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3月20日、21日,《創富指南》雜志第二期駐地創業扶助中心主任培訓會在《創富指南》雜志培訓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十余名創業扶助中心主任、準主任參加了這次培訓。
會議上,《創富指南》執行主編堯俊清就雜志目前的基本情況向培訓人員做了介紹,編輯中心主任黃祥福、發行中心經理李云以及市場部主任楊景樂分別對《創富指南》的編輯、發行以及項目做了詳細的介紹與前景分析。會后,培訓人員針對自身的情況提出了疑問,各部門主任、經理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耐心詳細的解答。
李云:鍋里多了,碗里才可能更多
湖北孝感鄧華新在會后對創業扶助中心的培訓事宜不太了解,他問道“如果我們扶助中心要舉辦對人員的項目培訓,那我們的專家在哪里?培訓專家工錢怎么給?”
《創富指南》雜志發行中心主任李云介紹到“隨到隨學就要求項目專家要一直留在扶助中心,這樣會加重扶助中心的運行成本,而且操作難度大。扶助中心要做的,就是安排報名學習項目的人員在集中起來,安排培訓時間,我們再聯系項目專家去當地講課,傳授項目技術方法。”
李云老師繼續說道“至于培訓專家的工資與扶助中心的工資具體怎么分配,就好比鍋和碗的關系。具體來說就要看報名人的數量,報名學項目技術的人數越多扶助中心和項目專家的提成也會越多。鍋里多了,碗里才可以更多。所以扶助中心要盡量爭取推廣項目的成功率。”
楊景樂:先放水養魚,再賺錢
山東煙臺武仲偉聽過講座后當即就簽定了《創富指南》駐煙臺的扶助中心協議,并直接提出了埋藏心中很久的疑問“和《創富指南》雜志合作,我們各地的扶助中心如何能保證自己的權益呢?如果由于項目不真實,我們豈不是很吃虧?”
對此,《創富指南》雜志市場部主任楊景樂笑著說到“這個問題你大可放一百二十個心,因為我們向你們推薦的項目是絕對真實的。”楊景樂轉身在黑板上寫了 “放水養魚”四個字,他解釋道“如果我們處于欺騙,大可高價收取你們的報名費、投資金,出于真正想讓你們賺錢,讓投資到我們《創富指南》里面可靠項目的投資人賺錢,我們采取先讓你們賺錢我們再賺的方法。”
楊老師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放水養魚,只有你們‘肥了我們才有甜頭可嘗,因此就算你們不想辦法賺錢,我們也會想方設法的給你們出點子,找好項目,催促你們賺錢。”
堯俊清:每個“萬千百十工程”
我們都會實地考察
項目的真實與否直接影響到《創富指南》雜志的品質,同時也危害投資者的個人利益,作為扶助中心的負責人,不得不擔心項目在真實性方面出差錯,從而影響到自身利益。
湖北省石首市楊澤文代表所有培訓人員問到“雜志社能不能保證項目的真實性?是否能實地考察?提供給我們和讀者真實有效的項目去做呢?”
《創富指南》雜志執行主編堯俊清回答到“對于《創富指南》雜志提供的項目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做到真實可靠,在法律程序上我們一直都能保證所提供的項目是合法真實的,而同樣的項目每個人操作起來可以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所以我們不能說某個人做某項目失敗就判斷該項目是虛假項目”堯俊清繼續說道“對于‘萬千百十工程里提供的所有項目,都是經由雜志社實地考察,而且經討論后認為它操作性強,成功率較高的項目。但雜志社不可能對每個項目都去實地考察,所以還請大家在投資項目的時候擦亮眼睛。”
這次培訓會氛圍活躍,培訓人員面對尖銳且實在的疑問,各部門主任、經理都毫無保留的一一作答,通過這次培訓會,培訓人員對《創富指南》雜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增強了合作的信心,當場簽訂了湖北孝感、廣東增城、山東煙臺、湖北石首4個駐地創業扶助中心。另外,陜西安康、江西樂平、景德鎮和銅鼓等地區的主任表示愿意和《創富指南》雜志進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