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索輝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當前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即建設一支經得起困難和風險考驗,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隊伍。這給黨建工作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持之以恒地發揮黨員在企業發展建設各個時期的作用。
一、央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用黨員鏈來銜接基層員工
我們系統黨員數量已占至員工總數的1/4以上,加上黨組織的后備軍——積極分子,占到了隊伍總數的近1/2。企業如果充分認識到這一政治優勢,把黨員和積極分子看做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力量,為其提供參與企業管理的途徑,通過身體力行帶動廣大員工群眾,對推進管理創效、機制創新、經營運行等都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科學理論上有一個概念:蝴蝶效應,講述的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揭示的是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巨大的反應。那么調整初始條件,能否產生這種轟動效應呢?以我們企業為例列舉一組數字, 6:263、28:263、51:263,說的是我們帶隊伍的常見模式:廠領導6人要帶好全廠需要每人管好、帶好43人;機關管理人員28人要帶好全廠需要每人管好、帶好8人;班組長以上管理者51人需要1人管好、帶好4人。經過分析,我們發現缺少一個環節,那就是企業的中間力量——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我們現在的黨員數是62人,積極分子49人,62+49產生的將是111:263的帶隊伍比率。也就是說以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力帶好全廠員工,只需要1個人管好、帶好1個人。看到這個數字我們的眼睛亮了。再擴大到油田企業內部乃至整個央企來說,常見的管理流程中:廠領導→管理人員→班組長→工人,也沒有黨員、積極分子這個層次。如果把分布在生產、技術、管理第一線的黨員、積極分子也納入流程,作為班組長和工人之間的環節,并視為那只輕拍翅膀的蝴蝶,來帶動廣大員工群眾,那么他們只需要一人管好、帶好一個人或幾個人(小于班組長帶隊伍的比例)。這種被無限縮小的帶隊伍比例和適當延長的管理流程,產生的轟動效應將是巨大和超前的。
從當前現狀來看,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把黨員納入到管理流程中,用黨員鏈來銜接基層員工,對央企而言是摸索實驗、內生外促發揮黨員作用和彰顯先進性工作領域內的一項變革性嘗試。
二、央企發揮黨員作用是黨員個體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當今社會價值多元化,使“共產黨員”成為眾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名字。除了“七一”表彰、“急、難、險、重”任務時成立的黨員突擊隊,以及每月繳納黨費的提醒,日常工作中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形象、他們的作用能被多少人留意?又有多少人把他們取得的成績與黨員身份掛上了鉤?甚至還出現了大家不知道身邊誰是黨員、黨員個人也淡漠自己身份的現象。部分黨員個人在潛移默化中出現了市場經濟關于等價交換的原則和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精神的思想沖突。常工作中他們的聲音、形象和作用也很少能被他人同共產黨員的身份聯系起來。這樣的現象不單單影響到黨員個人的上進與追求,也同樣影響到周邊的員工。入不入黨無所謂,甚至將個別黨員的不良行為放大到“黨員還不如我呢”這樣的感慨,長此以往隊伍正氣難樹,遲早會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帶來傷害。因此,發揮黨員作用是黨員個體所在團隊的共同需要,通過多種措施建立彰顯黨員先進性的載體和平臺,是當前黨建工作一項重要任務。
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各項工作的主力軍,讓他們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最積極、活躍的力量,是黨員所在團隊的共同需求,也體現了我黨的主流價值觀。我們黨的各級組織特別是黨的基層組織,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幫助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通過豐富黨員組織生活,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我的價值觀大討論”等活動,從思想上補課,實踐中指導,解除黨員“冰凍”狀態,激活黨員信念,亮出黨員身份,使黨員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活”起來,從而促成黨員個體主動找回黨員的責任與光榮;各級組織可以通過必要的交任務、壓擔子方式,來激勵黨員發揮先鋒作用,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包機制”、“黨員生產線”、“黨員干部基層班組聯系”等彰顯黨員先進作用的活動,為黨員搭建展示風采的平臺,讓黨員作用“炫”起來,成為企業工作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同時還要通過“主題黨日”、“黨員故事會”等形式宣傳推介黨員的先進事跡,既讓黨員真正感到作為黨員很光榮,也要讓廣大員工認同做黨員很光榮,使黨員的身份在群眾中“火”起來,成為人人追逐、奮斗的目標,從而形成向黨員看齊的良好氛圍。
就企業而言,共產黨員與身邊廣大員工接觸最多、走得更近,因而注重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帶領員工設計職業生涯,開辟自我價值實現多元化的形式,并協助班長以上管理人員管理團隊,積極協調員工與企業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與誤會,是容易被基層員工接受的,效果也將是明顯的。
三、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是團隊緊密團結的需要
企業單位的員工構成的每一模塊,都具有年齡相仿、資歷相近的特點,為榮譽和位子的相互攀比、過度競爭及外埠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制約著企業歸屬感的建立。讓黨員干部幫助員工設計職業生涯,開辟自我價值實現多元化的形式,是促成人企和諧的重要途徑。當前部分企業片面強調黨員是被監督的對象,把黨員作為被管理的對象,而忽視黨員在黨內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在黨內決策上,片面強調黨員無條件貫徹執行組織決定,忽視黨員參與民主決策的權利,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黨員作用的發揮。共產黨員是行使義務的主體,同時也是享受權利的主體,作為一級組織,我們要讓黨員吃苦在前的同時,也應該將給予關懷放在前,給予照顧放在前,讓黨員充分享受被尊重和信任。
首先,企業應該建立健全關心、服務和教育黨員的工作機制,按照服務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的要求,從愛護、關心黨員角度出發,對工作、生活困難黨員的基本情況定期進行摸底調查,為黨員釋疑解惑、排憂解難。建立困難黨員家庭生活情況檔案,實行動態管理,采取組織結對、干部結對和黨員互結等多種形式開展分類幫扶,拓寬服務機構的服務領域,使困難黨員也充分享受到被幫扶的權利。黨組織負責人也要經常性地與黨員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建立健全走訪慰問制度,在重大節日和黨員有需要的時候,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卓有成效地開展黨員教育活動,運用正面為主的激勵手段,以黨校、業余函授、集中培訓、遠程教育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廣大黨員的能力和素質,在企業內部形成奮發向上的氛圍。
其次,要建立健全黨員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的工作機制。共產黨員是政治成員,因而落實黨員主體地位,要從黨內“三先”(重大事項黨員先知道、先討論、先行動)抓起。建立完善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在重大決策出臺前,認真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科學決策,落實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權和監督權。企業在制定本單位目標、任務分解、重大決策等工作中,讓黨員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參與管理,并充分行使監督職能,同時不斷完善黨務公開制度,在黨的干部考察任免、黨員發展、黨員教育管理和公開選拔干部等環節中,讓黨員參與其中,成為監督主體,從而進一步落實黨員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目前,深化央企改革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發揮黨員在其中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對我們黨務工作者來說還是全新的課題,需要在推行和實施中,不斷以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提出新思路,強化措施,為實現中共中央提出的企業黨建工作目標而扎實有效地工作。□(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