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養品種。以波爾山羊、大尾綿羊、小尾寒羊為優良品種,本地山羊也可,但配種要實行人工冷配(波爾山羊)。
2.分群飼養。將羊分成小群育肥,每群10~15只,羔羊一般育肥5個月,老殘羊等育肥2個月。
3.斷尾。斷尾可加速肉羊生長。改進羊肉品質,減少膻味。
斷尾在羔羊出生后2~21天進行,但以出生后2~7天較為合適,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
操作時,用彈性較好的橡皮筋,套在羔羊的第2至第3尾椎之間,可斷絕血液流通,使尾下部得不到營養而萎縮,經10天左右即可自行脫落。
4.去勢。閹割去勢后的公羊性情溫順,好管理,易上膘。對不留種的公羊,在出生10天左右閹割去勢,淘汰公羊也要及時去勢。先用手把一側睪丸擠到陰囊下部,然后用橡皮筋緊緊扎在陰囊上部數圈即可(對側也用此法)。
5.育肥方法。放牧催肥法,適用于冬春季節缺乏飼草的地區。白天放牧,傍晚進行1次補飼。飼料配方:玉米粉26%、麩皮7%、棉籽餅7%、酒糟(干)48%、草粉10%、食鹽1%、尿素0.6%。加補飼料添加劑,按體重10公斤左右1次用2克,1個月用1次,喂1個月停1個月,4個月即可出欄。
6.飼養管理。飼料要確保清潔、新鮮,調制好的飼料要及時喂完,防止霉變。塊根類、藤蔓類及長草,要鍘短切碎后喂給,每天必須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經常用草刷拭羊體,以保持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保持圈舍衛生,冬暖夏涼,干燥通風,糞便定期清除,圈舍定期消毒,防止各種飼草中毒和疾病發生。(河南 宋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