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兵
《出版參考》:“千萬巨資版權采集計劃”前段時間被媒體廣泛報道以后,引起很大反響,能不能請您詳細介紹一下為什么要進行該采集計劃?
童之磊: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我特別想說一說,這么多年很多出版社的領導,見面的第一句話都是:贏利模式是什么?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我認為出版社應該成為數字出版的主力軍,但現在出版社心中就是有這么一道坎,看不清楚贏利模式,不愿意進來做這件事,那么怎樣讓出版社下定決心呢?
做為數字出版的先行者,中文在線想去做這個事情的發動者,把這層窗戶紙捅破。現在出版社最擔心的就是贏利模式是什么?或者簡單來說錢在哪?好,未來的風險可以由中文在線來承擔,由中文在線通過預付或者買斷的方式,先把錢預付,打消出版社的顧慮。道理很簡單,如果數字出版能賺錢,肯定出版社都愿意來做,為什么現在沒做,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中文在線要先做先付出,走到市場的前沿,由我們來拉動出版社一起走向數字出版。這就是做這件事最核心的目的。
《出版參考》:數字出版還沒有公司投入這么多資金來采購數字版權,你會不會覺得這次的千萬采集投入成本很大?
童之磊:數千萬是很大的投入,一個大的挑戰。為什么要投入這么多,有兩點,一是只有這樣量級的投入,才能真正打動出版社。一本書數字出版有上萬的純利對出版社來說就很有吸引力了,他們只需要給我們版權授權,其他的工作就由中文在線來推動。第二點,就是我們也相當有自信能把這件事做好,這些版權能產生這樣的價值。我還說兩方面:一是風險我們來承擔,紙書有可能是超級暢銷書,但拿到數字出版就有可能沒有市場,沒有人能保證。二是資金成本由我們來墊付,也算是對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做一個前期的貢獻。
《出版參考》:一本花十萬元購買的數字版權圖書,哪種方式能夠賺回成本并贏利呢?
童之磊:現在中文在線推出的全媒體出版模式包括手機、互聯網、數字圖書館、手持閱讀器等。公司算過一筆賬,在手機上需有上百萬用戶來看,上十萬的用戶來訂閱才有可能覆蓋掉成本,這種情況加上稅收等也可能是虧本的。如果推廣順利,需要三年時間基本上能收回成本,但是如果結合產業發展的方向,也可能很快,比如和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合作,也有可能一年、兩年就收回。
《出版參考》:此計劃是長期的計劃還是一定時間段內的計劃?這么大規模的投入,資金來源是怎樣的?
童之磊: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每年都會是這個規模。每年一定會有千萬元的采集,而且會逐年增加。前期的資金,中文在線自有資金已經足夠。中文在線計劃用三年時間上市,那就可以保證將來有更大的其他的資金來源。我們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公司,有能力去做這件事,也能夠算得過來這筆賬,只是可能回報時間會長一點。
《出版參考》:按千萬元的投入,可能會購買100本或者幾百本圖書的數字版權,那么中文在線挑選圖書的標準是什么?
童之磊:一是參照各種排行榜信息來進行挑選。二是按照客戶的需求,比如中文在線的網站(www.17k.com)有2000萬用戶,這些用戶會及時提供最新的圖書資訊及他們想要閱讀的內容給我們。三是公司擁有的一個很強大的策劃部,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一段時間內讀者所關注的、最流行的,比如建國60周年、邁克爾·杰克遜等。
《出版參考》:采桑來的圖書會加工成哪些類型進行出版?
童之磊:主要模式包括:手機圖書(分為彩信書,WAP書等),數字圖書館(單機版,校園網版,互聯網版),互聯網(下載、包月、章節連載付費閱讀等),手持閱讀器等。中文在線的定位是出版社的合作伙伴,幫助出版社實現向數字出版的轉型。
《出版參考》:據了解,中文在線會參加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公司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有何考慮?
童之磊:我們將全面推進海外市場,這是一個大趨勢,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文將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語言,中文作品在世界上也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海外剛開始做。但會很快的爆發,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優質資源,與海外很多圖書館溝通,反響都非常好。另外中文在線有非常有實力的合作伙伴,比如,網絡孔子學院,這在將來是一個很重要的網絡出版平臺。我們也希望借助這次法蘭克福書展,向世界表明,中文在線正在走向海外市場,并致力于把優秀的中文作品向海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