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偉
一、建設和諧企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倡導“和諧理念”
1.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倡導和諧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不僅把主流意識形態和人們個體的價值追求結合起來,而且把價值追求的先進性和廣泛性結合起來。因此,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教育與引導,不斷促進和諧理念、和諧精神的形成。
2.要以領導班子的和諧促進企業和諧理念的形成。領導班子不和諧,就談不上企業的和諧。因此,企業必須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斷擴大黨內民主,推進黨務公開,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增進班子領導的團結統一。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各個方面做群眾的表率。
3.要堅持正確導向,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倡導和諧理念活動開展。和諧理念不是空中樓閣,必須體現到職工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之中。廣泛開展群眾性和諧創建活動,是把和諧企業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一線基層項目的重要載體。針對職工實際,要以利益調適、心態調整為重點。避免枯燥單調、空洞說教。變單純灌輸為多向滲透,寓教于樂,通過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的活動,通過報刊、網絡等宣傳方式,使職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營造人人講和諧、人人促和諧的生動局面,為構建和諧企業注入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二、建設和諧企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營造“和諧理念”的氛圍
營造和諧氛圍不會是立竿見影的,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要從點滴做起,長期堅持,把虛的工作抓實,抽象的工作變具體。
1.要在企業內部抓領導示范。領導的性格、作風、個人修養和行為對集體起著重要的引導和影響作用,也是單位每個成員的主要模仿者和示范者。“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領導者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養、磊落的胸懷、模范的行為是最好的導向和無聲的激勵,最容易被每個職工所效仿,進而帶動成為集體的氛圍。否則,“講起來是一套,一行動就變調”,其效果不僅會大打折扣,而且會起反作用。
2.在企業內部要抓制度約束。和諧氛圍的營造必須要有硬的約束作保障,實踐證明,凡屬老大難問題,凡屬普遍問題、凡屬爭議不休的問題,無不與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有關。因此,凡集體輿論堅持和倡導的東西,在規章制度上要得到鼓勵和支持;而集體輿論反對的東西,要用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的約束和規范,做到人有情而制度無情,發揮制度剛性的約束作用,實現寬嚴相恰、剛柔并濟、張弛適度、獎懲齊施。
3.要在企業內部抓引導疏導。營造和諧的氛圍,從根本上講,靠得不是強制,而在于啟發和示范。在一個集體中,種種沖突、分歧、矛盾必然存在,對此不能再靠單向指令壓制,而是要采取指導、引導和疏導的方法,解決職工思想矛盾、心理沖突、情感困惑等問題。疏導要廣開言路,讓職工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意見。領導通過職工的言論,了解職工的想法和需求,對不正確的想法通過說理教育和深入分析,引導到積極、健康、正確的方向上來。
4.要在企業內部抓教育感化。感化就是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感化要從小事上抓起,要貼近生活、聯系實際,要以小見大,要由淺入深,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感化要看到“閃光點”,抓住“興奮點”,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看全面,少冷眼而多熱情,少譏諷而多鼓勵。感化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用精神鼓勵來提高物質激勵的格調,用物質激勵來鞏固精神激勵的效果,既解決原則問題,也解決個人現實問題,對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盡力解決,特別要重視青年職工成長、成才、成功的內在需要,關心青年職工成長進步。持而久之,就能促進人們心態平衡、心理和諧,才能真正實現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局面。
三、建設和諧企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立足“和諧發展”的基礎
企業和諧,不是一團和氣,不是沒有原則的競爭和忽視矛盾,而是集中精力,形成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歸根結底是有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只有企業發展了,這種和諧才是真正的和諧,才有物質基礎。這樣的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同成長、同發展,并致力于人人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
總之,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避免急功近利而導致的自殺式發展,把企業的發展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以和諧促發展,以發展促和諧。□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