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林
兔業界流行一句順口溜,“十人養兔五人賠,市場多變真倒霉;三人賺錢靠倒種,兩人不賠不賺瞎胡吹”。這是養兔業的真實寫照嗎?兔場該怎樣經營才能賺錢?
一、技術
筆者從事家兔教學和科研26年多,直接聽我講課的學生(或學員)足有上萬。遺憾的是,真正養兔成功的不到40%。有人自吹技術高超,說按他的技術指導肯定能成功。說實話,我沒這樣的本事。我認為養兔是好漢子不干,懶漢子干不了的事情。老師講得再好,也不如學生的領悟好。也就是說,真正將知識與實踐結合,將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自覺行為,尚有很大的距離。這是很多人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的。
我指導一個兔場22年之久,養兔確實很成功,賺了不少錢。但是到今天還有很多技術難題不能自己解決。不是他不聰明,也不是不勤奮,而是作為一個農民來說,知識結構所限,很難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程度。生產中,哪一個環節不注意,都可能出現問題。
一些人將養兔神秘化、復雜化,制定的飼養管理規程和防疫程序極其復雜繁瑣,使從事養兔的農民難以掌握。其實養兔只要把握幾個關鍵環節就等于成功了一多半:第一,優良健康的兔群;第二,適宜的飼料;第三,適用的籠舍;第四,良好的環境;第五,科學的管理;第六,嚴格的防疫。當然六句話說起來簡單,而做起來卻很不容易。
二、經營
養兔與從事其他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約,生物因素的影響,也受社會和市場因素的控制,人為因素更為重要。
我國養兔大企業的老板,很少是養兔起家。養兔大手大腳不行,當甩手掌柜也不行。不僅要了解兔子,還要了解人(飼養管理人員),更須了解市場。要善于經營,精于管理。
我的一個本省養兔的朋友,原先是一個企業老板,年齡大了愿意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想賺大錢,只想老有所為,因此選擇了養兔。剛剛入行時,不知道如何是好,見“神”就拜,“有病亂投醫”,一年下來,賠了些錢,積累了一些教訓。兩年前通過朋友的引薦認識了我。這位朋友有相當的悟性,很快掌握了技術要點,并充分調動飼養人員的積極性。由于他對飼養員實行了激勵機制,飼養人員不用催促,主動自覺養好兔子。有時候個別兔子死亡了,飼養員急得直哭。如果能把兔子當作自己的孩子那樣去養,還能養不好嗎?
兔子靠飼養員管理。如果飼養員與你不配合,什么樣的兔子也養不好。因此,調動飼養人員的積極性是作為經理或場長的重大任務;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飼養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你這個老板也就好當了。
三、市場
養兔是商品生產,與市場和價格有著密切的聯系。行情好了就能多賺錢,行情不好效益就受到影響,這是必然的。但是,對于長期從事這一行業的人來說,市場既是一個問題,也不算什么問題。因為市場是波動的,有“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之說。其實,兔行情每年都有幾次波動,還有季節差和地區差。波動是絕對的,穩定是相對的,這就是市場規律。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一行業,時間長了,什么行情都能趕上,適應了心情也就平靜了。對于一些兔場,特別是沒有經濟實力的兔場而言,往往經不起市場的風浪,或在低谷的行情下失去信心,沒有繼續堅持就倒下了。這是眾多兔場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對待市場波動呢?依據我的體會,首先,要有市場規律的預判,提前有思想準備;第二,從容應對市場。當行情好的時候,以發展作為兔場的中心工作,多繁擴繁,爭取多出欄,多獲益;當行情不好的時候,以穩定為主,適當控制繁殖,壓縮規模,狠抓兔群質量。爭取在市場低谷期對兔群進行一次較大力度的整頓,使群體的質量得到一個飛躍,以迎接新的高潮的到來!
開始從事養兔的人必須考慮市場。因為你養的兔子不是自己消費,需要賣出去,而且希望賣個好價錢。因此,飼養什么品種、飼養規模多大、產品銷往何處等等問題,都需要考慮清楚。不能不聞天下事,閉門瞎養兔。要與外界進行廣泛的聯系和交流,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因此,要有自己的信息系統。比如看書訂報,參加會議,加入養兔協會,最好通過網絡了解養兔世界。
經常有人問我,現在養兔行嗎?我反問,你是將養兔作為一項事業還是作為一種投機?如果作為一項事業,什么時候起步都行。如果作為一種投機,不會有發展前景的。
我的調研結論,技術措施正常情況下,養兔不會賠錢,無非多賺少賺的問題。但是,養兔是一項非暴利行業,不會一夜暴富,很難賺大錢。養兔賺的是辛苦錢!因此,想養兔的朋友要有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