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耳、千里眼的傳奇流傳了一輩又一輩,牛郎織女、后羿嫦娥的故事孳乳了一代又一代,這正是從五千年燦爛文明中走來,勤勞熱情的中國人對溝通、交流迫切需求的最真實寫照。60年,見證了中國通信產業從無到有的飛速發展,翻開塵封的老照片,在記憶的深處拂拭出一幅幅清晰的畫面,它們講述了老百姓“嘮嗑”方式的變遷: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崢嶸歲月:胡同口王大媽叫一聲
1951年5月,北京在居民區大力發展可以呼人找人的傳呼式公用電話,當年年底,北京市公用電話發展到了287部,覆蓋了3000多條胡同,基本只要在電話里面說出門牌和地址就能找到人。但傳呼式公用電話代辦戶的挑選非常嚴格,正是這些遍布胡同兒的公用電話,串起了老百姓們自己的通信網,“某某某,胡同口XX叫一聲”成了當時留聯系方式的標準格式。每到逢年過節,公用電話前排起的長隊和人們捧著電話幸福的笑容,定格成為這個時代最珍貴的影像。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繼往開來:左手BP機右手大哥大
1983年,上海在全國率先開辦了無線尋呼業務。最起初的數字機,加上入網費和選號費一共要兩千多元,而1991年問世的漢字尋呼機更是達到了八千元的天價,但這并沒有影響它顛覆中國人的通信方式。那時最流行的就是把BP機用一個亮閃閃的金屬鏈子拴在腰間,還一定得讓別人看見,見到朋友和熟人,機主總是不忘得意地說上句“有事兒您呼我”,捧著呼機到處找公用電話的人們,成了這個時代的獨特風景。1987年,中國電信開始了模擬移動電話業務運營,摩托羅拉隨后推出磚頭般大小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大哥大”的移動電話。幾萬元的價格和有限的數量,使“大哥大”成為了權利、財富、地位的象征,拎著“磚頭”在街頭大呼小叫的人,總能引來路人無數羨慕的目光。左手BP機、右手大哥大成了那個時代的“終級”通信裝備。
二十一世紀欣欣向榮:QQ 短信 3G迷人眼
越過千禧年,伴著QQ的滴滴聲、你有新短信的提示音、千奇百怪的手機彩鈴,老百姓的通信方式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隨著GSM手機的普及,傳統的打電話正在被新興的“拇指通訊”強勢反攻,據統計,僅2009年春節,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就超過了180億條,而彩信、語音短信等業務更是成了80后、90后的新寵。互聯網的異軍突起撼動了傳統通信業的地位,雨后春筍般崛起的聊天工具迅速各自占領陣地,MSN成了白領們的必備,QQ則是呼朋引伴的最佳方式,新興的飛信也憑借著其與手機網絡接駁的優勢,意欲來分一杯即時通訊的羹。人人網(原校內網)、開心網等社會性服務網絡更是在一夜之間風靡大江南北,搶車位、偷菜已成為同事、朋友之間新的交流方式。到了2009年,3G則成為了最熱的年度話題,三大移動運營商三足鼎立,各自發展起自己的3G網絡,G3、沃、天翼這三員虎將,能否將揮師整合傳統通信與互聯網產業,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個十年前景無限:便攜智能綠色低能耗
當可持續發展被提到社會的主要議題之上時,人類的眼光便投向了未來,高效、節能、環保的通訊方式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新技術的發展趨勢。降低通信基站能耗,利用風、光新能源的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廠商在低能耗通信設備研發上加大投入,更多的環保產品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人們已經設計出了可利用太陽能充電的腕表式手機,更有依托于尖端的工業技術,更加小巧、人性化、智能化的全透明玻璃手機和折疊式手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嶄新的通信科技將會把咫尺天涯的感受更完美地詮釋給尋常百姓。
CFan省錢節能通訊秘籍:
№1.用Skype打電話
付費的SkypeOut功能,淘寶網購其世界通包月、包季卡,可任意撥打34個國家和地區的座機、手機,折合費率低至0.9分錢/分鐘,絕對的實惠。
№2.用飛信發短信
飛信軟件可以由電腦端發送免費短信到手機,每日600條,每月10000條上限的免費大餐讓你爽到底。
№3.購超長待機手機
飛利浦X630,諾基亞E52都是不錯的選擇,降低電力消耗,減少充電次數,環保從手機做起。
№4.手機省電有技巧
降低屏幕亮度,關閉暫時不用的功能,少用震動模式,關閉自動搜尋網絡功能,幾個不經意的小設置,省下的電不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