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殿臣
2008年,是城鄉建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令人難忘的一年,也是全省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顯著的一年。一年來,各級建設行政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紀委和省紀委全會精神,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把反腐倡廉建設與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與推進城鄉建設工作相結合,與切實解決群眾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相結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反腐倡廉建設和行風建設實現了新的發展,取得新的成效。一是反腐倡廉教育深入開展。全省建設行政部門扎實開展廉潔從政教育、先進典型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重點崗位廉政教育,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部的廉政意識。二是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各部門各單位制定實施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實施方案,完善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房屋拆遷、住房公積金監管、規劃效能監察、“一棚一草”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等制度規定。進一步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崗位分工,健全了反腐倡廉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三是監督制約力度進一步加大。注重發揮教育和監督的綜合效應,嚴格規范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認真實施了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廉政教育談話、專題民主生活會等制度規定,開展了“健全監督管理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專題調研活動,針對腐敗易發環節和部位,建立健全規范權力運行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監督制約機制。堅持以服務和保障科學發展觀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為切入點,明確紀律規定,扎實開展了對非煤礦區棚戶區改造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建設及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促進了“一棚一草”民生工程的順利推進。廳黨組大力支持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保證了駐廳紀檢組、監察室實施“三個方面參與權”和“十項知情權”,得到了省紀委的充分肯定。四是政風行風建設成效明顯。從全省“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群眾最滿意單位評議活動中的十萬張民意問卷結果看,廣大群眾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滿意度有了明顯提升。2008年,市地共有47個建設行政部門參加行風評議,其中18個單位榮獲全省建設系統群眾“最滿意單位”,23個單位在評議中獲得良好位次。實踐表明,建設系統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明顯改進,部門形象明顯改觀,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反腐倡廉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全省建設系統廣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建設紀檢監察干部的辛勤工作。

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紀委十七屆三次全會上強調,反腐倡廉建設形勢仍然嚴峻,任務仍然繁重。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形勢,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毫不動搖地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我們要深入學習和領會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對反腐倡廉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深刻認識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促進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的分析,當前,建設系統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特別是工程建設、房地產、城鄉規劃等領域的腐敗案件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去年,重慶市、海口市建設系統發生的重大腐敗案件,引起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中央紀委領導曾連續三次向國家建設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建設系統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嚴懲腐敗案件,遏制建設領域腐敗案件的高發態勢。我省的反腐倡廉形勢也是比較嚴峻的,牡丹江市房產局發生了領導干部重大違法違紀案件,建設系統工程建設、招標投標、規劃審批、住房公積金管理等重點部位和工作環節中仍然存在濫用職權、貪污受賄、違法行政、權錢交易等問題,從源頭上治理腐敗工作還比較薄弱,滋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如果放松了反腐倡廉工作,勢必影響和制約全省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認清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的道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做到拒腐防變、警鐘長鳴。
其次,深刻認識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促進領導干部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的需要。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2009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擴散和蔓延,城鄉建設和發展的外部條件日趨復雜。從我省的情況看,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三供兩治”建設項目貸款難度增加,地方財政減收,城鄉建設工作面臨許多少見的困難和不利條件。但國家和我省擴內需、保增長、保民生的大政方針十分明確,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發展。今后三年,四萬億巨資投入的主要方向仍是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面對總體矛盾和重大發展機遇,迫切需要各級建設部門的領導干部把握形勢、迎接挑戰,自覺承擔責任,把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執政能力,增強“抓落實、求實效”的工作意識,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再次,深刻認識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部門擔負住房保障、房屋拆遷、工程質量、規劃審批、物業管理、供水供熱等涉及民生利益的工作職能,這些問題都是廣大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推進“一棚一草”等重點民生工程,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實現了百姓期盼,深受擁護和歡迎。各級建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把關注民生,認真解決人民群眾利益問題當做首要職責,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努力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意愿作為第一標準,切實轉變職能,改進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多出惠民舉措、多建利民工程、多辦益民好事,努力把改善民生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
黨性修養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立業之基。紀檢監察部門要把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著力增強宗旨觀念,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著力提高實踐能力,切實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著力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著力樹立正確政績觀和利益觀,切實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著力增強紀律觀念,切實維護團結統一,做到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勤政為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結合建設系統實際,圍繞踐行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黨紀條規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進一步發揚建設系統在應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展示出的鐵軍精神和支援四川災區時體現出的無怨無悔、不屈不撓、甘于奉獻的精神。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加強對領導干部作風狀況的監督檢查,認真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促進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領導干部牢固樹立親民、為民的作風。認真解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清正廉潔的作風。
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原則,深入推進制度建設,把反腐倡廉與城鄉建設行政管理各項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努力解決導致腐敗滋生的深層次問題,從源頭上遏制腐敗。要深入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嚴肅查處房屋拆遷、開發建設、產權交易、物業管理等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推行房地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繼續開展城鄉規劃效能監察,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監管制度,積極推行城市規劃督察員制度,認真解決擅自改變規劃,調整容積率指標等問題。要以治理虛假招標和圍標串標為重點,防止和糾正不合理低價中標,進一步完善招投標監管制度。依法治理建筑市場轉包、掛靠、違法分包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領導干部干預和插手建設工程招投標等違紀違規行為,積極促進有形建筑市場建設。深入開展住房公積金專項整治,完善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落實監管責任,及時發現并嚴肅查處違規運作、繳納和擠占、截留、挪用住房公積金等行為,確保資金安全,做到應繳盡繳、公平規范,為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發揮應有作用。
要按照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實現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針對建設行政部門行政許可事項較多、服務性收費項目較多、行業協會較多的實際,加強對腐敗易發多發部位和環節的監督,強化對干部選拔任用、資金使用、行政審批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權力正確行使。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落實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廉政測評、民主評議、誡勉談話等制度,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創新監督方式方法,進一步強化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職能,做到凡是有權力的地方,都要有規章制度約束;凡是有權力的地方,都要有嚴格的監督檢查;凡是有權力的地方,在權力運行的時候,都要做到公開、透明。總之,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有效防范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
建設行政部門工作職能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是檢驗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的重要標準。我們要繼續以關注民生、改進作風為目標,堅持把行風評議活動作為保障民生,規范行政行為,促進建設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繼續開展群眾最滿意單位評議活動,以推進科學發展為中心,從人民群眾最關注的住房解困“一號工程”和“一棚一草”改造建設等民生工程抓起,建立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認真做好城鎮房屋拆遷信訪及群體性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切實解決城鎮房屋拆遷中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糾風辦的要求,延伸糾風評議觸角,突出工作重點,把評議活動向建設行政部門所屬的質量監督站、招投標辦(站)、供熱燃氣等基層單位延伸,不斷擴大評議活動的覆蓋面。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解決建設部門和單位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工作作風、行政執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樹立建設系統的良好形象。□(編輯/劉新)