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玨 程 晨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對孫有光先生而言,他似乎顛覆了這句俗語。十年前的他從平面設計領域跨進保險行業,讓人感到意外又好奇。雖然轉行的初期是有一定的困難,但以他一直堅定不移的積極態度和樂觀的心態,隔行的座座高山都被他一步一步平穩跨越過了。今天,他正愉快地享受著工作的每一天,緣何能享受服務的本心,這正是如他的名字所示;有眼光、有膽識,眼界決定高度,心態決定一切。
從平面設計到保險代理
出生于香港的孫有光先生,二十多年前,最初是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平面設計是在二度空間的平面材質上,運用各種視覺元素的組合及編排來表現其設計理念及形象的模式。孫有光先生正是用他的審美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客戶的解讀力,構建出一個個充滿創意而神奇的世界,在設計的領域里創造出無數出色的佳品。在這個富有創意和挑戰的行業里,孫有光先生憑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做了十五年,這需要極其堅定不移的積極態度。
一般人對平面設計師的認知就是把文字、照片或圖案等視覺元素加以適當的影像處理及版面安排,而表現在報刊雜志、書籍、海報、傳單等媒體上進行美術設計和版面編排。而平面設計和保險行業似乎是迥然不同的兩個領域。孫先生接觸保險是緣于多年前,從做保險代理人的朋友那里買了保險單開始的。“買保險一般都是基于信任朋友才向他購買。我從第一個朋友買了保險,他做不到兩年就離開了這行業,甚至不知去向。第二、第三個朋友也做不久就轉到其它公司了,后期再跟我接觸時,都是要我轉保,重新向他們購買新公司的保險計劃,這實在令我感到困惑及不知所措。”他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說。
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的情形都是大同小異,人員流動性大、服務跟踨不到位、服務鏈接間斷,讓客戶對其忠誠和信任度都不高。這些問題一直困惑著孫有光先生。善于思考分析的他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地換位思惟。
孫有光先生從客戶的角度看待問題,從代理人的角度解決問題。“為什么保險行業有這么多負面影響,到底是人的素質還是行業本身造成的?”這是孫有光先生從客戶的角度發出的提問。經過多方面經驗綜合分析,他認為行業的負面是人為的而非行業本身問題,是從事這行業的人做得不正規而引起的諸多負面影響。解開困惑得到答案之后的他又再進一步換了個角度思考:“如果作為代理人,如何做才能讓客戶滿意,若是我,能否做好保險業的服務工作?”透過換角度的提問,孫有光先生得出自己肯定的答案,從小時候,學校的生活里,他早已有服務社會、主動積極的性格;加上多年工作的敬業精神,認為自己完全有信心做好保險服務工作。
從客戶角度轉到做保險行業,孫先生的轉行讓親友感到意外又好奇。但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選擇:“進入保險業之前,我是經過很謹慎認真的考慮才跨進來的。”
保險,銷售的更是服務
良禽擇木而棲,志士擇業而作。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孫有光先生下大決心,跨進了一個全新的行業──保險業。結束了他十五年的平面設計工作,從另一領域里開始了他嶄新的生活。面對眾多的保險公司,選擇哪一間更有背景前途的公司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他最后把眼光鎖定在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于1845年創立于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保險和理財服務機構之一。160多年以來,紐約人壽無論是在服務、資金籌措還是產品創新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作為一家知名的經濟服務型企業,有著輝煌的歷史,強大的經濟實力,160多年來紐約人壽最關注的仍然是顧客的利益,走在時代前面是紐約人壽公司的傳統,這些優良傳統為公司贏得極高的聲譽。
八年后的今天,孫有光先生認為擇業很重要,選擇怎么樣的公司也很關鍵。如今在紐約人壽服務多年了,公司前景越來越好,使他對保險業更充滿信心。
孫有光先生極認同紐約人壽的企業文化理念,對行業也有他自己的獨特視角和理念。他懷著使命感從事保險業,把顧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從顧客的角度、立場和需要上考慮。“做保險,銷的是產品,售的是服務,而優質的服務更是重要的關鍵所在。”他說出自己的見解。一般人都認為做保險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很多人誤認做保險都要對客戶死纏強拉,他笑著說:“我的責任是把保險的重要性和關鍵的地方告訴對方,從他們實際需要出發,而客戶的最終考慮,我是絕對尊重。”這或許就是他的成功獨到之處,與他積極的良好心態是息息相關的。
孫有光先生認為,一個保險代理人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客戶都會面對不同的代理人、不同公司和產品進行比較分析。好產品需要好的服務,好的服務更需要真正服務顧客的良好心態。從事保險行業多年,有很多讓他難忘的事,使他對所從事的工作滿懷安慰和自信。
回想起初入行,有一對夫婦原本對保險理念意識很淡薄,把保險的重要性都放在次要,一開始,只想對剛出生及兩歲的女兒買教育基金。后來經過孫有光先生對他們一家四口全面的分析解說,衡量利弊后,夫婦從不考慮買保險,到最終都買了,結果世事難料,兩年后,這個看上去高碩健壯的丈夫突然證實患了鼻咽癌,全家實時陷入困境,讓他妻子憂心無比。幸好兩年前孫先生幫他購買了重病的保障,并得到一筆賠償款,也從中緩解了一家的困境。“高興的是這客人今天還健在,還不時介紹朋友查詢及購買保險,他們感謝我當年不厭其煩地鼓勵他們買保險,否則就……”孫先生充滿感慨的說。對此事,一直讓他印象深刻,透過自己的服務和影響力,真正幫到客戶,讓他感到安慰。
這多年來,孫有光先生親身經歷的一個個不同情況事例,讓他真正體會到做保險的重大意義,能切實幫助客戶,讓客戶從困境中走出來是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喜悅。在這行業一做就是八年多,再也沒離開過,這很不容易,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氣候影響下,各行業經濟都受影響,他卻樂觀地說:“現時紐約人壽卻越做越好,實力不斷被肯定,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
不變的服務本心
外向、個性積極主動、很喜歡和朋友交流是孫有光先生對自己性格的描述。因為這個個性,好多客戶都成了朋友,在交流中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善于與人溝通是做保險的一個基本條件,大家都熟悉我的個性也喜歡和我交流,有很多不同保險公司的客戶也樂意來向我諮詢”。他微笑道。
他做事認真嚴謹又頗具創意,自己不怕麻煩,就是要比別人做多一點點,他為每客戶做了一個檔案袋,檔案數據及訊息詳實,包羅內容豐富。面對不同的客戶,他會根據對方的情況而量身定做,然后再給每個客戶建檔,做到知己知彼,這樣就可以進行長期的追蹤服務,科學又實用。
除了做好保險行業外,孫有光先生還是一位投身社團組織服務的熱心人,他表示,其實服務社會的活動,從小在學校就開始參加很多,還在社區內獲得杰出務服獎項。2000年他加入晉峰青年商會,2004年當選為該會會長,以一腔熱忱推動該會的發展,現時是該會的長遠發展及資深青商會委員會主席、公共關系事務顧問。也許從小就樂于服務社會的本心,使他做起保險行業更得心應手,得到朋友和廣大客戶的支持和肯定。
孫有光先生說:“從不喜歡向朋友及客戶硬銷保險產品,當大家經過理解及明白重要所在后,我會盡心盡力地協助他們,為他們提供優良服務。”就是這種較隨意的個性和心態,讓做保險也成了一門藝術,變被動為主動,這是他獨到之處,更歸功于不變的“為他人服務”本心。他稱,最大的快樂就是專業、敬業地做好每天的工作,享受這份工作。不說不知道,原來孫先生對歌唱藝術也是十分熱愛,怪不得從他言談舉止中,一點也找不到“銅臭味”的感覺,他果然是一個富有藝術氣息的保險從業人士。
從設計創意領域到保險行業一路走來。孫有光先生以他獨特的眼光和境界,前途必將越走越廣闊,前景將會一片錦繡。﹗
(明 玨程 晨)
【人物簡介】
孫有光先生,早年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現為香港紐約人壽環球保險有限公司的資深保險顧問。從事保險業八年,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對保險代理有個人獨特的角度和理念。2000年加入晉峰青年商會,成為商會的熱心會員。2004年當選為該會會長,現擔任長遠發展及資深青商會委員會主席、公共關系事務顧問、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合唱團副團長。一直熱愛工作、熱心推展商會發展和發揮社團組織服務對社會的貢獻、以及推廣歌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