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法: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四個:
(一)必須是進行地面施工活動。地面施工是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不包括空中施工,也不包括純粹的地下施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進行地面施工才是此處所指的地面施工。因為這些場所是人們經常聚集、活動和通行的地方,施工人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方能避免有關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二)施工人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如果施工人已經設置了明顯的標志或者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因受害人自己的過失造成損害的,施工人不負責任。施工人設置的標志或采取的措施必須達到足以防止事故發生的程度。(三)造成他人的損害。(四)損害和施工人的行為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受害人的損害必須是因施工人設置標志不明顯或沒有設置標志,或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造成的。
張某在駕駛摩托車過程中,因碰到堆放在路邊的一堆石子而發生交通事故,本案系地面施工損害賠償糾紛。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對該路面在施工期間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即實行過錯推定原則。大發公司承建了該路段的改建工程,在工程未完工和驗收的情況下,施工單位作為管理者,在施工期間應對在該路段上通過的行人及車輛等設施承擔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包括設置明顯標志、采取安全措施等。由此推定大發公司對該交通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應承擔民事責任。(文:王念一 圖: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