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
新西蘭是個小國,人口428萬,與北京市一個區的人口差不多;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是中國的1/9;地處南半球,四季如春;2005年的“人類發展指數”(綜合收入、教育、健康三方面的指標)在全球177個國家中列第19位,人均收入的排名(表示富裕程度)和發展指數相仿,經濟自由度在全球排名第六。新西蘭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沒什么政治斗爭,人們享受平等和自由,是一個不大為人注意的“世外桃源”。
新西蘭是一個和平國家,在公園里、馬路上、機場等地方從來看不到軍人,連警察都很少。新西蘭的老百姓討厭武力,連穿制服都是受歡迎的,造原子彈或造航空母艦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新西蘭海軍只有幾千人,幾條軍艦,據海軍專家說,幾顆炸彈就能把它擺平。可見新西蘭的安全不是靠軍備,而是靠世界公共秩序。靠武力保護和平,結果是得不到和平的,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
新西蘭是聯合國成員國,參加過朝鮮戰爭中的“聯合國軍”,戰爭中共有約100人傷亡,這是“國家大事”,在每個亡者的家鄉都立有刻了他們名字的紀念碑。新西蘭人都很愛國,但小國百姓的愛國和大國百姓很不相同。他們不想當世界警察,推行什么理想或主義,也不會和別人爭第一,不會炫耀財富,但不是不問是非盲目排外,而是愛護環境,維護公共秩序,保護大家的利益。大國則往往相反,要緊的是面子,要比冠軍多少,比誰更闊氣,比武裝力量的大小,比對世界控制力的強弱。當然,如果這些目標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和提高人們的幸福感,也是值得追求的,但從新西蘭的例子看,沒有這些,百姓一樣很幸福。過分地追求面子、國力、對世界的控制力等,有時不僅不能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反而是個障礙,在這方面美國是個典型。中國曾經宣布永遠不稱霸,不過那是在自己弱不禁風的時候說的,有點酸葡萄心理。現在情況變化,有些人的心態也跟著變了,面子越來越重要了。
在經濟學家的眼里,首先看到的是新西蘭的富裕。小國家要致富必須認清自身的優勢,絕不可以盲目爭什么自給率(糧食自給、能源自給、核電站裝備生產的國產率等),這些往往只有滿足虛榮心的作用。其實,大國家也是由一塊塊小地方組合起來的,發揮各地的優勢是不會錯的,如果偏要干自己沒有優勢的活,不管這個口號多么動聽,都是沒價值的。有些理由似是而非,比如自給自足有更大的安全性,如果這樣,世界上的小國都沒法活了,它們離不開國際市場。當然國際市場并非絕對安全,可是國內市場也不一定絕對安全。我們歷史上最大的饑荒就是國內市場被破壞造成的。現在我們的一個鄰國還在受這份罪。保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安全,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雖然實行改革開放30年,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世界經濟,但還是想自給自足,提高自給率,想填滿生產的空白,什么產品都想造,想著不求人。這些做法能得到從上到下的普遍贊同,是一種大國心態在起作用,但在經濟上完全沒有必要。看看人家小國家是怎么生活的,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新西蘭的特點是地域遼闊,降雨充沛,農業是它的優勢所在。農業中也不是什么都生產,而是瞄準了畜牧業。這個國家雖小,但出口的奶制品、羊毛、牛羊肉均居世界前一兩位。糧食主要靠進口,廣大的土地上很少看到小麥、玉米(除了用于青飼料的),只看到成片的牧草和成群的牛羊。到了新西蘭才知道,牧草也可以成為一個大行業。大片草場有巨大的噴灌設備,移動式的噴灌機長達幾百米,從地下取水,均勻地給牧草補水。在草場上能見到大捆大捆收割后的草卷,用于出售或儲備冬季下雪后使用的飼料。好的奶、好的肉、好的羊毛,都來自好的牧草。在新西蘭,農場主是最富有的階層。
獼猴桃是新西蘭一大出口水果。它是從中國引進的,但經過巨大的科研投入,改良品種,加速生長,延長保質期,并能抵抗病蟲害。最重要的是改善口味,而不是單純提高產量并讓其“個大”,這樣,獼猴桃就成了新西蘭的特產,出口世界各地。與獼猴桃相關的產品也得到充分開發,如獼猴桃飲料、獼猴桃巧克力、獼猴桃冰淇淋。前面講到牧草的種植、羊毛和肉產品的改進,都是高科技研發的結果。國家要致富必須從科研開發著眼,光靠自然資源是不能持久的,而科技開發永無止境。
新西蘭幾乎沒有汽車工業,但人均汽車擁有量名列世界前茅。這靠的是取消進口關稅和極簡便的管理規則。新西蘭是極少數允許進口二手車的國家,與車相關的手續——買車、轉讓、保險、選號、年檢都只花十幾塊錢,幾分鐘時間就能辦完。所以汽車在新西蘭非常便宜。我們的導游一家人有三輛汽車,總共只花了約8萬元人民幣。可見,消除貿易障礙,利用國際分工能得到巨大的好處。從這里可以看到,要幫助一個行業發展,簡化手續是成本最低的辦法;反過來講,要扼殺一個行業也很簡單,把管理手續復雜化就行。
新西蘭分南島和北島,兩地有不少區別。南島風光更好,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第八自然遺產”的Milford Sound海峽,兩岸崇山峻嶺,年降雨量達6000毫米,一年的雨如果不蒸發的話,可達6米深。新西蘭南北兩島分布著許多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尤其是北島,到處有溫泉,空氣中充滿著硫磺的味道。因為湖泊多,也有許多河流,這為利用水能創造了條件。新西蘭的水力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60%,所以電價很低。這個國家到處都有水流,但水域沒有污染,所以沒有蚊子,夏天開著窗戶也不擔心。
南島的商業化氣息比北島輕,民風淳樸,犯罪率非常低:住宅沒有裝鐵柵欄的,也沒有圍墻(北島也一樣);個別車主停車后不上鎖;商店里購物沒有討價還價,都是明碼標價,這一點和日本很相似。它解除了人們購物時怕上當受騙的心理障礙,也不必貨比三家。從社會進步這一點看,明碼標價是一種進步,它能節約交易費用,進而繁榮經濟。在小攤上購物能用美國銀行的信用卡付款——一個中國人在新西蘭的小攤上購物,用美國的銀行卡付款,真是世界奇跡。經濟、通信、金融的全球化,大大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人民幣雖然不是硬通貨,但在新西蘭到處都能用人民幣換成新幣。旅游業是新西蘭的一大行業,其產值占GDP的1/10。由于人民幣升值,出境旅游的費用在降低,去新西蘭旅游的中國人在20世紀90年代每年只有1萬多人,現在增加到12萬。新西蘭崇尚個人自由和商業自由,紅燈區的廣告堂而皇之地登在報紙上,但違規的損人利己的商業活動被嚴格禁止。據導游講,一個人在商業活動中違規,不但會被受損人告發,旁觀者也會挺身而出。秩序是靠大家一起維持的,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社會才有秩序,使人放心。比如旅游團的客人把東西落在旅館里,一般都能找到,他可以托下一次的導游帶回國。新西蘭嚴格執行“公共場所禁煙”的規定,個別人在房間里抽煙,被警犬聞出來,警察局會把罰單寄到當地的旅游公司。當然,罰款200新幣(約合800元人民幣)是要由客人承擔的。
新西蘭交通非常發達,尤其是航空業和海運業。小小一個國家竟有50多個飛機場。該國有1.5萬公里的海岸線(中國為1.8萬公里),航運發達,使之成為世界海上運動的故鄉。帆船比賽的冠軍往往被新西蘭奪取。新西蘭所有的公路都不收費,大部分公路是上下兩車道,但道路平坦,維護良好,行車秩序規范,安全有保障。在國內公路上行車,如果是兩車道,司機往往靠中線行駛,等到會車時才駛往自己的一邊。而在新西蘭行車,司機都靠邊行駛,會車時中間空著很大的安全距離。新西蘭的司機十分敬業,駕駛技術好,嚴守速度規定,把乘客的舒適放在心里,坐這樣的車心里很踏實。在國內坐車是一樁很冒險的事,每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9萬人,平均每6分鐘死1個人,還有幾倍于此的傷者。
新西蘭環境優美,到此旅游是一個短暫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學習它如何創造這樣的人聞天堂、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