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林 劉光全 閆青海
“修武縣是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示范區的重點縣之一,也是公認的豫北糧倉。在糧食生產工作中。修武縣時刻在尋求突破。”修武縣農業局局長楊法誼如是說。
輝煌的一頁
“今年我承包的近2000畝地都實現了顆粒歸倉,其中1600畝地產量都比去年好。”修武縣五里源鄉臥龍崗村種糧大戶呼福安談起今年的小麥收成時,一臉燦爛。
呼福安只是修武縣農業的一個縮影。
周莊鄉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達到622.6公斤,超額實現了農業部確定的高產創建目標,為修武縣糧食“百畝超高產攻關田、千畝示范方、萬畝示范片”高產創建活動再添新的一頁。
豐收的季節
修武縣是一個以小麥、玉米等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縣,全縣耕地面積36萬畝,常年糧食播種面積55萬畝,占農作物總播面積的78.6%。
曾經,修武縣糧食單產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這讓修武縣的主政者開始了深思。
為了進一步提高小麥生產水平,保證糧食總產的穩定增加,確保糧食安全,從2007年開始,修武縣就把提高糧食單產作為發展糧食生產的主攻目標,組織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以農業科技入戶、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實施為載體,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組織小麥、玉米高產競賽活動,在全縣建立小麥玉米萬畝科技示范片、千畝豐產示范方、百畝高產攻關田和小面積超高產攻關點,培植高產示范戶,推廣高產集成配套技術。
通過抓品種、抓技術、抓管理服務,該縣糧食單產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2008年,全縣夏糧單產達516.6公斤,較上年的501.6公斤增15公斤。秋糧平均畝產479.7公斤,較去年的454.4公斤增25.3公斤,秋糧中的玉米單產531.5公斤,較上年的504.6公斤增26.9公斤。
郇封鎮建立的萬畝小麥科技豐產示范片單產達611公斤,其中在郇封鎮小文案村建立的130畝超高產攻關田單產突破700公斤,達718.2公斤,較同等大田畝產高出150公斤。玉米百畝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達到865.8公斤,其中16畝超高產攻關田,畝產達901.8公斤,創全省乃至全國小麥、玉米攻關田單產新高。在同一地塊,夏秋兩季平均畝產達到1619.8公斤,率先在全省實現了超高產攻關田年畝產噸半糧的目標。
今年,修武縣周莊鄉和郇封鎮的兩個萬畝連片豐產方平均畝產分別達到622公斤和606公斤,再次超過了農業部規定的小麥萬畝方單產600公斤的產量指標,受到農業部的獎勵;其中的百畝小麥超高產攻關田和15.6畝小麥超高產攻關點平均單產再創新高,分別達到722公斤和732.2公斤,處全省領先水平。
在今年秋季繼續開展的玉米高產創建活動中,修武縣制訂了《2009年玉米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在周莊鄉建立1個玉米萬畝示范片,目標單產800公斤以上;在郇封、小營等鄉鎮建立5個千畝玉米示范方,目標單產850公斤以上;在郇封等鄉鎮建立5個超高產攻關田,目標單產900公斤。
在修武縣8月的原野上,長勢良好的玉米正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季節的來臨。
高產的秘訣
修武縣是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示范區的重點縣之一,也是公認的豫北糧倉。在糧食生產工作中,修武縣時刻在尋求突破。
據修武縣農業局相關技術人員說,第一關是品種選用。
糧食創高產,品種是關鍵。修武縣把選用推廣高產優質良種當做頭等大事,擺到首要位置,專門聘請有關專家,成立了品種應用研究小組,結合本地實際,抓好小麥、玉米高產品種選定工作,科技豐產示范方良種推廣率達100%;示范方小麥選用具有抗凍、抗病、抗倒、高產以及品質優勢的百農矮抗58新品系高產優良品種為主導品種,搭配豫農949、豫麥49-198高產優良品種,超高產攻關田全部選用綜合抗性好的百農矮抗58新品系。玉米示范方和攻關田主要選用浚單20、隆玉5號、陜單972等。高產優良品種的正確選用,為實現糧食高產創建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相關材料中,記者看到修武縣打好保障基礎后的第二步行動——強化高產綜合集成配套技術應用。
修武縣圍繞示范方和超高產攻關田預定產量目標,按照高產栽培配套技術規程,在萬畝科技豐產示范方實行了統一供應良種、統一土壤處理、統一整地標準、統一配方施肥、統一藥劑拌種、統一機播的“六統一”的糧食高產管理模式、高產栽培。播種時施足底肥。小麥在增施粗肥的基礎上,配合秸稈直接還田,畝施土壤改良增肥劑15公斤,加快還田秸稈的腐熟,增加調節了土壤養分,同時,每畝施入沼渣沼液1立方米和有機——無機生態肥50公斤,使土壤養分協調平衡,玉米播種前普施沼肥,不僅滿足了苗期生長的需要,也為中后期生長奠定了肥力基礎。
小麥播種前全部澆塌墑水,運用精量機播技術,于10月6日~8日下種,保證適時足墑,提高了麥播質量。玉米落實早播措施,在6月5日前播種結束,合理密植,每畝達4000株以上。
“在整個糧食生產過程中,合理應用高產栽培新技術,以增施有機肥為基礎,示范應用有機——無機生態肥,推廣配方施肥、超常量使用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化控防倒,合理促控、氮肥后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隔行去雄等先進實用技術。組織專門技術人員,對示范方及時進行技術指導,確保各項高產栽培技術措施落實到位。”修武縣農業局局長楊法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記者了解,修武縣在管理服務層面可謂是面面俱到。
修武縣農業部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與所在鄉村結合,督促示范方群眾對小麥玉米生長過程進行全程精細化管理。播種前通過報紙、電視和廣播等新聞媒體,在全縣大張旗鼓地宣傳開展糧食高產競賽活動,并以精播機、彌霧機等現代農機具為獎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高產競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縣農業局免費為示范方和核心攻關田提供高質量的農藥和磷酸二氫鉀;借助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實施,在小麥、玉米生長的各個環節,積極開展技術服務,有針對性地印制小麥、玉米生產技術手冊和明白卡發放到農戶,指導農戶科學管理,在示范方內培養樹立了100個小麥高產示范戶,為小麥創高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借助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及時向農民傳授科學施肥知識,使秸稈還田、深耕細耙、增施粗肥和“穩氮、增磷、補鉀、添微”的施肥原則以及測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新觀念、新技術深入人心,在示范區得到大面積推廣,保證了糧食創高產目標的實現,有效促進了糧食大幅度增產。
8月12日,記者走過正煥發著生機的碧綠田疇,不久后的收獲景象似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