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很多青少年聊過天,他們最怕聽到父母把他們當成“耽誤父母人生的代罪羔羊”。有些父母常會心直口快地說:“都是因為你們,不然我早就……”好像小孩殺了他的人生與時間。孩子們真是“擔當不起”啊。
真的是這樣嗎?然而,這世界上還是不乏工作忙碌又受到小孩敬愛、讓小孩也能體諒到“你這么忙,我也應該要幫點忙”的父母。
真正的兇手應該是我們自己。我們沒有學會管理時間。時間管理不好,情緒自然就不佳。
沒有耐心仔細剖析人生問題的人,只想找渠道發泄。這樣的人,做不好時間管理,也做不好情緒管理。找個可詛咒的原因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覺得事事都錯不在我,那么,人生也沒有再進步的可能。
父母應該嘗試的是,怎樣讓自己做事更有效率,至少不要每天都加班。他們也應該對自己的休閑生活進行一下時間管理,他們的做人處事態度也可能有問題,再怎么忙,也不可能連一頓飯都無法陪孩子吃。這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心意不足、原則沒有拿捏好。
時間不夠,可以想辦法籌足;心意不足,恐怕就需要一番大徹大悟,并不只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世界上最大的折磨,叫做“壯志消磨”。這樣的工作會慢慢殺死時間、殺死你的能力,可能還會腐化你的心。
這樣的人,在某些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官僚機構非常十分常見。
我把“壯志消磨”列為時間劊子手的第一名,因為它不只殺死時間,還會慢慢殺死一個人的能力,讓一個人到老一事無成。
我曾經在一家很大的半公立機關——現在已經倒掉的媒體——呆了五年。每一次我跟朋友們說起,我曾在這家機構任職這么久,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看起來完全不像啊。你好像跟那家機構格格不入。”
沒錯,我真的與它格格不入,可是,這個工作讓我學到的東西實在多。
負面教材常是最好的教材。
為什么我會在那里呆這么久呢?因為我心存感激。找到那個工作之前,我失業了三個月,那對我而言真是一段最難度過的時光,沒有錢,前途茫茫,居無定所,連家都不敢回。剛好碰上過年,我的年夜飯就是一個人邊吃麥當勞邊看小說度過的。
我是個從小很愛面子的家伙。知道回家的下場,應該就是被家人親友大笑一頓:“你不是從小就很會念書嗎?不是國立大學畢業的嗎?我們家族里學歷最高的就是你,看吧,書念得那么好有什么用,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我知道,我純樸的鄉親與家人一定會有人天天叫我去考律師或法官,或者非常熱心地幫我相親,希望我趕快找一張長期飯票。
我知道,自尊心太強一直是我的致命傷。當然,它有時也會幫大忙。
在我載浮載沉之際,我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工作職位是“旅游版主編”。這個工作算是我相當喜歡的。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代表我不必因為沒錢吃飯而向任何人伸手。有工作,我才能夠在臺北這個大都會生存。
女人當無業游民的壓力,并沒有男人來得大,但也夠讓我受不了的。
雖然它是一家報紙銷售量快速凋零的公司,但這卻是我喜歡的工作。我歡天喜地地上班了。
其實,世界上有兩種工作會讓一個上班族壓力很大:
一是,這個工作需要的能力遠超過你的能力;
二是,你的能力遠超過這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前者會讓一個人喘不過氣,后者會讓一個人不斷嘆氣。
(摘自《時間管理幸福學》,吳淡如,化學工業出版社,定價:2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