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南
辣椒起源于巴西南部至玻利維亞地區,是一種古老的栽培作物,甚至比玉米、土豆、西紅柿等更早“登”上人類的餐桌。然而,辣椒最開始到底是如何在美洲人的食譜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迄今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在遠古時代,辣味實在沒辦法跟生存需要扯上太多的關系。首先,辣椒并非很能適應惡劣環境的植物;再者沒別的東西可吃而不得不吃辣椒以充饑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雖然現代科學告訴我們辣椒中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但在當時,如此深奧的“營養學”顯然還不是必修功課。
那么辣椒究竟是如何引誘人類“饞嘴”的呢?最有意思的說法是:一個熱戀中的美洲小伙跟女友在野外勞作,由于擋不住紅辣椒的誘惑,鋌而走險生吃了一個。結果可想而知,小伙子馬上被一種奇怪而又劇烈的痛苦所折磨。女友為了幫他解毒,情急之下“吻”了他,也被傳染了。最后沒辦法,他們只好找水漱口,以便清洗掉“毒液”。誰知清洗過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嘴里只留下微微辣味時,兩人都體驗到了一種別樣的感覺,一點點的刺激,一點點的舒暢,用歌里的話來說就是,“感覺像在飛”。至此,辣味開始撬開人類的“味覺大餐”,并一發不可收拾地流行開來。
這樣的情節,大抵還是虛構的成分居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辣椒征服人類絕對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畢竟辣椒的口感跟一些有劇毒的植物太過相似,人類敬而遠之一點也不意外。
人們對辣椒的偏好,無非緣于“嗜辣”。辣才是辣椒真正的精髓,辣椒能夠完成自己的征服之旅,成為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餐桌上的常客,靠的也是辣。常吃辣椒的人,不僅喜歡辣椒的辣味,而且對它懷有一種特殊的渴望和依賴。美國宇航員威廉·雷諾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到天上去”都得帶上辣椒,不然就會食欲全無?,F在,辣醬油早已是美國宇航員行囊中的必備之物。
中國人“嗜辣”,印度人也不遜色,他們對食物的香味可以滿不在乎,對辣味卻十分挑剔。更狠的是泰國人,據說他們每天人均吃掉的辣椒是世界之最,連喝的湯都是“液體火焰”。在歐洲,除了匈牙利,辣椒倒不是很流行,可這全是讓哥倫布給害的。哥倫布把辣椒從美洲帶回去之后,為了證明他所發現的新大陸是亞洲,別有用心地給辣椒取了個與胡椒頗為相似的名字。在當時,胡椒的價格比黃金還貴,是很多歐洲貴族的“搶購品”,而辣椒這種“冒牌貨”自然讓人所不齒,于是被刻意冷落,直到今天也沒能抬起頭來。
雖然人類“食辣”源頭至今仍舊是一個謎,但“嗜辣”的原因卻已經真相大白。很多人覺得放了辣椒的食物吃起來更香,這并不是辣椒本身賦予的味覺體驗,而是辣椒里的辣椒素刺激了口腔內的味覺細胞,從而讓它們對食物的香味更加敏感。這就是所謂的“開胃”。另外,由于人體具有自己免受外來化學物質傷害的本能,當大腦感知到辣椒素的“侵害”后,便會自動啟動自衛程序,釋放出一種名叫內啡呔的祛痛劑。也就是說,我們吃進去的辣椒越多,產生的刺激越強烈,體內的內啡呔便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從而制造出令人陶醉的感覺,或者說是快感。
內啡呔是什么東西?乍一聽,像是毒品名字。其實,不只是名字像,這種廣泛存在于人體內的激素物質與毒品嗎啡的分子結構還真是十分相似,因此又稱為“腦子內嗎啡”。內啡呔是人體自生的一種成癮物質,它正是讓人吃辣椒上癮的幕后推手。內啡呔最原始的功能是參與疼痛的調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副作用”,比如說讓人情緒高漲等。想要大腦“調動”內啡呔的釋放,不一定非要猛吃辣椒,吃菠菜、跑步、聽音樂,或者在洗澡的時候大聲歌唱,都可以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