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信
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作出的建設“八大經濟區”戰略部署,對全省以及齊齊哈爾市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提高認識。省委站在統籌發展的戰略高度,立足黑龍江的比較優勢,提出把“八大經濟區”建成東北地區產業的隆起帶、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這是對省情的一次全面、系統的再認識,是對過去發展思路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是區域發展理論在我省的探索和創新,是推進科學發展的經驗總結,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有利于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升整體經濟實力,關系全局,影響深遠。建設“八大經濟區”與齊齊哈爾市的發展定位和思路是一致的。“八大經濟區”有5個與齊齊哈爾市關系密切,這是齊齊哈爾市面臨的又一次重大發展機遇。能不能抓住這次機遇,事關齊齊哈爾的長遠和未來;能不能抓好相關規劃落實,是對全市各級干部執政能力的檢驗。抓住了、抓好了,我們就會乘勢而上,加快發展。抓不住、抓不好,就會貽誤戰機,留下歷史遺憾,就是對齊齊哈爾不負責任,就是工作不稱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部署上來,統一到規劃任務落實上來,努力在全省新一輪產業結構大調整、發展格局大變動中,搶得發展先機,占據有利地位,實現率先發展。
要落實好規劃。“八大經濟區”中,對于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區、松嫩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齊齊哈爾市要承擔主體責任;對于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北國風光特色旅游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集中開發區,齊齊哈爾市要承擔重要任務。為此,我們要對照省委規劃要求,逐項研究,對號入座,抓好落實。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通過了“八大經濟區”建設專項規劃,這次市委全會研究討論的《齊齊哈爾市貫徹落實全省建設“八大經濟區”戰略實施意見》,提出了齊齊哈爾市貫徹落實的總體思路、原則、目標和措施,細化了與齊齊哈爾市相關的五大經濟區建設具體任務,各縣區和各相關部門要對照省里專項規劃和齊齊哈爾市《實施意見》,研究細化落實辦法,做到目標、任務、時限、職責、措施五落實。要與省直有關部門搞好溝通,全力爭取經濟區建設資金、項目和政策,力爭在進度、成效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總的要求是,立足優勢,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注重實效,總體規劃建設水平要超出其他地市,絕不能因為工作不到位而拖全省后腿,影響全省大局。
我們要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動力,按照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和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的總體要求,堅持把保增長作為下半年的首要任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全年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1.全力抓好大項目建設。我市經濟發展速度加快,關鍵在于上了一批好項目。各縣區財政狀況好轉,主要得益于大項目增多。我們要著眼于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更快發展,把大項目建設擺上更加突出位置,謀劃建設一批關系全局、影響深遠的大項目。要解放思想敢想大項目。思想解放程度決定項目建設力度,我們大項目上得少,主要原因不在區位差、資源少,根源在于思想不解放,不敢想大項目、不會盯大項目。各地經驗反復證明,要想辦到必須首先想到,想到就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不想一點希望也沒有。要克服資源依賴癥,消除畏難情緒,跳出地域、資源框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要找準路子建設大項目。堅持圍繞骨干企業發展大項目、圍繞高新產業擴充大項目、圍繞做大工業園區吸引大項目、圍繞戰略投資者引進大項目、圍繞有潛力企業培育大項目、圍繞優勢資源開發大項目、圍繞企業上市生長大項目、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大項目,千方百計謀劃、論證、儲備、包裝、推介、引進和爭取一批大項目。特別要學習借鑒一重、北鋼、二廠和飛鶴等企業搶占先機上項目經驗,敢于和善于謀劃幾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要明確責任抓好大項目。大項目建設工作難度大,需要做決策、定政策,承擔責任和風險,別人無法替代,必須作為“一號工程”,黨政一把手、企業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親自跑。只有一把手想在前、談在前、盯在前,才有成功的希望。各級黨政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要樹立“抓大項目是本職,抓不好大項目是不稱職,不抓大項目是失職”的思想,帶頭謀劃大項目、論證大項目、洽談大項目、包建大項目,對本地的優勢要把握,對國家政策導向要研究,對如何引進大項目要思考。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大項目建設上,重點項目要組建專門班子集中攻堅、緊盯不放,對大項目建設遇到的難題要親自協調、親自解決。要形成合力服務大項目。各級領導干部、各職能部門、各個層面都要樹立“項目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圍繞在談項目落地、簽約項目開工、在建項目推進、建成項目達效各個環節,全力以赴為項目建設搞服務,確保項目無障礙建設。當前,要重點抓好一重集團鑄鍛鋼基地、北鋼500萬噸特種鋼優化原料基地、齊二機床高檔重型數控機床產業化、騰翔鑄鍛造基地、熱電聯產、黑化集團100萬噸搗固焦、蒙牛液態奶、飛鶴乳業30萬噸大豆深加工、松嫩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齊齊哈爾項目區、國家航天食品與生物工程研發基地、昂昂溪俄羅斯風情小鎮以及江西新區、新火車站、勞動湖南擴等項目建設。
2.全力抓好工業保增長。要按照全市工業經濟科學跨越發展總結表彰會議的總體部署,打好工業經濟保增長攻堅戰。要開拓市場。市場是企業的生命線。在金融危機沖擊、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各類企業要更加注重市場營銷,竭盡全力保市場、搶市場、爭市場。要重信守諾,對已簽訂單要保質保量按時交貨,鞏固維護好老客戶,確保長期客戶不流失,大額訂單不減少;要強化市場營銷,拓展營銷網絡,增加營銷人員,活化營銷手段,發揚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歷經千辛萬苦、用盡千方百計的精神,利用各種關系、各種渠道跑合同、爭活源,爭取更多的新客戶、新市場。要抓好技改創新。胡錦濤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講話指出:“黑龍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比較多,大型國有企業、軍工企業比較多,應該在自主創新上有更大作為”,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也對全省加快創新體系建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作了明確部署。我們要站在戰略高度認識自主創新的重大意義,瞄準科技前沿,搶占科技制高點,通過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和關鍵技術。特別是要學習借鑒一重、北鋼等企業抓技改、搞擴建、上項目經驗,越是在困難情況下越要著眼長遠,把擴大產能、改進工藝、創新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之策,對于已竣工的項目要全力抓達產;對于在建項目要搶工期、搶進度,爭取早日投產;對于擬上項目要抓緊開工。通過技改擴建,不僅為今年保增長打下堅實基礎,更為今后增長積攢后勁。要調整結構。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利用好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我們要抓住機遇,及時果斷淘汰與國家產業政策不相符的、與市場需求不適應的技術和產品,在鞏固壯大裝備制造、食品加工兩大支柱產業的同時,重點抓好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生物、環保節能、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升級、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做到以新代舊、以新補舊。要強化管理。
3.全力推進“四個換位”和新農村建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黑龍江農業資源豐富,農業區位較好,發展多樣性農業空間較大。要利用這一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我們要以“四個換位”為主線,推進縣域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打牢基礎。全力抗災奪豐收。把工作重點從抗旱轉到防洪除澇上來,提前做好防大汛工作,做到有汛無汛按有汛準備,大汛小汛按大汛準備。要把升苗情、抗低溫、促早熟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適時采取多鏟多趟、葉面施肥、放水曬田等措施,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力爭大災之年農業取得好收成。支持畜牧業發展。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養殖企業和農戶,遏制畜牧業下滑趨勢。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對奶牛、生豬等產業的影響,扶持飛鶴、光明、元盛、雨潤、金鑼等龍頭企業,增強產業帶動力。認真抓好勞務經濟。繼續抓好技能培訓、中介服務、權益維護等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擴大對外勞務輸出,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彌補災害損失。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搞好農產品深度加工,壯大縣域工業實力,加快產業換位步伐。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要鞏固和擴大新農村建設試點成果,抓好幫建項目建設,力爭在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社會進步、環境建設等方面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