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云
2008年9月份的問責風暴讓許多官員丟官免職,有效地震懾了失職瀆職的官員,安撫了死難者家屬,平息了公眾的憤怒,讓官員為自己的失職承擔代價。風暴過后,留給我們的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值得思考的問題
1.為什么非法違法生產現象屢禁不止
9月份問責的9起事故中,有5起是非法生產、違法生產導致的。如:山西襄汾縣新塔礦業公司“9·8”特別重大潰壩事故,該公司的許可證已經被吊銷了,而且違規建庫,非法排尾,最后導致了潰壩,是非法違法生產的典型。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到2008年10月份,在煤礦企業發生的25起重特大事故中,有一半左右是非法違法生產造成的。近幾年,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打擊非法違法生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關停取締了一批非法違法生產企業。但是,為什么仍有部分企業敢于頂風而上,明目張膽地從事非法違法的生產經營活動?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2.為什么“三違”現象層出不窮
從這幾起事故來看,幾乎都是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有章不行,違章作業,執行制度不認真,最后釀成大禍。如山東膠濟鐵路“4·28”特別重大交通事故,由于司機沒有執行列車嘹望制度,也沒有采取有效減速措施;車站值班員接到了有關減速的命令,卻沒有提前通知列車司機;鐵路調度員漏發限速命令等等,這一系列的違章操作,造成了悲劇的發生。時隔不到半年,10月13日在該鐵路線上列車再次出現超速,上任不到半年的正、副局長也因此被雙雙免職。同一鐵路線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違章現象,令人深思。
3.為什么有關部門會監管不力,工作不到位
有關部門發現了企業的非法違規生產行為后,沒有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甚至對非法違法行為熟視無睹,任企業和不法業主肆意妄為,直至發生事故。出現這樣的問題,是監管部門不敢管,還是不愿管、不想管,這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思考。
4.為什么會出現官商勾結、瞞報事故現象
在發生的事故中,有不少存在著腐敗現象,一些地方官員官商勾結,結成利益共同體,充當非法企業、非法礦主的保護傘,甚至參與了事故瞞報,致使非法業主有恃無恐、鋌而走險,出現這樣的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反思。
問題產生的原因
從近期發生的事故中可以看到,既有企業的原因,也有政府監管的原因。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造成了企業“三違”和非法違法生產
一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意識淡薄,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重生產、重效益,輕安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設施不及時更新,安全機構不健全,安全管理混亂,安全生產“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企業制度執行不嚴,有章不循,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三是平時安全教育培訓抓得不夠。在利益驅動下,過去在企業行之有效的“三級教育”“四新教育”、安全班會教育,現在在企業已很難見到,多數企業沒有對職工進行較為系統的安全培訓就讓職工匆匆上崗,為企業的違章違規生產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間。四是僥幸心理作怪。總認為以前這樣干沒有出事,以后也不會出事。在這種僥幸麻痹的思想支配下,“三違”現象屢屢發生,最終釀成大禍。
2.地方保護主義作祟,導致了企業非法違法生產
由于很多地方考察地方官員的政績主要看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導致某些地方領導從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出發,不顧安全,對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縱容和包庇了企業的非法和違法行為。這些所謂的“保護”措施一方面助長了企業非法違法氣焰,使一些非法違法企業有恃無恐、不講安全、盲目蠻干。另一方面導致了安全生產監管困難,使有關部門無法進行正常的監督檢查。
3.監管部門工作不實,執法監督的力度不夠
有的安監部門到企業只是走過場,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對問題視而不見,或對發現的問題輕描淡寫,沒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執法。從監管部門職責上,沒有認真履行職責,這也是導致監管部門監管不力的原因之一。
4.目前的監管體制不利于安全生產執法工作
目前的監管體制一是政出多門,形不成合力。目前的安全生產工作由多個部門各負其責,沒有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推諉扯皮和責任上的不明確。二是制約太多,束縛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大部分安監局局長(貪污腐敗的除外),都想讓企業整改隱患,做到安全生產。但是,有的企業背后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背景、后臺。得罪了這些背景、后臺中無論哪一個,都會撼動安監局長的位子。這就制約了安監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工作不到位。
5.利益驅動,造成官商勾結和官員腐敗
某些官員收受了企業的賄賂,與某些非法違法企業沆瀣一氣,利用職權充當他們的保護傘,為他們的非法違法生產大開綠燈,縱容和庇護他們的非法違法行為。一旦這些非法違法企業和業主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他們又無視法律的存在,幫助企業瞞報事故,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有的腐敗官員利用職權,借政府“保護”為名,阻止安全監管部門進企業檢查,為安全生產執法設置障礙,造成了安全監管部門不能正常開展工作,為企業事故發生埋下了隱患。這也是安全生產監管不力的另一重要原因。
6.怕丟官罷官瞞報事故
某些官員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不擇手段隱瞞實情,將死亡人數通過特殊處理降下來,使得重大事故變得不那么重大,甚至將事故直接隱瞞下來,以此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同時,由于問責機制的不健全,也容易造成事故的瞞報。
對策措施
1.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搞好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在于落實好第一責任人職責。企業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企業的法人代表必須切實依法履行好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擺正企業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管理,做到機構、人員、資金、培訓、管理“五落實”,對重點部位、重點設備、重點區域要建立嚴格規章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排查事故隱患,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2.實施黨管安全,黨政共管
安全生產不僅是政府的事情,更應該是黨委的事情,要實行黨管安全制度,雖然法律上不能規定黨委書記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但是應制定有關文件明確規定黨委書記在安全生產上的責任,明確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主要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內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3.加強安監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
強化安全監管力度,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用安全發展觀武裝安監人員的頭腦,要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黨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理論素養、思想境界和政策水平,增強做好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加強業務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監察人員的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務培訓、知識更新培訓等制度,加強安全監察人員的法律法規、專業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安監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執法水平。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安全生產工作做得如何,必須有一套科學的規章制度作保障,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職責明確,工作有序。四是加強作風建設。弘揚勤勉敬業、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好作風,要強化效率意識、責任意識。五是加強廉政建設。通過制度使安監人員做到公正廉潔,履行職責,執法為民,樹立安全監察人員的良好形象。
4.理順監管體制,打破地方保護
對目前的安全監管資源,將具有安全監管監察職能屬性的行政管理資源整合起來,實行省、市、縣、鄉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垂直管理,形成大安全格局。
5.建立問責制制度,完善問責制度
要建立健全問責制度,使行政問責更加事實求是、科學、合理、合法,讓受責者口服心服。
編輯玫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