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柳
一、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點
1.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含義。狹義的成本管理含義并非僅指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耗費的顯性成本,還包括企業失去市場,委托代理成本等一些非顯性的成本。對顯性成本,成本管理側重于尋求合理的能夠使公司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成本水平。廣義企業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成本優勢是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而傳統的成本管理是要實現“降低成本”。
2.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長期性、全局性、外延性。長期性:企業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便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立足于長遠的戰略目標。而傳統的成本管理則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從長遠的持續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慮屬于戰術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業進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業宜雇傭年齡相對較大、技術熟練程度高的員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優勢”標準衡量企業宜從長遠出發雇傭對年輕、文化程度高的員工,利用學習曲線,以獲得較長時期的成本優勢。
全局性:企業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企業的價值鏈貫穿于企業內部自身價值創造作業和企業外部價值轉移作業的二維空間,價值鏈不同于價值增值,它是更廣闊的外在于企業的價值系統鏈,企業不過是整個價值創造作業全部鏈節中的一個鏈節。
外延性:企業成本管理的著眼點是外部環境,將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購環節,乃至研究開發與設計環節,向后還必須考慮也后服務環節。既要重視上游供應商的聯系,也應重視與下游客戶和經銷商的聯結。總之,應把企業成本管理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對企業所處環境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才能預測和控制風險,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管理戰略,把握機遇主動積極地適應和駕馭外界環境,在競爭中取得主動,最終實現預定的企業戰略目標。
二、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產生的必然性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第三產業—服務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迅速發展的第三產業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這種影響隨著旅游業、銀行業、保險業、以及我們電信業等市場的開放而擴大。相對傳統的制造業來說,服務業的最終產品成本結構難以區分,傳統的變動成本管理方法并不適用,因為這些產品不但產品本身難以確認,而且其產品中的混合成本也遠大于易于區分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同時,許多制造業由于從傳統的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也面臨眾多的新成本問題,如:全面質量成本、顧客滿意度等。因此,成本管理人員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尋求更恰當的成本管理方法,為管理提供與新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成本信息。
三、實施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徑
為充分發揮地利、利用人和在市場競爭中樹立價格優勢爭得一席之地,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實行全員成本管理。強化企業各級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提高全員的成本管理素質。將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全體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成本管理成為一項全體員工的工作。成本管理專業人員應熟練掌握現代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熟悉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和生產工藝特點,做到對產品成本的來龍去脈了如指掌,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心中有數,從而使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2.樹立成本管理的效益觀念、突出成本考核、加大成本考核力度。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經濟效益決定企業自身的前途命運,因此進行成本管理必須以增加企業贏利為目標。確定企業產品成本是降低還是提高,應以是否增加企業利潤進行決策。如果提高成本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就不一定非要降低成本。所以企業成本管理人員必須確立成本效益觀念。
3.采取更為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企業應該學習和應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尤其是要學習那些科學的定量管理方法。在成本管理中,必須加快電算化步伐提高電算化應用水平,加速培養電算化人才,從而實現成本管理手段現代化。
四、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新方法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
投資者非常關注一個上市公司的利潤指標,比如對于我們聯通公司而言,我們就必須牢牢控制好利潤這個指標。這樣,我們必須高度關注資源的合理配比和利用效率、產出效益,密切關注營銷成本、網運成本、必要的開門費用等付現成本的使用情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利潤指標大起大落,確保利潤指標實現的均衡、穩定。我們現在所采取的措施,一是要完善預算管理體制,突出財務綜合協調和專業部門管控責任,抓住預算目標不放松。并召開全省成本費用分解預算討論會,以全年成本費用預算為基礎,結合成本費用實際完成情況,分析成本費用變化趨勢,評價使用效果,與各分公司共同對成本費用進行月度分解,提高成本費用使用效率,增強企業創利能力。二是要以地市為單位,按照部門職責分工,落實管控職責,比照先進水平,提高成本費用使用效率。營銷費用由市場部門負責,著重提高使用效率,既滿足收支配比要求,又有效拉動收入增長;網運成本由網運部門負責,著重優化網運成本結構,提高通信質量,有效支撐生產經營;業務費及管理費由財務部門牽頭,深入挖掘和發揮固網與移動網的成本協同效應,降低共同費用支出。通過節能降耗、瘦身下電、發揮協同效應等措施,加強對必要開門費用的管理。優化人工成本結構,加強對外包派遣費用的精細化管理,提高人工成本使用效率。三是建立對成本費用使用效果的科學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成本費用使用效果評價,并每月進行通報。
綜上所述,加強在企業內部確立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至關重要;降低成本必須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以人為本是改進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只有把現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運用于實踐當中,使會計和管理科學適應環境的經濟化調整,配合經濟發展的步伐,有節奏地對現有的成本管理體系實施改革,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