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繁榮指數受質疑
英國《金融時報》26日報道,總部位于倫敦的智庫機構“列格坦”本周將公布最新的全球最繁榮國家排行榜。今年的榜單上,芬蘭由第三躍升至第一,美國名列第九,排在英國、德國和法國之前。在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4/5位于北美和歐洲。
繁榮指數顯示,印度和巴西的繁榮程度正不斷提升;而同為“金磚四國”的中國和俄羅斯所取得的進展則與前兩者存在差距。列格坦表示,它試圖鼓勵一種做法,即考慮健康、自由、安全和政治治理等因素,視其為實現繁榮的關鍵,而不是只關注物質財富。但也有觀點認為,全球的各類排行榜大多由西方人編制,也是一種話語和價值觀“霸權”。此類“排行榜”意義不大,并不值得過于關注。
《紐約時報》25日報道,根據晨星公司的報告,十年來,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回報率換算成年率是-0.2%,同期間的美國長期國債回報率是8.1%,長期公司債是7.8%。
把時間拉長到最近20年,結果仍是一樣。必須把投資時間拉長到30年、40年或更長,股票的年化報酬率才會超越債券。而過去207年的數據顯示,股市的投資績效在漫長的兩個世紀中,每年只比債券高出2.5個百分點。而且,在很多時期里,債券的績效還都優于股票。▲ (蕭 晴)
環球時報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