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翔宇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樸素、憨厚,為人老實。他樂于助人的事跡伴著風兒飄遍了神州,飄進了億萬華夏兒女的心中。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
雷鋒,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望城縣安東鄉一個叫簡家塘的小村子。那時,中國仍未解放,雷鋒家是佃戶,受盡了地主的欺負。雷鋒的爸爸被日寇打死,雷鋒的哥哥也因過度勞累患上了肺結核,不治而亡;后來,雷鋒的媽媽也因故自殺了,雷鋒成了孤兒。可以說,小小的雷鋒已飽經世間的滄桑。
后來,中國解放了。雷鋒加入了兒童團,向無惡不作的地主討回了血債。經過多年磨煉,他終于百煉成鋼,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作為共產黨員,他不知疲倦地工作,身上總有一股螺絲釘精神,黨把他插在哪就在哪起作用。后來他當上了汽車兵,用不懂就鉆研的釘子精神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他助人為樂,為高尚的事業奮不顧身。大壩搶修時,可以看到他洋溢活力奔跑的身影;公路塌方時,總能聽到他充滿激情的腳步聲。在一次運送任務中,雷鋒不幸被一根大木樁擊中,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年僅22歲。
讀完書后,我不禁陷入沉思:雷鋒為了人民的事業艱苦奮斗、奮不顧身的精神,被我們稱為“雷鋒精神”,而中華民族千年的歷史不正是用“雷鋒精神”支撐起來的嗎?從古至今的仁人志士,不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嗎?“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當代的青少年更要學習“雷鋒精神”。在學習上,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掌握好基礎知識,不可操之過急。遇到困難或不懂的難題時,更要像“釘子”一樣鉆懂、鉆透。
雷鋒常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弊屛覀冦懹涍@句話,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為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世界強國而奮斗。
(責任編校:陽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