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志江
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想求得發展和生存就必須要提高企業自身素質,而要提高企業的素質和經濟效益,歸根結底就是要提高質量,降低消耗。以下是我對北人富士印刷機在應用中的幾點認識:
噴墨系統是印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直接影響生產的速度,同時也與印刷成本有直接的聯系。噴墨系統一旦出現問題,整個生產都必須停下來。因為噴墨頭的整體密閉,所以不能直觀的看到毛病出在哪里,只能憑經驗反復的擦洗,能不能準備好,還是個未知數。一旦阻塞無法清除,也就無法在印刷中使用,只能選擇返廠,耽誤時間同也浪費了金錢。所以,日常清洗和科學的使用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開機時打開噴墨站,“清除”、“服務清除”是必須要做的,有時間的話可以做“長時間清除”,之后再選擇“印刷頭準備好”,這是因為每一項清除所清洗的部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必須做一遍才進行印刷。而“安裝清除”是不用天天都做,原因是一個是時間太長,二是起不到清洗墨路的效果,它只是在安裝新頭和一段不用的情況下才做。另外就是晚上關機之前做一下“清除”或“服務清除”,因為在一天的的應用當中有一部分墨路是不用的,不用的墨路會產生一些阻塞,只有把它清除掉了,噴墨頭才會有更好的狀態投入到第二天的生產。在噴墨站發生墨路阻塞通過噴墨系統無法自身清除的時候要改用手動。手動清除要在“服務清除”狀態下進行,如果時間緊張可以直接選擇“印刷頭逾期準備好”,鑲上回收盤,在開始倒計時的310~290秒和200~180秒之間進行手動清除,因這兩段時間無墨流出;在其他時間電壓較高,墨噴出速度較快,清墨使用的棉頭極容易使墨濺到電極上造成短路,即使清理到可以正常使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經常短路,因為濺到電極上墨水還沒有干。
噴墨頭短路造成的后果是:
1.每一次短路都會燒毀電極板上一根線路,減少了噴墨頭的使用壽命,(噴墨頭的極板是一根一根的細線圍成的,每次短路都回燒毀一根,當細線少到一定成程度,無法在起到回收墨的作用時噴墨頭就只有返回廠家了,每一次返廠的費用是大約五萬元)。
2.時間上造成了浪費,每一次從清理到正常印刷都需要15分鐘。
3.重新起機印刷,紙張和油墨的損耗也是不可忽視的,每一次起機大約損失350張頁子,按每張頁子成品價0.6元計算,大約是210元。
要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成本就要減少噴墨頭的短路次數,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膠印技術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控制潤版液的酸堿性平衡和酒精濃度。
潤版液的平衡,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在印刷狀態下與油墨的平衡。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壓力下,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且是必須的,調節潤濕液的供給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潤濕液的比例在15%~26%,行成油包水型乳化油墨。這就是版面內容越多,需要的墨量就增多,機組需要潤版液的量就越大的原因。相反如果破壞了這個平衡,潤版液用量過多,形成“水包油”,就會出現脫墨,花板等技術障礙。保持潤版液的平衡最正確的做法是以表面不起臟為準,潤版液用量越少越好。第二,潤版液與印版的平衡。主要是指潤版液的酸性強弱與印版的平衡,由于印板上無機鹽層會在摩擦與擠壓受損,需要與潤版液發生化學反應,使其得到有效的補充。潤版液的酸性過弱會導致印版版基會被嚴重腐蝕,油墨干燥緩慢;酸性過強會導致ps版圖文親油層,油墨嚴重乳化。第三,潤版液與紙張的平衡。酸性過強使紙張表面涂料和填充物快速溶解并滲出懸浮在潤版液中,有的堆積在橡皮布上,就形成了印刷起贓,橡皮布堆臟,同時對紙張組織結構和印刷吸墨性,油墨干燥都會帶來困難。
要保證印刷質量的穩定和提高,就應該堅持每天用ph試紙測量酸堿度,用溫度計測水溫,用比重計側比重,查表測出酒精濃度。從而使各種技術指標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
這些都是平時容易被忽略的,如果生產中能注意這些細節,我們的生產會更加流暢,質量和效益會進一步提高。□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