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黃觀宇
近年來,我國科技進步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緊迫要求和應擔當的使命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平藤Y源開發利用不足,科教優勢未能充分發揮,科技供給能力不足與企業對科技成果吸納力不強的矛盾突出;科技與經濟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對經濟的拉動力不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會公益類科技工作和基層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資源分散浪費并存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科技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必須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溫家寶總理指出,經濟和社會發展要依靠科技,科技進步要依靠創新,科技創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系的各方面的重大關系,發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為科技管理部門,必須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以科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方向,以引導和促進新型工業化為中心,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把科技進步作為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二、堅持以人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點轉到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營造創新創業環境上
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到戰略層次來認識,把人才強國作為國家發展的基本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優化人才成長和鼓勵創新的環境,改變“重物輕人”的觀念,把“以人為本”體現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去。積極調整科技發展的相關政策,把培養和造就優秀科技人才、調動廣大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作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標,把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科技創新環境作為科技工作的優先任務。進一步營造科技政策環境,加快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改進科技評價辦法,弘揚創新文化,使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環境明顯改善。同時,要把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作為科技發展的基本目標,堅持以服務于人民大眾為宗旨,便科學技術植根于群眾,造福于人民。
三、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術支撐
1.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國家興盛,人才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經濟要發展,培養和提高人才的科學文化素質是一個關鍵問題。發展地方經濟,單靠少數專家和技術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學文化知識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是為地方經濟發展造就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質的重大舉措,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大舉措;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2.為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一方面要加強科技攻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另一方面要加強產學研結合,發揮生產與技術優勢。職業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術應用開發性,研究領域重點放在地方區域產業上,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建設,積極依托產業、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終目標是能夠服務產業、提升產業。
3.實施“科技進步工程”,提升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才能加快發展的新階段。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新機會和新動力,才能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持久的技術支撐,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才能有效地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使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四、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1.實施科技進步領導工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科技創新,關鍵在領導。因此,各級領導首先是黨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要經常為科技工作的開展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困難。
2.實施技術進步工程。要緊緊抓住“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個主題,以高科技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堅持做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改造傳統產業相結合,與實行精品名牌戰略相結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路。
3.實施“金橋工程”。首先,要大力發揮當地政府科技咨詢服務專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斷介紹引進成熟的科技成果,這是由當地自身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特點所決定的。其次,要整合科技資源,加強科技協作。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社會發展等當地經濟社會牽動作用較大的領域,要繼續加強與有關的高等院校的聯合攻關,借他人智慧促進開發創新;同時,要下大力整合當地的科技資源。當地科技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經貿、農來、林業、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門的聯系,最大限度地爭取政府各部門、各行業的支持,重視發揮行業科研單位的作用,實行科技信息、數據資料的廣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識積累和眾人智慧,提高科技為經濟服務的能力。再次,要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改造當地的科技服務機構網絡,大膽采取市場化機制,積極推動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調動其經營技術成果的積極性,要創新信息服務體系。重點是應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廣泛搜集適用的科技信息、產品市場信息和農民致富信息。
總之,“發展是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教育、培養數以萬計的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各級各類應用型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斷加強科技重視、科技投入及科技對生產力的轉化;才能通過高新技術發展新型工業,通過農業技術培訓發展特色農業,才能真正實現科技人才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p>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