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知
鼠標已經經歷過近40年的演變和發展。近10年來,隨著消費型電腦的普及,鼠標的工作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早期的機械滾輪鼠標到目前主流的光電鼠標再到中高端的激光鼠標……鼠標的每一次變革無不給用戶帶來使用上的快感。此外,隨著人們對辦公環境和操作便捷性要求日益增高。無線鼠標現在也非常普及了。無線技術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頻段被分為不同的類別,其中包括藍牙、Wi-Fi(1EEE 802.11)、Infrared(lrDA)、ZigBee(IEEE 802.15.4)等多個無線技術標準,但對于當前主流無線鼠標而言,僅有27MHz、2.4G和藍牙無線鼠標共三類。
那么這三種無線鼠標究竟有些什么區別和特點呢?
27MHz RadiO Frequence
全球首個采用27MHz RF無線技術的鼠標于1991年由羅技發布,而這位業界巨人于1998年發布了首款無線鍵鼠套裝。至此,采用27MHz RF無線技術的鍵鼠產品拉開了進軍市場的序幕。
27MHz RF指的是使用27 MHz ISM(工業、科學、醫學)無線頻率帶的一項技術,輸出功率<54dBuV/m。在這個頻率帶中有四個全球范圍的頻道:其中兩個用于無線鍵盤,另外兩個用于無線鼠標。因為27MHz最遠有效傳輸距離僅為6英尺(182.88cm),為了防止出現頻率干擾和傳輸不暢的情況,部分較新型的無線鍵鼠產品采用了雙頻道的方案。例如:雙頻道的無線鍵盤同時使用了頻率為27.095MHz(頻道1)和27.195MHz(頻道2)的頻段,而早期的單頻道無線鍵盤則僅使用了頻率為27.095MHz或27.195MHz的頻段;同理,鼠標方面,雙頻道無線鼠標采用了同時使用的頻率為27.045MHz(頻道1)和27.145MHz(頻道2)的方案。而單頻道無線鼠標則僅使用27.045MHz或27.145MHz的頻率。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線鍵盤和鼠標不但不容易出現互相干擾的情況,而且還因為雙頻道信號的使用而不容易出現信號“撞車”的情況。
此外,因為其他無線網絡設備很少使用27MHz頻率,因此該類鍵鼠產品受到來自其他無線設備的干擾的可能性并不大。雖然占據了技術成熟、成本低和受干擾風險較低的優勢。但27MHz頻段的劣勢也是比較明顯的。首先,該類鍵鼠產品僅支持單向傳輸,也就是說僅支持鼠標的發射端向信號接收器發送信號而不能“逆行”。另外,27MHz技術由于傳輸速率的原因,必須連續工作。因此功耗也比較大。此外無線安全級別較低、有效傳輸距離較短等均是27MHz頻率鍵鼠產品不可回避的劣勢。
2.4GHz非聯網解決方案
“2.4GHz非聯網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2.4G無線網絡技術。它的優點是解決了27MHz功率大、傳輸距離短、同類產品容易出現互相干擾等缺點而提出的。2.4G無線技術之所以是“2.4G”而不是“2.5G”是因為該技術使用的頻率是2.4-2.485GHz ISM無線頻段,該頻段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均屬于免授權免費使用,這為產品的普及掃清了最大障礙。
相比于27MHz的低傳輸效率,2.4G傳輸效率達到了2Mbps,接收端和發送端之間并不需要連續性工作。從而大大降低了功耗、延長電池續航時間。同時為了避免27MHz無線頻段容易出現互相干擾的現象。2.4G還采用了自動調頻技術,接收端和發送端能夠找到可用頻段。此外,更重要的是2.4G RF無線技術為雙向傳輸模式,避免27MHz單向傳輸容易出現信號斷續的情況。
2.4GHz非聯網解決方案因為并不需要向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交納專利費等原因。其成本相對其他無線網絡技術(如:WiFi、藍牙等)要低廉不少。但采用2.4GHz非聯網解決方案的產品接收端和發送端在生產時便內置配對ID碼,形成一對一模式,因此不同品牌、不同產品之間的接收端和發送端不能混用。這就大大限制了該技術在其他領域的使用和普及。
藍牙
確切地說“藍牙”技術是由一家成立于1998年9月的私營非牟利組織Special InterestGroup(簡稱SIG)制定的一個標準。SIG組織本身并不制造、生產或銷售任何藍牙設備。為什么說“藍牙”本身是一個標準,而不是頻率(RF)呢?因為藍牙使用的頻段和2.4G RF一致,均為在大多數國家免費、無授權的2.4~2.485GHz iSM(工業、科學、醫學)之間。但藍牙技術在普通2.4G無線技術上增加了自適應調頻技術(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AFM)。實現全雙工傳輸模式,并實現1600次/秒的自動調頻。此外,該技術能夠使藍牙設備的接收方和發送方兩者以1MHz為間隔,在其劃分的79個子頻段上互相配對。
經過多年的發展,藍牙技術已經由最初的1.0標準發展到當前的2.1標準(其中還包括1.1、1.2和2.0三個標準)。新標準都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增強了數據傳輸速率、降低了功耗并向下兼容低版本。可能因為藍牙2.1版本推出較晚的原因(2007年8月1日SIG組織發布藍牙2.1版本規范)。
正因為藍牙技術由2.4-2.485GHz (SMI工業、科學、醫學)頻段增加特定協議而來,因此它能夠使任何藍牙設備在一定范圍內互相配對并連接、傳輸數據。這個技術的好處不但減少了甚至杜絕了無線設備互相干擾的現象。甚至使藍牙設備適應性更廣,成本更低廉。此外,藍牙技術傳輸速率最高為每秒1Mbps,雖然和2.4GHz非聯網解決方案的2Mbps還有一定差距,但還是要高于27MHz無線技術。
根據使用距離的長短。藍牙可分為工業用“Ctass1”標準、日常生活常見的“Class2”標準和傳輸距離最短的“Class3"標準。其中工業用途的Class1標準可提供最長300英尺或100米的傳輸距離,我們常見的Class2標準則提供3英尺或10米的傳輸距離,而Class3標準則僅提供1英尺或1米的傳輸距離。其中無線鍵鼠常用的Class2標準功耗為2.5mW,因此符合這個標準的藍牙設備通常具備較長的電池使用時間。
總結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無線鍵鼠產品均以2.4G為主,采用藍牙的產品則較少,而且價格相對2.4G來講稍稍高了一點。從實際使用感受來說,部分采用27MHz技術的鍵鼠產品仍會出現一定通訊不靈敏的情況,而部分較高端產品因為使用了雙頻率27MHz的原因,通訊不靈敏的情況已經非常罕見了。2.4G無線產品雖然價格比27MHz產品要高一些,但操控距離也更遠,也更適合搭建HTPC系統用戶使用,性價比更佳。雖然目前藍牙鼠標還不算很普及。但是由于藍牙技術的優越性,價格也由原來的千元以上降到了現在的300元左右,甚至出現了99元的超低價格,由此可見藍牙技術必將在未來無線鍵鼠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