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紅
“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這是西方信息披露的三種基本理論之一——新古典經濟學的一種假定,并且這種假定伴隨著新古典經濟學在信息披露理論方面的建樹成為一些觀點的核心基礎,并由此而產生出一系列的會計監管理論和會計監管方法。而實際上,“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的假定,不論是在會計理論上,還是在會計實務中,或是會計監管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并且這種缺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證的檢驗,也越來越多。
一、會計信息經濟屬性的演變
公共物品的概念,經濟學中是這樣定義的: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消費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如何從概念上去理解會計信息的經濟屬性,我們可以從會計信息經濟屬性的演變中去理解。
一般認為,會計信息包括財務會計報表及附表、財務說明書及其它的業務報告,是企業會計人員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確認、計量、分類、整理和記錄,是運用文字、數據或其組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如賬、證、表)表達出來以供人們利用的物品。隨著兩權分離的發生,企業的經營者和資源的提供者相應分離,企業的會計信息除了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之外,向企業的外部利益各方提供企業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便成了披露會計信息的最主要的目的。此時,企業法人經營資源所有者提供的資源,以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則想獲得資源投資回報的最大化,企業法人只有通過向外部的資源提供者(投資者、債權人、人力資本的提供者等)提供相關的信息以取信于他們,才能換取他們對企業的投入,而企業也只有獲得外部資源的投入,才能生存、發展,從而不斷地創造價值,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因此,會計信息就由內部需要轉向了外部需求,由“私益產品”演變成了“公共物品”。
二、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
會計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每個人可以機會均等地獲取財務報表所傳遞的同樣的信息內容并據此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而這種選擇不會有損其他任何人對于同樣信息的消費。同時,作為“公共物品”的會計信息又與其他的“公共物品”有一定的區別,這主要表現在:第一,一般公共物品是有形的,表現為具體的實物,如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而作為“公共物品”的會計信息是無形資產,它是在既定規則下產生出來的,反映著一定的利益取向的公共選擇,即不同的使用者從不同的使用角度出發,會收到不同的效益。第二,一般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作為“公共物品”的會計信息,一定時期內可能具有排他性。
隨著公路施工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集團化經營勢在必行,如何管理和控制點多面廣、數量眾多的工程項目部,是公路施工企業在其發展壯大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三、會計信息的商品性——理論和實務的誤區
假定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它既存在會計信息的需求方(公司、政府、投資人及債權人),也存在會計信息的供給方(公司)。如果市場運作正常的話,那么,會計信息作為一種商品,就具有一般商品的經濟屬性——價值,按照經濟學的原理,會計信息的需求方就會因為消費了這種商品而付出代價,而會計信息的供給方就會因有人消費會計信息得到補償。而實際上,會計信息的需求方并沒有因使用會計信息而付出任何代價,會計信息的供給方也不一定全部都能收到補償,由此可見,會計信息是不具有價值的,也就是說,會計信息不具有商品性。那么,理論上無法證明會計信息的商品性,在會計實務中,是否能夠找到實證呢?假定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那么市場的力量就會激勵信息供給方提供信息直至每一單位會計信息產生的邊際成本等于所帶來的邊際收益,從而實現資源配套的帕累托效率。也就是說,市場具有強大的懲罰和激勵機制促使自利的會計信息供求雙方盡力披露和收集信息,任何第三方(包括政府)的干預都無濟于事,會計信息的供求雙方完全可以依靠市場的巨大作用完成雙方的交換,而不必擔心任何一方因了自己的私益而作出違反規則的行為。實際上,這種假定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理論模式,現實中并不成立。
四、信息披露的監管一會計信息經濟屬性的必然選擇
(一)法律監管即通過公司法、會計法、證券法等法律規范企業行為,制止企業的造假行為。(二)準則監管即通過會計準則規范企業會計信息的生產和提供,重點規范會計信息披露的數量、內容和形式。(三)道德監管即通過職業道德守則規范管理當局和會計人員的行為,重點是管本,也會扼制會計信息的信號功能。在政府適度的管制下,也應充分發揮市場的監管作用,市場的監管應主要由注冊會計師承擔,監管的對象為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負責,通過有效的監管保證會計信息市場的有效運作。
五、結語
自從兩權分離以來,會計信息從本質上說就演變成為一種公共物品,盡管會計信息從某些方面也凸現出一些商品的屬性。并因此而產生出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還是一種公共物品的爭議。其實,之所以理論界有這種爭議,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會計信息的披露究竟要不要外界的干預?如果會計信息是一種商品,那么,就應該遵從市場規律,讓市場發揮他的強大作用,來規范會計信息市場的有效運作。而如果會計信息是一種公共物品,那么,會計信息的披露就應該在一定的規則下施行,至少,政府應發揮對會計信息市場監管的作用。在信息市場不對稱、市場尚不完全的情況下,對會計信息施行必要的監管,是監管部門的職責,也是會計信息的經濟屬性所導致的必然選擇。按照責任會計的精神,把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緊密而充分地聯系起來,使公路施工企業的集團化經營既放得開、又管得住。公路施工企業集團利用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準人的優勢,在規?;洜I中取得規模效益,將成為公路施工企業的合理選擇?!?/p>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