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咳嗽或反復陣發性咳嗽是醫院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根據其征候特點,屬于中醫“咳嗽”的范疇。多數認為其內因是由于肺、脾、腎三臟不足,即古中醫所說“痰飲留伏”;外因或由于氣候驟變,寒熱失調,接觸異物,或過食生冷成酸等。
操作方法:
讓寶寶俯臥,家長站立于寶寶一側,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采取抹法,自大椎穴沿脊柱至龜尾直線狀撫摩3~5遍,然后用雙手拇指的橈側緣頂起皮膚,用食指、中指前按,同時對稱用力提拿皮膚,并交替捻、轉、擠、捏,自龜尾穴沿脊柱向上,移動至大椎穴(圖1)。共3遍,其中第2遍時,每向前移動3次,雙手向上(呈90度角)提1下,即“捏三提一法”。最后用雙手拇指指腹按于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各穴位(圖2),自上而下按揉3遍。每日2次(早、晚各1次)。15天為1療程。咳嗽、潮熱、盜汗者,在肺俞、膈俞(圖3)處加重點,以按、揉刺激;如果寶寶有發熱現象,則在大杼、風門處加重手法刺激;如果園咳嗽而導致夜寐欠安,則在厥陰俞、心俞處加重手法刺激;若有腹脹、胃脘不適、大便不調的現象,則在脾俞、胃俞、三焦俞、關元俞或大腸俞、小腸俞處加重手法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