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千桂
一、抓好初生關,喂好仔豬乳食
1.及時盡早讓仔豬吃上初乳。母豬臨產時,要專人值班接產,仔豬出生后2小時內應吃上初乳,最好是初生仔豬擦干被毛、斷臍帶后立即哺乳,仔豬出生1頭,接產1頭,哺乳1頭。
2.加強保溫、防壓護理。仔豬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3日齡30℃~34℃,4~7日齡28℃~30℃,15~30日齡22℃~25℃。母豬舍內,應設有護仔欄(架)以防壓,設有仔豬保育補飼間(或火炕)以防凍。
3.寄養與并窩技術。最好在仔豬生后3~4天乳頭尚未固定之前,采取寄養與并窩措施。其技術要求是:①先給仔豬剪去犬牙;②再將擬寄養與并窩的仔豬同置于護仔欄內約1小時;③當母豬亟待授乳時,放出所有仔豬一起吮乳。
二、抓好仔豬開食,及時補料 仔豬開食補料時間應在母豬產乳量下降之前3~5天開始。
1.補料。補料要從5~7日齡開始,于補飼間或料槽內放一些炒焦的高粱、玉米、谷粒等讓仔豬拱咬到10日齡后,仔豬能采食部分粒料時,可給稠粥狀料或干粉料、幼嫩的青綠多汁飼料(如青菜、青草、紅薯、南瓜等)以誘導采食;20日齡后,仔豬一般已能正常采食;30日齡后則食量大增。
2.補水。從仔豬3~5日齡起,于補飼間設飲水槽,為其補充清潔飲水(最好稍加些甜味劑)。
3.補充礦物質。仔豬生后2~3天應補充鐵、銅、鈷和硒等礦物質元素。鐵銅合劑補飼方法是把2.5克硫酸亞鐵和1克硫酸銅溶于1000毫升水中,裝入瓶內將其滴在母豬乳頭上讓仔豬吸食或直接用乳瓶喂給,每天1~2次,每天每頭10毫升。鐵鈷合劑注射法是分別在3日齡和7日齡為仔豬肌注右旋糖苷鐵鈷合劑2毫升即可。硒的補充方法是分別在3日齡內和斷奶時為每頭仔豬肌注0.1%的亞硒酸鈉0.5毫升即可。
三、抓好仔豬旺食 仔豬30日齡后進入旺食階段,此時補好料對其正常生長和順利斷奶非常重要。
1.飼料要求:盡可能選擇香甜清脆、新鮮可口的飼料,在種類上應多樣化配合。為提高能量水平和適口性,可在日糧中添加動物脂肪、砂糖等。
2.飼喂制度:最好采用自由采食方式。
四、抓好仔豬防疫工作 對仔豬的常見疾病要及時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注射,并要定期消毒,做到無病早防。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仔豬的體重越小,發病死亡率就越高,母豬產前15~45天注射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二聯苗,可以有效保護仔豬。給每頭新生仔豬滴入2滴鏈霉素或慶大霉素或氟哌酸,1小時后再喂初乳,可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減少和防止仔豬下痢。仔豬45日齡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60日齡驅蟲。圈舍定期用10%石灰水或2%燒堿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