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瑩瑩 王寶劍
生活處處有哲學,大自然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也蘊涵著許多哲學道理,對自然的正確認識以及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身也是哲學的重要內容。
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對地理思想方法的熟練掌握,也有利于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更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世界觀。
一、把握地理事物的對立統一性
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這是因為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及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是貫穿其它規律的中心線索。地理的區域性特點決定了地理事物布局的紛繁復雜,而在雜亂無章的事物的分布中仍然有著明顯的規律可循。地理事物中存在著大量的對立面,如晝與夜、海與陸、南北與東西、寒流與暖流、高山與平原、冷鋒與暖鋒、向斜與背斜、天與地等知識。通過對立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可以拓寬教學的思路,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事物的另一面;對地理事物之間的比較,能使學生對地理事物有更明了的把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喚醒對地理知識的求知欲,使其具備辯證的地理視野。如北半球大陸的等溫線向北凸出時,南半球的大陸等溫線向什么方向凸出,南半球的海洋等溫線又向什么方向凸出,為什么?在熱力環流教學中,提出問題:某地近地面氣溫高,導致氣壓低,那么該地的高空是高壓還是低壓、氣溫與同海拔高度高空比較是高還是低?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南回歸線會出現什么情況,南北極圈又會出現什么不同?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最終得出普遍的規律。
二、把握地理事物的整體性
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處在普遍的聯系中,一些看似無關的事物,可以通過一定的條件聯系起來。如把音樂引入到地理教學中,可以作為背景音樂,也可以作為問題情景來引出教學內容,這樣就會使教學多了一種音樂情景記憶,從而加強教學的有效性。從空間聯系來看,北歐的酸雨是通過西風帶從西歐帶來的,日本、韓國的沙塵暴天氣多起源于中國和中亞。從時間聯系來看,造成亞非拉地區貧困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歷史時期帝國主義的殖民和掠奪。南極地區有煤、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上有魚化石,都是曾經的地質時期,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形成的。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常常會產生“別有洞天”之感。辯證思考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非此即彼與亦此亦彼、復雜成因與單一成因、突變論與漸變論、共性與個性、開放體系與封閉體系、均一性與非均一性、靜態與動態。事物具有兩面性,如利弊,所以要運用二分法來分析問題。從綜合角度可以產生“整體大于其部分之和”之效,有些事物或觀點之間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如有學者把成礦的兩種觀點,即漸變說和突變說進行整合,以此完善了成礦說,對地質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目前,有關地震的成因也有兩派對立的觀點,一派認為是天體引力起主導作用,還有一派認為是地球內力起主導作用,而有一位教授提出是兩種作用的結合,從而開創了一個研究地震預報的新時代。用兩者結合的思路和方法來進行地震預報,可以大大提高預報的準確性和精確性。教學中對諸如沙塵暴、全球變暖、人口增多、科技進步等問題也可以從利與弊、正與反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從綜合角度也表明,對地理知識的教學和復習都要把握整體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使學生理清地理的知識脈絡,在教學中切忌讓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三、正確認識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
宇宙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成分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大的整體里面又可以分出許多小的整體和系統,如一片草地、一座山脈、整個大陸、海洋等,這也是產生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哲學基礎。如果把杭州城市當作一個系統,就會發現杭州的地理位置、氣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相互聯系和制約。杭州的人文環境如農業和工業、風俗民情、旅游、交通、政策、人口、科技等要素也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而自然要素和社會人文要素之間關系同樣密切。在這樣一個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人類就應該從系統的角度出發來制定政策、發展經濟,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系統論是現代地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系統分析可以從多個維度來進行,如從時間關系來看,過去曾經作為宋都城的全國第一大城市杭州,目前是浙江省省會,全國特大城市,那么未來的杭州呢?從空間位置來看,杭州在中國地圖上只是作為一個點,通過河流、公路、鐵路和航空不斷與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在浙江省地圖上杭州就是一個面,許多地理事物能夠看得更加清楚;從杭州地圖來看,這是一個需要進行城市規劃的微觀地域。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杭州的認識和評價也存在著差異。這種系統的觀點為高三的專題復習提供了廣闊的思想舞臺。
四、用發展觀看待地理事物的變化
教師應結合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能用實踐與認識、對立與統一、運動與變化等辯證法思想探究地理問題,使學習過程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激發學習積極性,樹立學好地理的信心。地理事物并不是靜止不變的,任何地理事物與現象在與其它地理事物與現象聯系的同時,都在相互影響并時刻不停地發生變化,海陸變遷、滄海桑田、氣候交替、潮漲潮落、生物的進化等,正是由于地理事物的變化才造成了今天多彩的世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從最初的崇拜自然到彷徨不定,在經歷了人定勝天的浮躁后,人類終于找到了一條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路。教會學生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地理事物,能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偉大和自然的神奇,使學生更加珍視現在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