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依 蘇 晨
在一本專門記載美國杰出的玩具女設計師的書上,中國乃至亞洲唯一一個被載入其中的人,就是林月明。林月明女士所設計生產的玩具,賦予了一種人的共性,這種共性被稱之為:情感。因而,這些獨具魅力的玩具不是簡單的玩具,而是一種富含藝術價值的珍藏品。
流行,或許只是一個有形象的帶有點比喻的動名詞,它所表現的是文化與習慣的傳播。流行的前面是廣大的消費群體,而流行的背后,是設計師,是設計師們將產品推進了流行的潮流。
二十多年以來,林月明女士用一雙巧手,創造出了無數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藝術被她托在掌心,藝術的價值從她纖細的手指間流露了出來。

用獨一無二詮釋“流行”的定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剛從日本念完設計專業歸來的林月明女士進入了香港一家創辦于1984年的玩具廠——錦多玩具有限公司,二十多年來一路相伴。時至今日,玩具公司建廠已經二十余年,總部在香港,工廠在惠州,并在深圳設有分公司,成為一家擁有數千員工和數萬平米廠房的大型的港資玩具廠,產品一直銷往歐美等地。二十多年的玩具設計工作,帶給林月明女士的是一種由靈感衍生出來的快樂。這份靈感一方面來自于時間的沉淀,經驗的積累,一方面來自于內心深處對藝術的獨特的感應,那是一種內在的指引。
“椰菜娃娃”,是美國玩具市場上首屈一指的玩具,這個身長40厘米左右的“椰菜娃娃”,曾在美國刮起一層熱風,使得人們能夠心甘情愿地冒著寒風,在玩具店前排著長龍,只是為了“領養”一只“椰菜娃娃”,林月明女士正是從做“椰菜娃娃”開始自己的玩具之旅。

“藝術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成功地吸引注意力是藝術存在的全部意義。”林月明女士說,“我們的每一件產品都是根據客戶提供的圖紙或者是照片來為客戶量身定做的,針對的都是高端客戶。這個時候玩具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玩具,而是作為收藏品。”她的手中似乎握有一根魔法棒,能將圖紙上玩具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配之以神情,注入其感情,將這個玩具的價值提升成藝術品。每當走進當地的百貨公司,看到柜臺上自己制作的玩具,她心中總會不自覺地會升騰起一種滿足感,仿佛是精心培養出來的自己的孩子一樣。
在林月明女士的引導下,筆者走進了一間擺滿了玩具的屋子,琳瑯滿目的玩具不禁讓人驚嘆,一件件地欣賞著藝術品級別的玩具,從頭發絲、睫毛、眼鏡到衣服、皮包以及小飾品,都跟真的一模一樣,用心之至,彰顯出她對完美的追求。
“作為商品的藝術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價值不是表現為某種物質的工具性,而是體現在精神和文化上,藉以滿足人們的某種審美和精神需要。而這種審美情趣,既有客觀的社會標凖,又具有豐富的個性差異,那是一種個人的自由精神的產物,這個玩具的價格較之其它真正意義上的玩具要高,一般價格在數百美元左右。”林月明女士解釋說:“產品的高價格是因為它的原始創作具有的不可重復性而表現出來的唯一性所致。”

這是一件細致活,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很多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張圖紙,需要我們從中提取到很多的信息,客戶的心理,潮流里的流行因素,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東西。比如說制作一個黛安娜的珍藏品,要清晰地記得黛安娜第一次去美國訪問參加國宴時穿的衣服、梳的發型、手上的包包乃至神情、動作等一系列細節,需要我們特別留心,特別用心。”因為這一件件的限量生產的玩具基本上是通過手工來完成的,因此在制作的過程中,細節問題上的處理尤為值得關注。“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走的是完全出口的高檔路線,要讓價格和價值成正比。”林月明女士說。
從某種意義上講,影響藝術品價格的決定性因素,實際上并不僅僅是藝術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以及藝術品的存世數量,而是藝術品所能吸引的注意力。而一件產品之所以有吸引力,有珍藏價值,是因為設計師注入了她的感情,有感情的實物,再加上環境因素,才更顯得珍貴。
用藝術托起另一片天空
彈指一揮間,林月明女士在錦多玩具有限公司已經度過了二十個春秋,她也已經從每一件小事的學習和積累中,成為了公司里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用心中的藝術承載起了公司向前邁進的希望。
林月明女士說:“管理是件比較復雜的事情,管理幾個人,跟管理幾千個人不一樣,管理小的團體,可以親切些,如家庭式的相處模式,但是管理大的團隊,就必須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執行。”林月明女士的管理模式是金字塔的結構,由她直接管理的人不多,這幾個人再分別管理下層的人員分配,如此類推。這門管理的藝術,既集權,又分權,既能將公司的人粘合在一起,了解公司員工工作動向,推動公司發展,又能讓自己不那么勞累,真是一舉兩得。
林月明女士坦言:“一個企業,在生存發展中,總是會經常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當問題出現時,我們要做的就是一個一個地解決它。”“分工明確”是她所在團隊的最顯著的特點,她介紹說:“每兩到三年,市場上就會出現一個特別流行的種類,加上客戶的需求不盡相同,花樣百變,因此負責設計這一塊的,要每天注意關注市場動態,要順著潮流的發展來轉變自己的思維和眼光;負責生產的,需要熟記于心的是相關的安全條例;而接單員,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談判技巧。”二十多年的磨練,已經將她打造成了一個多面手,從直接與客戶交流到產品設計,從選擇產品用料到檢驗每一件產品的制作,進行的是一條龍的服務。憑藉著多年的設計經驗、嫻熟的技巧,設計的產品連續幾年在美國市場上熱銷,林月明女士以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身份登上了《WOMEN IN JOY》美國杰出玩具女設計師榜,莫大的榮譽背后是對她最大的肯定,而在藝術之外的清明的境界里,是她更深、更廣的追求,在這份追求里,所包含的是一顆寧靜的愛心。
用愛揮灑出一片快樂
從1994年開始,林月明女士加入了多項社會奉獻的隊伍里,而給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慈善行動“微笑服務”,幫助一群兔唇兒童。林月明女士說:“這些兔唇孩子,因為身體的缺陷,害怕被嘲笑,所以不敢出門,也不想出門,他們不知道未來怎么辦。”為了讓孩子們的臉上可以重新出現笑容,“微笑行動”籌集資金讓孩子們做手術,幫助他們補好兔唇,用愛心的藝術,為孩子們建立起對未來的信心,仁心仁德,讓人十分欽佩。
每一天,林月明女士都是在忙碌與充實中度過,一件件玩具作品,帶給她豐富的生活,帶給她無與倫比的快樂。玩具的世界就是林月明女士內心的世界。(石依蘇晨)
【人物簡介】
林月明女士,錦多玩具有限公司玩具設計師。從日本設計專業畢業之后,專注于玩具的設計工作。二十余年以來,所設計生產的玩具成千上萬,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珍藏品,作為唯一的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榮登美國杰出玩具女設計師榜,在服務路上,默默奉獻十載有余,將愛灑向更多的社會服務之中,是一位富有愛心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