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正道 何成保
昨天,那用生命澆灌的“禾苗”,都已經茁壯成“材”;昨天,那用生命去服務民眾的心,也被越來越多的居民所感受;昨天,那一句用生命發出的“發揮公民力量,爭取公民權益”的吶喊,一直令人振聾發聵。然而對于當事人何厚祥先生來說,昨天已經過去,今天,人生最有價值的,依然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影響他人的生命。
歷史向前,社會向上,這是無從更改的規律。人民創造歷史,公民推動進步,這一切都緣于民眾的力量,是內生的決定性力量——公民力量仍在成長的路上。
教書,助人成才是樂事
人生有許多個階段。對于何厚祥先生來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心中的理想和目標都全然不同。做老師的時候,他最大的理想和目標,也許就是通過自己的知識,在學校這方凈土里,培育更多的人才。
晃眼之間,何厚祥先生已經走過了三十三年的光輝從教之路,那滿園桃李,都已經變得一片芬芳。教書育人三十三載,何厚祥先生歷任小學教師、私立及政府資助中學教師和訓輔總主任,雖歷經輾轉,但他一直兢兢業業,為學生的成長盡心盡力。
何厚祥先生知識面廣闊,因而教學的范圍和所跨越的教學領域也是多方面。他雖以教導數學為主,對于工業繪圖、英文、科學方面,卻也有所見解,總能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有所增值。何厚祥先生坦言,當時自己教的學生,多有功課方面不太理想的,但是他并不是刻板地去追求學生的及格率,而是從學生內心開始,培養他們生而為人的志氣。
在他所發起成立的民生組織“公民力量”中,就有自己的學生參與,其中一位更是現任的區議員,他言:“現在公民力量其中的一位成員,就是我在沙田教書時候的一個學生。我看著她長大,覺得她不錯,后來畢業后讓她當助理,又鼓勵她選舉議員。當時她在學校里是個很乖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算很好,但卻是很有志氣的,想為社會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p>
“教書的時候,當然希望多點人才?!苯虝d,何厚祥先生都愛著自己的學生,喜歡和學生相處。他認為最大的收獲,就是看著自己的學生成才,最大的樂事,就是幫助學生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議員,用心服務才是真
教書,何厚祥先生是用自己的生命影響著那些未來的“花朵”,而做議員,他則是用自己的心去服務民眾,同樣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他人的生命。
“做議員,最重要的是拿出心去服務,真正去感受居民所愛、所需、所欲,盡量走到居民當中去聽,去看,去觀察他們喜歡什么,需要什么。要服務民眾,卻不知道他們的需要,這是不成的?!弊鳛樯程飬^議會民選議員,何厚祥先生對自己的定位,就是盡量不要夸夸其談,而是盡量做實事,腳踏實地,為居民不一定全都做大事情,很多為居民爭取的小事情,也能體現出自己的熱忱,讓居民感受到自己的心。
何厚祥先生坦言,在為居民服務的過程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并不是什么都能的,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為居民服務是盡力而為。從開始走上服務民眾的道路時,他就是這樣做的,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來證實自己的價值。
從1989年起,何厚祥先生就走上了服務社會的道路。1989年,何厚祥先生初到沙田區的一所中學教書,遇到了以前中學的副校長,就是這位他曾經的上司,為他的人生敲開了另一扇多姿的門。當時,這位副校長一邊教學,一邊做些地區服務,遇到何厚祥先生后,就希望何厚祥先生能夠幫手,一起為社會服務。何厚祥先生欣然同意,從此一邊教學,一邊利用工余時間服務社會。
1994年,沙田區面臨一次新的區議會選舉,這個時候,何厚祥先生已經在長期服務社會的過程中,積累起了良好的聲譽,而且,他本身是一名教師,深受沙田區學生和家長的尊敬。這個時候,何厚祥先生的一些朋友就勸他:“你既然有心服務,為什么不出來參加選舉,這樣豈不是有了更好的途徑來更好地服務居民?”朋友的話,點撥了一直默默無聞地服務于社會的何厚祥先生,帶著滿腔熱忱,他參與了當屆區議會的選舉。
俗話說,種善因,結善果。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服務社會,何厚祥先生都收獲了足夠的尊敬,是次選舉,他毫無懸念地順利當選。此后連續兩屆,他都是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直到2007年,又是新一屆選舉,在對手實力不俗的情況下,他依然順利當選。
服務社會,何厚祥先生是托付著民眾沉甸甸的信任,而他,盡力而為。
家庭,相互支持就是福
何厚祥先生的選區下城門區,是一個人口超二萬的大選區,面積也較其它選區大,因此平常時日,處理所面臨的一些大大小小事情,占用了何厚祥先生不少精力。所幸的是,他的妻子、兒女都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不僅在精神上,也在實際行動中給予充分的支持。在何厚祥先生背后,是一股來自家庭的溫暖力量。
何厚祥先生育有一子一女,兒子于香港大學畢業,主修財務,已經在香港著名的匯豐銀行工作有兩年之久;女兒雖說剛剛從大學畢業,但是也已經開始從事學校的訓導工作,他們俱已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才。對于何厚祥先生而言,兒女都已成才,這是人生一大樂事,孩子們自己挑起生活的負擔,以后自己和妻子更可以輕裝上陣,更從容地行走于服務社會的道路上。
何厚祥先生的妻子是一名義工,十分有愛心,經常到內地做公益助學工作。為了專門籌款幫助內地的貧困學校,在香港慈善團體“苗圃”的組織下,何太太和一眾愛心人士,沿著當年紅軍長征路線,步行時日長達十個月,自帶路費,沿途考察,這次慈善長征為內地的貧困地區興教助學籌到了幾千萬的經費。
“那十個月的‘長征,我利用學校假期,也走過了其中一個分段,很辛苦,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雖然因為工作繁忙我只是體驗了一小部分,但我覺得這是對我太太最大的支持,我體驗過知道,徒步行走十個月,是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與耐力?!焙魏裣橄壬f。
相互的支持,才是前進的動力。有了何厚祥先生和眾多熱心親友的支持,他的太太以無比強大的意志力和熱情走完了“新長征”;而有了太太的支持,何厚祥先生在議員工作中,能夠對居民的服務盡心盡力。
因而,在過去的日子,何厚祥先生得以更好地關注區內長者的健康和生活,知道他們喜歡聽戲曲,就每隔兩個月特別為區內長者準備一些大型歌舞表演活動,豐富長者的物質文化生活;又成功爭取落實“沙中線”與建顯徑站,紓緩大圍站人潮壓力,貼近居民需求;到港鐵請愿,要求延長長者假日乘車優惠,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并要求議會改善沙田區交通配套,關注社區花園的維修……
公民力量,一直在路上
作為議員,何厚祥先生致力于四個字:盡力而為。其實不論是議員,還是剛剛結束的教師生涯,抑或是致力于社會民生服務的“公民力量”,何厚祥先生都是盡力而為,享受著過程之中的價值所在。
他言:“在這個過程里面,我們高調談政治,但是民生我們是始終最關注的。這么多年,我們(公民力量)發動這么多人投身居民服務,就是令到香港不斷前進,在實際行動中表達自己愛國愛港的心?!?/p>
公民力量在民生中所發揮的作用,在居民歡迎的趨向中可見一斑。公民力量可以超越他們自身而影響社會,得益于公民意識的張揚。這是一個由一而多、由個體而潮流、由星火而燎原的光大過程。由劉江華先生、何厚祥先生等人發起的“公民力量”,于1993年成立,宗旨為“發揮公民力量,爭取公民權益”,原發動人共8位,均為現任沙田區議員,他們都是一群長期參與社會運動的志愿人士,透過實踐,認為民眾不僅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動力,亦是改革社會不合理現象、爭取自身權益、推動民主、改善民生的力量泉源。
當時,沙田區以劉江華先生、何厚祥先生等為發起人的一群關心社會,有志服務居民的人士,在區內相繼成立了三個民生組織:鐵路評議會、公屋聯盟和醫療論壇。很明顯,這三個組織的成立,是對沙田當時作為一個年輕的新市鎮,居民最主要的生活訴求的回應。集體運輸服務、公營樓宇、健康保障等問題備受關注,但同時,在他們眼里,治安、社區設施、私人樓宇管理、環境衛生、青少年培養和教育等等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項亦不容忽視,與其每項議題都成立一個關注組織,倒不如催生一個多元化服務地區的民生組織,于是,公民力量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十多年來,公民力量在何厚祥先生等人的努力下,同行者日眾,工作不僅遍及沙田、馬鞍山,還輻射至西貢、將軍澳。何厚祥先生希望這個團體能夠繼續服務下去,并培養出好的接班人,使之持續發展,為民生獻力。
2009年的日歷已經翻去大半,對于在教育和社會服務上盡力奉獻的何厚祥先生來說,當有撫卷長思;而這一年未完的新篇等待抒寫,亦需執筆暢想。那創造歷史開啟未來的力量,仍然要歸因于無數像何厚祥先生一樣的公民善其身、濟天下的夢想。 (萬正道何成保)
【人物簡介】
何厚祥先生,沙田區議會議員?,F擔任公民力量召集人、沙田區議會下城門選區民選議員、沙田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沙田居民協會會長、沙田體育會董事、鐵路評議會發言人等社會職務,并于2006年獲頒M.H. 榮譽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