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了第一份《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報告稱,全球每年有超過12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另有2000萬—2500萬人在事故中受重傷。其中,印度高居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榜首,每天大約有300人死于車禍。
這份報告是根據2006年和2007年從178個國家收集的數據完成的,數據涵蓋全球98%的人口。
印度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為觸目驚心。2006年,印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數達到10.5萬人;2007年,印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數比前一年增長了6.1%,升至114590人,均為全球之最。今年,印度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數依然有增無減,據印度全國犯罪檔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全國每小時至少有13人死于車禍。據《印度時報》報道,“馬路殺手”是印度第一“殺手”,其中死于卡車交通事故的最多,占所有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22%,喪生于摩托車交通事故的占19%。
世衛組織的報告指出,全球9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遇難者出現在中低收入國家,盡管這些國家的汽車擁有率只占世界汽車總量的48%。荷蘭、瑞典、英國等高收入國家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全球最低。行人、摩托車駕駛員和騎自行車的人是各類道路交通事故中最為脆弱的人群,占到所有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一半。
報告還指出,高速駕駛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高出正常速度5%,就使致命性交通事故的風險提高20%。此外,酒后駕車、不系安全帶、對車上孩子不加約束、騎摩托不戴頭盔等也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為減少事故發生,報告建議實行道路限速、制定并嚴格執行禁止酒后駕車法律、強制騎摩托者戴頭盔、要求所有汽車乘坐者都系安全帶等。其中重點推薦限速措施,報告說,慢行是防范交通事故最有效的途徑。事實證明,限定時速為30公里的區域交通事故發生率較低,特別是致命性事故率更低。
對于中低收入國家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遠遠高于高收入國家這個現象,主因是中低收入國家在強調建設公路的同時沒有顧及道路安全問題,對道路建設缺乏應有的科學的安全設計,相比之下,高收入國家在建設道路時有專門的安全工程師參與設計和施工,這是導致二者在交通事故死亡率上相差懸殊的主要原因。另外,中低收入國家在實施交通規則時也比高收入國家松懈許多,查處也是時緊時松。
報告最后指出,如果各國還不采取及時有效措施,道路交通死亡人數還將增加。報告預測,到2030年“馬路殺手”將成為全球第五大“殺手”。
據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