人,重傷65人,輕傷112人。這起重大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該廠廠長劉某、主管安全生產和通風除塵工作的副廠長王某等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撤銷職務的行政處分。
5月6日-6月2日,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這場森林大火是建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人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據統計,過火面積1.01萬km2,其中森林面積0.7萬km2。燒毀儲木場存材85萬m3;各種設備2488臺,其中汽車、拖拉機等大型設備617臺;橋涵67座,總長1340m;鐵路專用線92km;通信線路483km;輸變電線路284km;糧食325萬kg;房屋614萬m2其中民房40萬m2。受災群眾1萬807戶,5萬6092人,死亡193人,受傷226人。森林資源的損失以及撲火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停工停產的影響巨大。至于這場大火給周圍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更不是用金錢能夠計算出來的。
6月8日,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緊急通知》,強調要把安全生產指標作為考核企業的重要指標。并作出對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進行嚴肅處理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批準撤銷楊鐘的林業部部長職務,并強調全國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要堅決反對和糾正嚴重不負責任的做官當老爺的官僚主義和玩忽職守、違章作業的惡劣作風。不少部門和地方采取了落實措施。
9月14日凌晨4時,湖南省沅江縣建委一棟即將竣工的3層辦公樓突然坍塌,沉沒于近5m深的湖水之中,住在樓內的41名施工人員中40名死亡,1名重傷,直接經濟損失93萬元。事故的原因是:縣建委規劃設計室不具備建筑設計資格,硬行承攬設計任務,造成設計嚴重錯誤。開工時倉促上馬,處于“邊施工、邊設計”的混亂狀態。在施工中,又違反規定,采用包心砌法砌筑磚柱,降低了磚柱安全系數。對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提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88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18日,中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伊爾18-222號客機執行成都—重慶—北京—重慶航班任務,22時17分,飛機在重慶市龍鳳場新民村界內失事;機上旅客98人和機組10人全部遇難。調查組通過各方面調查確認: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GTJ-12TMO-1000起動發電機燒毀所致。這臺起動發電機自1986年以來,先后由民航一○三廠和西南航空公司維修廠兩家檢修過,至發生事故時共使用了1125h。按民航一○三廠1986年00-074技術規定,修理后的附件,除起動發電機保用時限仍定為500h外,其余均應保用1000h,并應填寫在附件履歷本內。但民航一○三廠于1986年6月19日大修后未向用戶——西南航空公司提供該起動發電機的500h保修時限。西南航空公司維修廠對該起動發電機也進行過3次檢修,經調查,西南航空公司維修廠在起動發電機的檢修方面,技術文件不全,工作卡(單)登記不認真,內場無檢驗人員,缺乏必要的檢測手段和有力的質量保證系統,因此是難以保證檢驗質量的。這起重大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依法受到相應的查處。
1月24日,80次旅客列車在貴昆線顛覆,造成88人死亡、62人重傷。該次列車基本全部報廢,造成中斷正線行車44h33min。對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提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3月24日,滬杭鐵路線上2列旅客列車正面相撞。南京開往杭州的311次旅客列車,運行到滬杭外環線匡巷車站,由于列車冒進信號,與正要進站的長沙開往上海的208次旅客列車發生正面沖突,造成旅客及路內職工死亡28人,重傷20人,輕傷79人,其中日本旅客死亡27人,重傷9人,輕傷28人。機車大破2輛,中破1輛,中斷行車23h。該事故是外籍旅客傷亡最多的一次嚴重事故,日本旅客除教師1人外,其余都是16歲以下的中學生。有關責任人司機周小牛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6個月、副司機劉國隆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國務院對以上有關事故進行了嚴肅處理,接受鐵道部部長丁關根辭職請求,給予民航局長胡逸洲記大過處分。國務院于6月4-7日在京召開了以鐵路安全為中心,包括交通、民航的全國交通安全工作會議。李鵬總理、鄒家華國務委員分別代表國務院到會作了重要講話。
4月2日,河南省鶴壁市郊區新集鄉九龍煤礦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12人遇難。這起重大責任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其中,礦安全科長李二福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月22日,上海高橋石化總公司煉油廠小梁山球罐區發生一起液化氣爆炸事故,這起因違章操作、安全管理混亂的重大責任事故造成25人遇難、17人燒傷。中國石化總公司就這起事故向國務院引咎自責、沉痛檢討;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1月23日凌晨1時,吉林省延吉市化肥廠因違反國家有關技術規范、企業安全生產操作規程不健全,而導致發生一起16名外單位來廠施工人員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這起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該廠違反衛生部、國家建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勞動總局聯合頒發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有關“產生有害物質的工業企業,在生產區內除值班室外,不得設置其他居住房屋”的規定。也違反了化工部1982年以來曾多次強調的關于“在有毒有害生產企業不得將生產用管線與生活用管線聯通,必須徹底分開”的規定。11月23日零時20分左右,延吉市化肥廠鍋爐給水泵發生故障,在緊急搶修中蒸汽壓力下降,同時變換氣中一氧化碳含量上升。當鍋爐系統發生故障,蒸汽壓力低于半水煤汽壓力時,變換工程入口的半水煤汽沿蒸汽管倒流入生活用蒸汽系統,因16名男工住宿的辦公室里的自制暖器有2處漏汽,室內還有一個地溝埋有一條蒸汽冷凝水回水管也漏汽,使一氧化碳含量高達27%的半水煤氣由暖器泄漏處漏入室內,因天氣冷,門窗緊閉,致使16名男工全部中毒死亡。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89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8月12日9時55分,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管道局勝利輸油公司黃島油庫老罐區5號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燒掉原油4萬多m3。在滅火搶險中19人犧牲,100多人負傷。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40萬元。黃島油庫特大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屬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對地雷擊產生感應火花而引爆油氣。對于這場特大火災事故,李鵬同志指示:“需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要實事求是,舉一反三,以這次事故作為改進油庫區安全生產的可以借鑒的反面教材。”
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員處理如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管道局局長呂某給予記大過處分;管道局所屬勝利輸油公司經理楚某給予記大過處分;管道局所屬勝利輸油公司安全監察科科長孫某給予警告處分;管道局所屬勝利輸油公司副經理、兼黃島油庫主任張某,對安全工作負有重要責任,考慮他在滅火搶險中,能奮不顧身,負傷后仍堅持指揮,積極組織恢復生產工作,可免予處分,但應作出深刻檢查。
8月15日,民航華東管理局江西省局1架安—24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時,由于1臺發動機突然停止運轉,飛機沖出跑道,掉入河中,造成34人死亡。對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提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90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24日,在安徽省安慶港區江面生成局部濃霧,能見度極差,“大慶407”油輪與安徽省池州行署東至縣所屬大渡口區楊橋鄉楊套村集體經營的“東至掛114”客渡輪相撞,造成80人死亡、32人失蹤、“東至掛114”客渡輪沉沒的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東至掛114”客渡輪額定載客100人,實際載客150人,嚴重超載。客貨安排不當,擋住了駕駛員視線。橫渡過江中由無駕駛執照的人員違章駕駛船舶,第一次遇霧沒有按規定采取靠岸停航的安全措施,而繼續冒險橫渡。加之“大慶407”油輪在能見度不良的條件下,未按規定連續使用雷達觀測,因而未能發現“東至掛114”客渡輪;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在港區內未采取安全航速,特別是接近2號紅浮時,霧漸濃,不應使用前進三的航速,未能采取有效的緊急避碰措施。這次特大水上交通事故的發生,雖然客觀上與當時突然遇到的濃霧有極其重要的直接關系,但主觀上兩條船都負有重要責任。交通部和安徽省政府依照所屬系統,對“1·24”特大水上交通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員,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了處理。
1月25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鐵邁煤礦發生透水事故,造成15人死亡。經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嚴重的責任事故,該煤礦技術管理混亂,人員素質差,上級管理部門對該煤礦存在的隱患問題未予以制止,領導干部玩忽職守,最終導致這起事故發生。這起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2月16日,大連重型機器廠計量處四樓會議室屋蓋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傷,133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經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特大責任事故。大連重型機器廠基建處設計室主任婁某、大連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七工區工長王某、大連重型機器廠基建處長劉某分別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大連重型機器廠基建處測量員閻某、大連重型機器廠主管基建的副總工程師殷某、大連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七工區技術副主任婁某等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相應的行政處分。
3月12日,甘肅酒泉鋼鐵公司1號煉鐵高爐發生崩塌事故,造成19人死亡,10人受傷。這起重大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為了深刻吸取教訓,對酒鋼公司有關人員給予如下處分:公司經理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負有全面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公司第一副經理在事故發生時,主持公司全面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分管設備的副經理在事故發生時,代管生產安全,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煉鐵廠廠長對高爐維護操作負有管理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5月8日,雞西礦務局小恒山礦斜井皮帶運輸機著火,造成了80人死亡,23人受傷的特大事故。國務委員、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鄒家華等國家領導人趕赴現場,指導事故處理工作。經查,這是一起特大責任事故。雞西礦務局局長陳某,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對發生的這起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雞西礦務局主管基本建設的副局長劉某,在主持皮帶井移交生產時,安全工程沒有同步完成,對建井場地安全管理混亂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小恒山礦副礦長欒某,任礦總工程師期間在編報《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沒有提出預防皮帶井火災措施,對發生這起事故負有技術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建井處處長李某是該處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對小恒山改、擴建工程安全管理混亂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建井處副處長趙某、建井處副處長邱某及其他有關責任人,也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國法查處。
1991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處分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2月9日,遼寧省遼陽市國營慶陽化工廠二分廠一工段硝化工房發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17人,重傷13人,輕傷98人;直接經濟損失約2266.6萬元。經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這起特大爆炸事故是一起在本質安全條件很差情況下的責任事故。1991年8月5日,遼寧省人民政府發文對“2·9”事故批復結案。有關責任人處理如下:二分廠一工段硝化工組操作工牛某、當班班長張某,在這起事故中應負主要責任,給予開除廠籍,由司法機關依法調查處理。二分廠廠長劉某對這起事故應負主要領導責任,給予撤職處分。慶陽化工廠分別主管生產、安全的副廠長李某、廠長金某,對這起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該起事故其他責任者,由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處理。
4月21日,山西省洪洞縣三交河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煤塵爆炸事故,148人遇難。這是一起嚴重的責任事故,與事故有關的地、市一級政府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人被撤職。該礦的主要領導人被拘捕法辦。
5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田邊管理區盆嶺村個體戶(掛名集體)王某一、王某二兩對夫婦辦的興業制衣廠(來料加工企業),發生特大火災,全廠付之一炬,造成72人死亡,4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00萬元。1991年11月6日,廣東省東莞市人民法院開庭公開審理了此案。1991年11月22日,東莞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判處王某一重大責任事故罪有期徒刑3年,判處王某二重大責任事故罪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石排鎮政府主管工業和安全生產的副鎮長黃某,疏于管理,不能嚴格貫徹執行各項法規規定,對安全生產缺乏檢查督促,對事故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9月2日,江西省貴溪縣農藥廠租用本縣個體戶一輛“日野”牌貨車,車廂上裝載一臥式槽罐(臨時性固定),內裝2.4t一甲胺,從上海返回貴溪。9月3日凌晨3時左右,汽車行經上饒縣沙溪鎮時,押車的鄭某因其父母家住該鎮,便違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有關規定,要司機將汽車開進人口稠密的沙溪鎮新生街。致使罐體上部液相管閥門與左邊伸進馬路1.2m、粗85mm、離地面高2.3m的桑樹杈相撞,導致閥門下部接管部位折斷。頓時,大量劇毒的一甲胺液體迅速汽化,并由斷口處噴出。致使周圍23萬m2范圍內的居民和行人中毒, 造成595人中毒,其中死亡37人。此外,現場附近牛、豬、雞、鴨等畜禽和魚類大批死亡,樹木和農作物枯萎,環境被嚴重污染,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根據事故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違章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責任事故。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10月12日向國務院行文報告事故調查及結案情況。駕駛員謝某在這起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給予黨紀處分。采購員(押車員)鄭某,擅自指使司機將車開進沙溪鎮,違反了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并造成特大事故,受到開除廠籍處分。供銷科副科長朱某沒有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職責,違反了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受到開除廠籍處分。貴溪農藥廠廠長徐某主持全面工作,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受到撤職處分。廠長助理陳某協助廠長負責全面工作,按照上述有關規定,給予降職、降級處分。以上責任人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月30日,貴州省福泉縣發生3輛汽車相撞事故,死亡59人。這起重大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
1992年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1月18日14時42分左右,交通部上海海運管理局“大慶62號”油輪在長江上海寶山水道石洞口電廠上游江面,發生因違章電焊引起油輪爆炸起火的特大事故。有4名船員失蹤,4名船員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輪機長嚴某違章電焊所致,但也暴露出該輪在船舶安全管理、船員安全意識和防火防爆知識的培訓教育以及船舶設備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鑒于“大慶62號”油輪輪機長嚴某違章電焊導致發生特大火災事故,后果嚴重,司法機關對其依法予以處理。有關責任者均由交通部、上海海運管理局依法分別予以嚴肅處理。
3月20日,山西省呂梁地區孝義市兌鎮鎮偏城煤礦新井、偏店煤礦二坑井下發生爆炸,造成65人死亡,31人受傷。經查,“3·20”爆炸是一起為爭搶國家煤炭資源的破壞性爆炸而引起煤塵參與爆炸的重大事件。雖然這是一起破壞性事件,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它的發生與有關領導的責任是分不開的。對這一事件責任者的處理如下:李某,偏城礦新井口一班代班長,事件當班坑口值班員,是破壞爆炸的骨干,對事件負直接責任。事件發生后,不組織工人下井搶救,對事件擴大傷亡負直接責任。由檢察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張某,偏城礦新井坑口主任。無視國家有關法規,違章私開國家煤炭資源。是組織破壞爆炸的主要成員,對事件負直接責任。事件發生后,違章指揮工人下井搶救,對事件擴大傷亡負直接責任。由檢察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他有關的責任人也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國法查處。
6月13日11時40分,陜西省綏德縣棗林坪鄉的黃河水域,一艘滿載過河群眾的船發生沉船事故,船上91名乘船人員全部溺水,其中42人生還,10人死亡,39人下落不明。經查,嚴重超載是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該船最大載客量為25人,實際載客91人。駕船者無證操作,不懂操船技術,毫無應變能力,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沿河兩岸雙方鄉政府對渡口安全管理不嚴和缺乏管理,也是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6·13”船舶沉沒是一起人為因素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該重大責任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均分別依法受到查處。
7月7日,深圳市寶安縣塘尾村百星制衣廠(臺資企業)發生一起特大火災事故,造成16人死亡,23人受傷。經查,該廠消防管理混亂,廠負責人安全意識淡漠。該重大責任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分別依法受到查處。
7月31日,中國通用航空公司雅克42型B2755號飛機執行南京—廈門航班任務,在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滑跑過程中,飛機沖出跑道不幸失事。機上126人,其中107人遇難,19人受傷。經查,本次事故屬機組違章操作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導致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機組未把飛機全動式平尾調整到與飛機重心相適應的角度起飛,致使飛機始終未能離開地面。根本原因是機組未嚴格按照該機型《飛機操作指南》進行操作。有關的責任人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國法查處。
8月11日,北京聯合航空旅游公司米八7802號直升機執行八達嶺長城旅游飛行時,撞山失事。機組5人,旅客19名,除1名乘務員和8名旅客幸存外,其余15人全部遇難。發生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機組違反了飛行規則中關于目視飛行的規定,飛入云中,低于安全高度,致使直升機撞山失事。這次事故的發生,雖然直接原因是該機組違反目視飛行規定造成的,但也暴露了北京聯合航空旅游公司安全思想不牢、管理不善、標準不高、把關不嚴的問題。有關的責任人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國法查處。
10月8日,武漢航空公司伊爾14型B4211號飛機執行蘭州至西安旅游包機任務。由于飛行中左發動機停車,飛機維持不住高度,15時31分在甘肅省定西縣白碌鄉迫降時失事。機上35人中有14人遇難、9人重傷、12人輕傷,飛機報廢。經查,本次事故是屬于機務維修和經營管理等問題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有關的責任人分別受到相應的黨紀國法查處。
11月24日,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從廣州飛往桂林的途中,在桂林陽朔附近上空失事撞山爆炸,機上乘客133人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經查,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飛機在下降過程中,出現右發動機油門不能隨動,導致左、右發動機推力不平衡,飛機向右滾轉時,機組沒有及時發現和采取措施,后又處置錯誤,以致撞山失事。從11月20日起,該機右發動機自動油門反應遲緩,雖經檢修,但未能徹底排除,飛行中又重復出現,最終導致這一空難事故的發生。這一事故的主要責任者均分別受到黨紀國法查處。(未完待續)
編輯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