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向伊朗施壓,要求伊朗盡快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的將低純度濃縮鈾運往俄羅斯加工的方案,但這一建議遭到伊朗拒絕。對此,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又提出一項新方案,準備讓伊朗將低純度濃縮鈾運往土耳其進行加工,而伊朗可能準備接受這一方案。
國際原子能機構上月提出,伊朗將大部分低純度濃縮鈾運往俄羅斯提純,再由法國加工,然后運回伊朗作為研究用核反應堆燃料,俄法美都同意。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稱,這一方案給了伊朗機會,也給了國際社會信心。但本月7日,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布魯杰迪表示,伊朗不會用本國的低純度濃縮鈾來換取核燃料。布魯杰迪稱:“我們不想交出1200公斤鈾。”他表示這個提議就此結束,“只能討論新的解決方法。”
俄《觀點報》11日報道說,為了打破僵局,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再次提出一項新建議,即伊朗將鈾運往土耳其,而不是俄羅斯加工。土耳其再將這些鈾運往法國加工,然后再運回土耳其轉交給伊朗。巴拉迪表示,土耳其作為中轉站十分合適,因為“伊朗和美國都十分信任土耳其”。針對巴拉迪的這一建議,正在土耳其出席會議的伊朗總統內賈德、外長穆塔基和土耳其方面就此舉行了會談。土耳其外長表示,土耳其愿意出面幫助美伊解決這一分歧。
俄新網11日稱,伊朗總統內賈德在伊斯坦布爾再次重申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說這是伊朗固有的權利。“以色列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使用核彈的時代已經結束,那些儲藏核彈的人是愚蠢的”。
對于伊朗經土耳其中轉加工鈾計劃,俄羅斯中東研究所專家弗拉季米爾·薩仁表示懷疑。他認為,現在世界上有兩個國家能真正從事鈾濃縮和保存工作:俄羅斯和法國。“我不相信,伊朗將低純度濃縮鈾運往土耳其加工計劃能夠實現。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政治條件。”此次伊朗拒絕讓俄羅斯加工,都是因為俄羅斯凍結了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導彈系統。對于俄伊關系前景,薩仁表示,未來俄羅斯仍將與伊朗保持“警惕式伙伴關系”,因為伊朗領導人在世界和地區發揮著“不完全正面的作用”。
而對于伊朗的一系列拖延戰術,西方國家認為伊朗主要目的是秘密研制核武器。希拉里與德國外長都說,國際社會的耐心不是“無限的”,“不排除向伊朗施加更多制裁的可能性”。但俄羅斯科學院國際關系和世界經濟學院武器解除和爭端解決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皮卡耶夫表示,制裁伊朗是徒勞的,伊朗在過去30年找到了消除制裁負面影響的有效途徑,在應對制裁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顧小清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此前伊朗拒絕了俄羅斯幫忙加工的方案
環球時報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