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tears
高清電影的普及從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大容量硬盤的消費,很多人認為只要容量夠大就能夠肆無忌憚地從網絡上下載。這沒錯,裝什么東西是你的權利,但硬盤越大越好嗎?是不是便宜的硬盤就一定實惠?抑或者還有很多不為你所知的硬盤更適合你呢?看來買“高清硬盤”里面的講究還真不少!
普通硬盤適合存放高清嗎?
優勢:價格便宜,隨處可以買到。
劣勢:沒有為高清應用優化、節能效果差。
這里所謂的“普通硬盤”是指專門針對DIY裝機用戶所設計的硬盤產品,如希捷的酷魚7200,11/12系列、西部數據的Caviar Blue/Black系列以及日立DeskStar系列等。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但是沒有針對連續工作和節能進行優化。也就是說在日常使用中,這類硬盤通常是以每天8小時、每周工作5天來設計的,所以如果用作連續的BT下載,其工作風險也會逐漸加。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專門的節能技術,這類硬盤的功耗指標一般較高,尤其是追求高性能的硬盤,長期工作時發熱的問題也會比較突出。
但是這類硬盤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例如希捷酷魚7200,12 1,0TB等就是市面上非常熱銷的TB級產品,價格已經跌入600元之內。其連續讀寫速度非常快,能夠輕松勝任日常工作和娛樂應用的需要,但并不適合長期掛載在計算機中用于存儲高清視頻;作為下載機的硬盤時,在性能上可以算是“殺雞用牛刀”。
節能硬盤好在哪里?
優勢:具有一定的節能效果
劣勢:沒有為長時間開機做優化
節能硬盤最早的概念由西部數據所提出,例如市面上熱銷的魚子醬綠盤產品(Caviar Green)可以在5400rpm與7200rpm之間進行轉速調節。最近上市的希捷酷魚LP硬盤也采用了類似的低轉速馬達,LP即Low Power(低能耗)之意,這種硬盤的轉速只有5900rpm,要遠低于主流的7200rpm的臺式硬盤產品,但是經過優化之后在尋道時間和連續讀寫速度上并沒有多少損失。這類節能型硬盤在降低轉速之后,能夠明顯降低電能消耗,擁有低發熱量和低工作噪音。也正因為這兩個優點,節能硬盤受到很多高清玩家的鐘愛,也是目前發燒友們使用量最大,口碑最好的一類硬盤產品。但這種硬盤也存在一個缺點,就是不能支持7×24的高強度工作,雖然連續的BT下載并不意味著一年之后硬盤就—定掛掉,但是這種高強度的使用方式畢竟存在著—定風險。
“專用硬盤”更適合你嗎?
優勢:為長時間開機優化,節能效果理想
劣勢:部分地區不容易買到且價格較高。
除了上面兩種常見的硬盤之外,現在還有一類專業用途的硬盤,主要針對高清數字錄像機、多媒體視頻監控領域,即很多人所說的“DVR硬盤”。此類產品的代表主要有希捷的Pipeline~列以及日立的Cinemastar系列。
這類產品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指標通常能夠達到120萬小時,能夠7×24穩定運行,在發熱量控制以及靜音方面都有不小的優勢。不過這類產品多針對行業或者有特殊需求的用戶,在二三線城市的零售市場上曝光率不高,一線大城市的代理商處一般都可以拿到現貨。這類產品的另一個劣勢則在于價格,以希捷產品為例,酷魚7200,12 1,0TB的硬盤價格已經低于600元,而PipelineHD,2 1,0TB的硬盤仍需要690元才可以買到。100元的價差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并不是小數,所以也只有少數要求較苛刻的用戶選擇。
移動存儲方案,你需要嗎?
優勢:具有極高的移動性,方便交換數據
劣勢:采購成本較高,有些計算機對e—SATA支持不理想。
最后一種方式便是移動存儲方案。對于很多骨灰級高清用戶來講,同城玩家之間的數據交換是獲得片源最快最省事的方法,這就需要一塊大容量的移動硬盤。由于傳統USB接口最快傳輸速度也只有35MB/s,拷貝一部30GB左右的高清電影就需要一刻鐘以上的時間,并不適合海量數據的交換,于是帶有e-SATA功能的高速硬盤盒受到了青睞。這兩類產品的代表分別有希捷的FreeAgent Xtreme以及訊宜代理的NESO 3,5英寸移動硬盤。
寫在最后:量入而出選擇合適的容量
對于高清用戶來講,硬盤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受很多條件的限制,如采購預算、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等,購買適合自己的容量即可。從目前市場來看,1,0TB(600元左右)和1.5TB(850元左右)無疑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至于低于500GB的型號,容量太小不建議高清玩家選擇。在類型偏好方面,筆者建議大家多考慮一下文中介紹的第二類節能型的硬盤產品,如酷魚LP和Caviar Green系列的1.0TB型號,然后搭配一個擴展塢使用——用的時候接上去、不用的時候取下來,既方便了使用也可以降低硬盤的無謂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