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鋒
一個人患了高血壓之后,首當其沖受累受苦的是心臟。血壓越高,心臟泵血時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如果患者大腹便便,心臟為了把血液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就得加倍地用力收縮。久而久之,心臟便增生肥厚,使原來桃形的心臟,變成了笨重的“氈靴形”模樣。剛開始時,心肌肥厚但心腔不增大,甚至略微縮小,稱之為向心性肥大,此時,心臟處于功能代償期;到了晚期,肥厚胖大的心臟便會心壁變硬、心腔變小,限制了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心室腔被迫機械性地擴張,稱為離心性擴張。久之,心臟代償失調,排血量越來越少,最終心力衰竭,而危及人的生命。
心臟變胖。危害嚴重,因此。胖心減肥,勢在必行。對心臟進行減肥,首先是對肥胖臃腫的身體進行減肥。只要把體重降下來。心臟就會縮小供血的范圍,負擔減輕后,心肌就不會繼續增生肥厚了。胖心減肥的關鍵是。把升高的血壓降下來,這就要求平時做到:
一是生活規律。有些人為了晉職、晉升、更多地賺錢,忙得廢寢忘食;有的人炒股票、玩彩票,費盡心機地做著發財夢:有的人泡歌廳、打麻將,常常是不分晝夜。試想,如此活法,心身經常處于緊張疲勞狀態,身體機能、節律怎能不發生紊亂?血壓怎會不升高呢?須知,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應學會健康地生活。養成作息有時、勞逸結合、保證睡眠的好習慣。
二是調控情緒。有些人特別是A型性格的人,爭勝好強,脾氣暴躁,動輒易怒。情緒不穩,就會打亂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平衡,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等血管緊張素釋放增多,促使血管痙攣,血壓自然升高。因此,要加強自我修養,學會調控和駕馭好自己的情緒。面對福與禍、寵與辱、得與失、順與逆,要以平常心視之,舉重若輕,以智慧戰勝來自外界環境中的一切不良刺激。心理處于平衡狀態,生理功能才能平衡,血壓也就自然而然地正常了。美國心臟病之父、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曾引用西方諺語:“沒有著急,沒有煩惱,就沒有高血壓。”這與《黃帝內經》中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是加強鍛煉。患者應祛除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愛安逸不運動的毛病。平時,要持之以恒地參加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做體操、打球、跳健身舞、登山、游泳等。鍛煉可有效地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脂質代謝,消耗脂肪,降低體重。但不能做那些短時間內爆發力強的無氧運動,以免傷害心臟。
四是管好嘴巴。肥胖癥、高血壓、心臟病與不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這就要求在膳食上做到結構平衡合理,飯菜宜清淡,不吃高脂肪及高糖食物,而常吃些玉米、黃豆、黑豆、蕎麥等全谷粗糧,多吃瓜果蔬菜。如芹菜、白菜、蘿卜、馬齒莧、西紅柿、黑木耳、青椒、檸檬、蘋果、柑橘、生姜、大蒜、洋蔥、鮮山楂等,既能為人體補充維生素C、鉀等,又有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壓、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平時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常喝綠茶,堅持早、中、晚各飲一杯涼白開水,并做到不吸煙、不酗酒。
五是合理用藥。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高血壓病人在服用降壓藥時,或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地跟著他人吃降壓藥;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血壓高了就吃藥,低了就停用。這樣做,肯定不能將血壓降到理想水平,還容易出現副作用。因此,確診為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大后。一定要嚴遵醫囑,堅持有規律地服藥,使血壓下降并維持恒定,讓肥胖的心臟逐漸瘦下來。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